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第一句是叙述蜀国降宋的事实,第二句使诗意更为深入,同时也展示出了这位宫妃的内心活动和对蜀国灭亡的看法。第三句具体讲述蜀国投降的惨状,第四句用了反问句式并运用反语斥责了蜀主的无能,又嘲笑了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从而表明了这位宫妃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而这句诗则象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样于事无补,一个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不过,“那得知”云云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男儿”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愤痛切之情已酝酿充分,于是爆发出一句热骂:“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诗可以怨”,其实岂但可怨而已,这里已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之作可比。
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对照二诗,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
小步深登野寺幽,古松将影入茶瓯。铃声忽起九天半,有塔危峰最上头。
稚川真长生,少从郑公游。孝章偶不死,免为文举忧。
馀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由来为露鹤,不羡撮蚤鹠。
愿加视后鞭,同驾躅空辀。宁餐堕齿堇,勿忆齐眉羞。
何时遂纵壑,归路同首丘。东冈松柏老,西岭橘柚秋。
著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
君方卒功名,一泛范蠡舟。我亦沾霈渥,渐解钟仪囚。
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犹胜嵇叔夜,孤愤甘长幽。
南窗可寄傲,北山早归耰。此语君勿疑,老彭跨商周。
自迎监门劳玉趾,引车回入大梁市。从骑皆惊骂小人,岂知嬴乃为公子。
刎颈送君君勿悲,为酬晋鄙血淋漓。效命只须进朱亥,报恩况复得如姬。
卖浆博徒贤似汝,殷勤问步频相许。天下无双是妄人,平原多客空豪举。
威名尽出抱关人,率领诸侯遂抑秦。末路可怜长夜饮,东门草蔓失城闉。
缥渺芳情送画船,苏堤莫诧柳如烟。葑田捲尽琉璃现,此是开山白乐天。
蛟龙吐云气,雾豹出文采。许颍有佳士,翰林风流在。
吾道固多艰,明时屡危殆。嘉谷生螟蝗,稊稗劳取采。
平生数万言,未料寒与馁。天生济世才,发挥必有待。
伯乐一顾重,岂不价百倍。展足造青云,会见绝四海。
顾我茅苇姿,谬欲渐兰茝。达人固多可,借誉饰驽猥。
丈夫一相知,胸中何磊磊。愿作南山松,青青期不改。
此事虽一时,风流激千载。
蓬莱几万里,乘风丽炎洲。廓落蟠大洞,培嵝辟浮邱。
浮邱故是神仙宅,烧铅炼汞馀真迹。何年井上献珊瑚,此日峰前留剑舄。
朱明门户郁重开,中天积翠列亭台。共睹丹青传俨雅,恍如仙驭复徘徊。
嵩阳玄鹤翔穹昊,勾漏丹砂还却老。词客相将赋紫烟,高人延伫荐瑶草。
子晋吹笙去不还,碧桃明月满空山。云路相逢应大噱,沧桑几度阅人间。
闻君文史三冬足,家居未奏三千牍。明窗棐几静无尘,笔研清幽真不俗。
小琴承臂笔纵横,章草真行随所欲。家藏敝帚将何用,时人尚作千金畜。
此虽奇物君不惜,似把隋珠当鱼目。小童传观许见贻,与君杯酒初相属。
吾诗戏作异香山,唐衢虽见何由哭。见公真玩为君赋,铜钵声终字盈幅。
十年关陇道,文学老貂裘。久别重相见,相看更自愁。
早膺朱绂宠,暂为白云留。寄谢萧夫子,岩栖向几秋?
礼有容,乐有仪。金石陈,干羽施。迈武护,均咸池。歌南风,舞德称。
文武焕,颂声兴。
议礼何人集上台,东华哭罢极南来。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
生得中溪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先生自爱名山老,不是君王不放回。
襄事涓辰吉,华旌拂晓参。车舆尊广陌,宅兆指遥岑。
寂寂泉扃閟,冥冥隧路深。堪伤纯孝子,挥泪血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