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独自登上金陵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这万里长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注释
金陵:南京。
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倩:请。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鉴赏

  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猜你喜欢
大学三年闻琢玉,东堂一举早成名。
借问还家何处好,玉人含笑下机迎。
子云游天禄,华藻锐初学。
覃思晚有得,晦显无适莫。
寥寥邹鲁後,於此归先觉。
岂尝知符府,何苦自投阁。
长安诸愚儒,操行自为薄。
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
孟轲劝伐燕,伊尹干说亳。
叩马触兵锋,食牛要禄爵。
少知羞不为,况彼皆卓荦。
史官蔽多闻,自古喜穿凿。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小筑依蒿里,高篇寄蓼莪。天空犹堕雪,垢苦不生萝。

夜月呼山鬼,秋坟咽楚歌。近轩多古柏,攀折泪如何。

梅蕊青。雪花萦。雪重梅寒万里平。微风窗纸声。

问卿卿。定有情。篆冷香消却怎生。同心两地明。

韩愈高文传李汉,扬雄奇字付侯芭。谁知江夏先生集,又出清河公子家。

三径松风常放鹤,一帘谷雨自煎茶。此中图画堪招隐,莫问门前白鼻騧。

危梯翠迭,问五松、何处秦时日观。绀凤白鸾翩可画,玉葆金支零乱。

扪斗三清,陵风万仞,目到青边断。壶公仙去,瀛洲知在近远。

那分携我琼箫,共登绝顶,唱得回飙满。一跃金丸浮翳尽,大地春莺都啭。

渤海碑铭,茂陵文稿,不值飞蓬卷。归来对酒,袖中残絮犹罥。

兵去人心定,相逢话此生。乱离俱是客,去住各含情。

沁水沉鸾影,秦台断凤声。眼中惟二子,且复醉燕城。

迟日回轻暖,东风扫积阴。客愁眉上见,春意柳边寻。

健犊躬耕计,归鸿去国心。醉乡如可隐,会放酒杯深。

喧豗六月浩无津,行见沙州束两滨。如带溪流何足道,沈沈沧海会扬尘。

岁杪寻若杜若洲,崆峒岩畔紫烟浮。杯传柏叶香生煖,石滴泉花意自幽。

苔藓濛濛晴似雨,云霞冉冉夏疑秋。华鸱白鹿还堪拟,勾漏黄龙人望收。

览胜不妨风落帽,登山岂惮雪侵裘。使君问俗凭清假,折柬招携喜共游。

骁壮云连力气粗,惯看驰突暗中都。如何得此真龙种,消得千金买画图。

江上春生蒲叶短,双凫昼卧晴沙暖。一声欸乃钓船归,锦翼斑斑相逐飞。

金陵山势如蟠龙,金陵美酒玻璃红。
对山酌酒却歌舞,坐笑前辈何英雄。
六朝遗迹漫烟雾,凤凰台上秋无数。
斜阳巷陌燕子飞,秦淮西下长江去。
人生此会不偶然,眼前兴废何须言?丈夫事业要磊落,比较琐屑非高贤。
我知欧阳乃奇士,乔木故家良有以。
文章五彩珊瑚钩,肺腑肝肠尽经史。
盛时仕宦三十年,东吴西楚情翩翩。
解衣推食待豪杰,气义浑厚无雕镌。
明朝乘兴过南省,鹤背秋声破秋溟。
紫薇花对明月高,呼吸湖光数千顷。
书生潇洒未有家,拟欲结屋青山阿。
故人若有岁寒约,为我载酒寻梅花。

寺得新游处,轩馀旧赋诗。山川蒲子国,松柏晋侯祠。

行止非人力,登临且岁时。道人应笑我,真负鹿门期。

绝壁烟深月上迟,龛灯一点透疏篱。谁言云静经声夜,更有松梢礼六时。

好上三台望,还从九曲行。可怜文种水,犹抱伍胥城。

风雨松林暗,烟波笠泽清。公孙今在否,寂寞久无声。

促织声中破月悬,水生寒气近湖边。
城头三鼓夜方半,窗下一灯人未眠。
辛苦诗书怜此日,奋飞功业定何年。
太平干禄无他径,只有乡书可荐贤。

斜雨暮霏霏,孤城西月微。花应先暖动,燕似逼冬归。

北土多戎马,南山空蕨薇。草玄犹未就,垂老掩双扉。

上到山巅晓色分,眼看残月待朝昕。
望迷四雇浑如海,立欲移时只是云。
隐隐楼台平地见,行行钟磬半天闻。
举头顿觉青霄近,我欲乘风谒帝君。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