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害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注释
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

  首句是起。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即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崇”推崇,引申为“增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这一句侧写海棠。“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香。“空蒙”即细雨(烟雾)迷茫的样子。南朝齐谢眺《观朝雨》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宋代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写爱花心事。第三句转句。诗人首先写道:“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紧承第二句而转,担心“夜深花睡去”。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上面写 “月转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其中,一个“只”,可以说虚词表意,深化了爱花人的痴情。一个“恐”字,不但强调了诗人对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冷清。最后是合句。

  诗人接着写道:“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为”之意。同时,这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里,“红妆”表面指海棠,实则诗人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可以说,诗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给人以审美想象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当时已是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狱成冤雪晚云开,豸角威清塞雁回。
飞将送迎遥避马,离亭不敢劝金杯。
在楚犹在赵,始终同一颇。
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
非老无能也,如时不利何。
汉皇还拊髀,用壮莫蹉跎。

未观金距斗,已怪左轮殷。一夜风霜作,垂头急挂冠。

一天云叶翳朝霞,风卷泥沾不惜花。群玉山高春好在,人间烟雨暗千家。

独携谭柄去,千里指人寰。未断生徒望,难教白日闲。
空江横落照,大府向西山。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

风日高原暮,松杉古庙阴。三分扶汉业,万里出师心。

星落营空在,云横阵已沉。千秋一瞻眺,梁甫为谁吟。

台畔乌啼夜独醒,忧时不寐向中庭。几看燕峤秋云白,三度梁园春草青。

梦断关河燕过雁,书传南北感浮萍。君才况值艰虞日,骢马归来鬓欲星。

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

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

挥翰等閒游戏尔,谁能十日画一水。
烟云杳霭咫尺间,远势应须论万里。

君去何须恨,还如未到时。相看无一语,那得送行诗。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若欲知苦心,须食莲中肉。

采莲复采莲,踟蹰一何久。不愁花妒容,惟恐刺伤手。

采莲复采莲,藕亦不可弃。中有不断丝,似妾缠绵意。

采莲复采莲,争如采荷好。花谢叶独存,团圆以终老。

采莲复采莲,湖水清且深。徒能照妾面,不能照妾心。

采莲复采莲,下有孤鸳鸯。秋花不结实,夜夜守空房。

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

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嚬送离别。

莲舟何处来,同住西湖口。郎怜波上花,妾爱泥中藕。

藕有青白节,花有艳冶容。郎心异妾心,三叹掩归篷。

孙公墩在水南村,乱后重来已闭门。壁上残诗犹可读,令人还忆醉时尊。

磴凿苍崖破,池通碧涧流。憩深怜洞室,吟稳忆扁舟。

谷口堪高隐,河梁厌远游。卜居真此地,幽寂更何求。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思归不觉岁华侵,倦抚旌旗感慨深。
旧日家乡旌日客,一年时序百年心。
城余故址元非铁,山得虚名不是金。
槛外长江成底事,英雄对酒话蹄涔。

嚼齿穿龈死不辞,千秋名教得操持。门生谁续《招魂》赋,狱吏亲闻绝命诗。

总为人门留正气,不求马革裹全尸。盛朝若举褒忠典,应敕盱江好建祠。

吾皇承金瓯,圣智神清明。百工思亮弼,四海观升平。

如何峤西县,黄巾起微民。元年辛亥春,我从丞相行。

六月朔四日,桂州入元旌。是日贼返走,中平还紫荆。

震威千里外,追逐可成禽。况我有前覆,象州曾驻兵。

何为金鸡战,偏师匿州城。大令敢辄挠,诸军乱旗枪。

是时向与乌,威声犹埒勍。两军相先后,及贼青山坪。

一战贼负嵎,恃险螳臂摚。双髻矗后户,宣墟厂前庭。

十日猪崽夺,蝥弧夜先登。将军落天上,卷甲势岂停。

悖哉都护谁,不鼓从而钲。花雷走群凶,风门奋空霆。

宣墟贼为巢,四围踞溪塍。围师岂不周,向后乌前营。

半月又蹉跎,孔村惜虚声。自兹乌向隙,贼逸由双鹏。

乌南又三匝,北师气徒增。官村怒焚舟,一蹶愤且婴。

贼得徜徉去,濛州踏堑坑。南师逡巡及,涂詈闻蚩儜。

桂林时已震,先出魁与莹。蠢兹弹丸邑,贼备原可乘。

其如南北师,弃甲同执冰。从容贼沟垒,弥月经营成。

王怒始赫然,帅旗肃亲征。师行百里驻,都荔息抢攘。

十月日将晡,军门来渥赪。病余走伛偻,一旅请南荆。

中枢夜集议,诘旦军为惊。果然孟明将,指挥藐鲵鳄。

一战龙潭复,再接横岭清。飞腾十三捷,万众欢雷鸣。

奈彼负固力,岂能徒搏胜。中军愤且前,见贼贼愈轻。

况令南北师,转益水火争。群旅又募充,如蜩螗沸羹。

待彼窜而击,斯言岂无徵。矧当积月雨,贼已空瓶罂。

攻坚讵弗力,铤险殊未惩。二月始生魄,龙寮夜开扃。

三伏计已虚,追击犹当能。古束尾而及,贼尸戮如京。

前徒虽出险,荒缴失仓庱。我复两翼前,张刘若张罾。

谁令雾雨中,山蹊鼓而升。兵家有死地,大覆蛮山陉。

坐看釜中鱼,又成跋尾鲸。一朝殁四镇,残卒归伶俜。

回忆夏洞泉,惨伤流血声。三日仅收合,恍然如醉醒。

时危众说进,决策将谁凭。扶荔幸先著,孤城据危倾。

吾师甫成列,贼至前绥迎。荔水一交戈,贼徒西北并。

榕城谁备御,仓猝儿倒绷。咄哉将军宠,间道穷郊坰。

崎岖龙西路,雨夜杂徒乘。免胄及国门,群呼闻角崩。

须臾贼麇至,叫啸万目瞠。至今桂之人,援师疑神灵。

守攻一月余,癸水流臊腥。亦有江郎师,水东来结堋。

贼谋始大绌,宵遁复牵绳。城中卧王罴,久矣病莫兴。

谁令追师弱,戏若驱群蝇。五月湘源哭,孤城惨零丁。

小坚大之破,讵尔沟壑经。乃我万师及,城中火荧荧。

蓑衣渡头船,蹙若亡穴鼮。东方天马空,鲛鳄又沧溟。

此贼最狼狈,饥飏折翅鹰。潇江阻夏涨,有庳乃虚承。

经岁说边防,楚山空崚嶒。粤师虽踵及,疲敝亦可矜。

三月营道师,围攻如缺甍。秋来健隼翮,肉佽重骞腾。

郴桂路千余,寸尺多锋硎。指挥傥如意,火炎畀螣螟。

跋前而疐后,手足胡凌兢。八月围星沙,分军贼渠狞。

妙高一峰踞,群咻聚蚋?。能湘十万家,比屋明宵镫。

谁知完玉壁,犹藉将也荣。岳麓对江出,客来话图经。

围师又一阙,贼走众目瞠。自此势成逆,高原逸奔?。

可怜师楚粤,千万费水衡。两月忆城中,日夕雷霆轰。

归来性命得,忍复思凶凌。江汉几波涛,霍庐悉荆榛。

长江千里翻,石城百雉倾。吴头楚尾地,三载废犁耕。

渡河万貙豹,间关乃邢洺。妖氛数翕曶,鬼发尽鬅鬙。

祸难斯云极,青天谁可擎。去年秋风利,戈船闻结矰。

巴丘始微蹶,吨鄂旋峥嵘。直下收蕲黄,居然高屋瓴。

莽苍列城复,飞扬残箨零。快哉师墨绖,此举何觥觥。

湓浦及春早,江波暂洄渟。况当沪渎还,黔池亦波澄。

急羽海中到,威声传楚庭。河北又叠捷,连镳剪枭翎。

林李两贼颅,西街正天刑。擒渠扫其穴,功孰秺侯京。

又彼夹江壁,戈矛戛砅砰。余皇鼓鼙振,坐拔三山青。

北路既荡平。南师跃儜伧。瓜扬兴版闸,徽黟整垣闳。

忆从军事来,喜气兹芽萌。人家买香醪,田老蓄肥牲。

朝廷悬上赏,五色备紞纮。乐部习歌曲,八音谱韶韺。

南风忽不竞,一蹶溢瓶甑。建业天下雄,师中谁实丁。

我知眼中白,翘彼粪上英。未见赵括败,几能马谡争。

连城走奔电,万众愁飞萤。坐使江州甲,孤拳徒努晴。

横空长妖焰,瓦缶复砰訇。楼橹既不前,豺狼计环生。

东窥黄石壁,南泛鄱湖蓱。可怜全功失,徘徊星渚舲。

巍巍楚材雄,数月翔湖汀。古来重枢机,一失百殆形。

彼狡计漫出,烬余得炎蒸。鸱张又楚粤,蠕蠢及鄘鄫。

烈士拟上章,孱功当击抨。道途切齿言,害身宜决瘿。

幸叨圣人鉴,褫夺快群憎。颇闻临淮师,壁垒气若烝。

鼓行下襄河,眼空蔑狸狌。芜关又连胜,两载虎穴凭。

湖内重结束,横戈酹宫亭。乾坤大斡旋,拭目数豪英。

余子下自郐,因人本硁硁。鲰生更无聊,?匣惭青萍。

傥其燕然勒,犹得横吹赓。何时奋突管,洒墨十丈珉。

论功罪亦诛,若能逃刺鲸。

三冬离思系浮槎,篱菊天边尽吐华。策马不迷庾岭路,驱车遥指帝王家。

一杯共对珠江月,万里晴看碧海霞。驿路有人频折寄,愿闻清梦笔生花。

蓬莱楚山底,傍舍竹四围。
狂鞭入门户,乱笋争墙篱。
与竹事还往,相对一束书。
壮长走世路,驽骀强鞭笞。
尘埃客灞滻,远梦夜夜归。
小亭久不理,漏栋生白芝。
偶放簿书笔,杖屦改旧诗。
呼童诛蒿莱,扫洒莓苔基。
谁庭无花卉,憎有儿女姿。
独移苍烟本,慰我千里思。
坐生山林趣,亭园有光辉。
免使清风来,留在桃李枝。
月明绕竹步,撚挽颐颔。
相向若知己,动摇影参差。
人间欠药石,稚乳骄羌夷。
青杉汗汗垢,寸尺莫可裨。
忍作仓廪盗,宁老诗书饥。
养笋为钓竿,早晚耕蒿藜。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