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遮蔽了月光的青色云影处,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灿灿的明镜飞上碧空。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嘶鸣。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
水晶帘儿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铺洒月光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注释
泗州:今安徽省泗县。
幂(mì):烟雾弥漫貌。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寒螀(jiāng):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
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吾何人哉?”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赏析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

  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

  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

  “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

  “神京远,惟有蓝桥露近。”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这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作者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两次都是因牵连党争而去职,被贬外郡;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无知音。“神京远”的“远”,主要是从政治的含意说的。

  上面这几句赞美眷恋中透出了几分凄清。这时作者已五十八岁,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归来园隐居,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此词对仕途坎坷,也仅微露怅恨而已,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两句明白点出孤寂心情,意脉紧接上文,而扬景则由环境景物转到望月抒怀

  下片转写室内宴饮赏月。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淡指粉”的“淡”字也与月光极协调。水晶做成的帘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频频举怀,饮酒赏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辉全部纳入金尊之中,待天晓时同着流霞,一道饮尽。

  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赏月兴致的无比浓厚,都写到极致。月光本来无形。作者却赋予它形体,要把它“付与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晓时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将二者同时倾尽,意思是说赏月饮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罢。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写登楼赏月,由室内转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衰减,反而更加豪壮。这时他想起《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的一个故事:晋庾亮武昌,尝秋夜与诸佐吏殷浩之徒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作者觉得庭中赏月不能尽兴,所以要象庾亮那样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无际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古代五行说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称秋天为素秋。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谓奇想自外飞来。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污浊,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两句包举八荒,丽而且壮,使通篇为之增色。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创作背景

  这首《洞仙歌》是晁补之于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中秋在泗州(宋时属淮南东露)所作。作者时任泗州知州。本词是作者绝笔之作。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数点松梢雨,还被晚风吹住。兔葵燕麦几家春,残花断柳,难记旧游处。

斜阳满目空凝伫,鬓影三千缕。是他枝上,蜂蝶纷纷,带取韶华去。

大道无町畦,万类时并育。苟非日相啮,焉在伤局促。

余岂工宦人,逝当返空谷。嗟此尧汤世,三岁谷不熟。

所患已剥肤,岂惟仅蒿目。矫矫耿寿昌,常平初见属。

涣汗今大号,屯膏古明勖。窃因有氏言,君以百姓足。

酒浊不可饮,弦悲难重陈。平生废蓼莪,念子有老亲。

虽无爵与禄,色养逾八珍。胡风自西来,四海同其尘。

枭獍言大孝,乌哺为不仁。勉哉反古道,独立如披榛。

葵花虽不实,犹能安其根。君子垂令名,所以扬二人。

经年牵梦斜街寺,今日安冥霅上山。异路凭棺重此别,危时归骨抵生还。

差强宗武诸郎在,相送山阳几辈孱。我有千哀馀一涕,松庭何日更追攀。

栖身丹壑总忘归,水阁频登趣不稀。雨脚斜侵耕叟笠,苔花青匝定僧衣。

山馀积雪寒犹壮,岩堕流星晓更飞。卜筑何当居此地,玉堂金马任相违。

问风何意扫云开,本为虞琴唤汝来。桑麦青乾天不雨,更将何物阜民财。

沿路梅花管送迎,庐山初别雪初晴。
若无急事相驱役,有酒人家便不行。

顺治纪元吴大旱,太湖龟坼湖底见。杷沙银简蟠龙螭,长六寸许广半之。

其质权衡二十两,镌字毫釐曾不爽。一百七十有九文,硬黄可拓于今存。

文言大道弟子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时年七十又七岁。

二月十六日诞生,统制山河时康平。苍昊降祐神垂恩,特修龙简恭醮陈。

乞镠四时履历遐寿龄,眼目光明无疾疢。家国兴隆子孙盛,志祈玄祝相投诚。

太湖水府当沈璧,告文传自金龙驿。苏州吴县洞庭乡,东皋之里神昭彰。

末以宝正三年岁戊子,三月二十六日壬申纪。此拓藏诸谦六君,秀水杨氏名大炘。

吾家世世居吴门,亟书崖略识旧闻。

微霜酿白露,一夜成新醅。树叶沾之红,直如不胜杯。

缤纷缀水面,渔人为徘徊。我顾谓渔人,何用多疑猜。

清溪八九月,那有桃花来。相闻百里外,其山类天台。

中有双美姝,非复人间才。题诗不用楮,红叶拾莓苔。

倘有相思句,可能为我媒。

薇蕨生固殊,类同若兄弟。夷齐昔茹薇,蕨亦吾所嗜。

味非驼峰美,味非熊掌异。但慕夷齐风,嗜此心不愧。

门有方袍客,图成水墨山。我非求肖似,汝亦爱幽閒。

密树难分辨,高云任往还。行当绝世事,终老屋三间。

木落见茅茨,爨烟寒未起。人语一溪冰,荷担立沙嘴。

师住天台寺,天台水石幽。
眼前皆胜境,门下尽幽流。
法号君恩赐,精蓝国力修。
渡杯来凤阙,振锡谒珠旒。
内殿从容对,神都委曲游。
高僧类雪鹤,归思在林丘。
御札全编得,宸毫几处收。
遥思到时节,烟树赤城秋。

城捍兵戈堤捍水,堤亘如城固如砥。堤防乃与城防同,能守则生不则死。

荆州形胜雄崔嵬,川源远自岷峨来。喷雷滚雪日千里,齧噬堤岸愁倾颓。

北岸之西四万九千丈,几费缗钱逾万帑。南岸之堤五万四千丈有余,滨江如带环田庐。

自明迄今数百载,过眼沧桑几兴废。修举全资保障十,下隰高原供灌溉。

我来鄂渚阅五秋,年年鼓浪腾洪流。潜沔江汉祸尤烈,天乎何酷民何尤。

民不怨天咎在吏,吏视民命如儿戏。可怜吏饱民益饥,上干天谴降灾异。

灾异先当防未然,力之所至人胜天。桃花春水寻常见,瓠子秋风捍卫坚。

不然徒费黄金筑,旋筑旋决嗟颠覆。临变仓皇空补苴,百万生灵葬鱼腹。

子寿比部贻我书,大堤岌岌成沮洳。恭陈二公勤守护,能救民患安民居。

我识斯堤高且厚,百余年来未溃口。泰山远胜冰山坚,河伯波臣群退走。

水利水害纷无常,要凭只手澜回狂。存亡呼吸一发系,危如累卵安苞桑。

君不见鸱鸮鸱鸮彻桑土,牖户绸缪当未雨。愿祝澜安民举安,莫待羊亡牢始补。

小雪初晴卵色天,虚庭摇曳动江烟。忽闻归雁惊回首,新月梅梢又一年。

铁航未肯下沧海,消息无端忽寄来。
六载雪山明底事,不知已眼为谁开。
赤族诚非汉道洪,违时贾祸亦缘公。
最怜老却从陈豨,不道先曾辟蒯通。

微风送轻寒,薄云不成雨。幽讨事近游,路出枫江浦。

小艇泊溪湾,短杖策云坞。花繁贤相祠,崖悬化人宇。

剑壁喷飞泉,甘冽清肺腑。峰回境益幽,气怯力仍努。

抚兹林壑美,转念风尘苦。客梦黄金台,事过悔莽卤。

故乡殊可娱,碌碌将何补。出处判险夷,贤愚审去取。

愿携买山钱,傍石开蓬户。运甓惜分阴,吾怀在千古。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