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通篇都写赏月。
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
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
“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
“神京远,惟有蓝桥露近。”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这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作者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两次都是因牵连党争而去职,被贬外郡;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无知音。“神京远”的“远”,主要是从政治的含意说的。
上面这几句赞美眷恋中透出了几分凄清。这时作者已五十八岁,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归来园隐居,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此词对仕途坎坷,也仅微露怅恨而已,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两句明白点出孤寂心情,意脉紧接上文,而扬景则由环境景物转到望月抒怀。
下片转写室内宴饮赏月。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淡指粉”的“淡”字也与月光极协调。水晶做成的帘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频频举怀,饮酒赏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辉全部纳入金尊之中,待天晓时同着流霞,一道饮尽。
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赏月兴致的无比浓厚,都写到极致。月光本来无形。作者却赋予它形体,要把它“付与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晓时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将二者同时倾尽,意思是说赏月饮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罢。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写登楼赏月,由室内转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衰减,反而更加豪壮。这时他想起《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的一个故事:晋庾亮武昌,尝秋夜与诸佐吏殷浩之徒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作者觉得庭中赏月不能尽兴,所以要象庾亮那样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无际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古代五行说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称秋天为素秋。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谓奇想自外飞来。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污浊,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两句包举八荒,丽而且壮,使通篇为之增色。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绀殿雕轩,千人石、夜深曾记同游。一天皓月,和烟罨住长洲。
谁奏定风波一曲,玉簪月卸节秦讴。蘸霜毫,题名偏向,青粉墙头。
重来莓苔蚀遍,更风吹雨打,往事都休。回廊坼尽,数行难觅银钩。
池边重窥绝壑,只老树、斜眠压酒楼。回船好,趁笛声未紧,归伴沙鸥。
垂杨丝雨小窗前,湿粉坠香绵。东君不是繁华主,怕匆匆、信了啼鹃。
要趁楝花风起,送他桃叶舟还。
每逢三月病恹恹,诗负衍波笺。连宵懒索金蕉饮,有篝灯、知我无眠。
忽忆去年今夜,春寒第几楼边。
牡谷有真汞,莫以漏鼎煎。阅人岂徒万,存者谁百年?
荣辱有平等,正受斯顺天。亦此羽翿乐,嫫母宁非妍。
鸣蝉托高树,饮露何仙仙。凉飙解其蜕,败叶同弃捐。
何如酌元醴,调以华池泉。醉骖野马游,勃窣秋毫颠。
浮沈喻之筏,吾意良旷然。死便荷锸埋,去伴刘伶眠。
昔我病中展此画,捕逐真气归羸形。画师精神贯千载,意想至人无穷龄。
四松鳞爪互隐见,苍针不动风泠泠。倒盘老藤挂日月,苔厚如铁鸿濛青。
千岩万壑气奔赴,空际负运愁六丁。龙蛇启蛰破户牖,雷雨在内无由扃。
云开六合忽清朗,卷藏深密海入瓶。平生世物不挂眼,独与此画通精灵。
苦修坚固无解脱,安得慧刃磨天硎。
南冠五老附嘉名,膺服遗山鉴别精。自署江东深有意,伤心何减瘐兰成。
小姬劝客倒金壶,家近荷花似镜湖。游骑等閒来洗马,舞靴轻妙迅飞凫。
油云判污缠头閒,粉汗生怜络臂珠。只有道人尘境静,一襟凉思咏风雩。
每从凶岁后,恩泽入人深。俯仰苍生事,饥寒圣主心。
截粮留水次,分食到桑林。为国勤休燠,须知玉步临。
莲开并蒂花无色,梅结同心玉有香。自是好逑天作合,明星烂矣警翱翔。
百丈长桥跨广溪,每疑波底架虹霓。月明五夜青龙卧,露静三更白鹤栖。
杯渡漫夸今日浦,锡飞已识旧时堤。英雄自有相如志,题柱终驱驷马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