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注释

杞:春秋时期国名,在今河南杞县。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wú)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之,的。忧,忧愁、担心。
晓:开导。
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
果:如果。
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
只使:即使。
中(zhòng)伤:打中击伤。
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
四虚:四方。
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行止:行动和停止。
奈何:为何,为什么。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赏析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一气呵成。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作者并不以这两种人为然。

  文章重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古代道家学者长卢子也并不赞成这个开导者关于天地无毁的说法,他认为一切事物既有成,就有毁。而列子认为,天地无论成毁对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道的本质在于虚静无为,人也应该以笃守虚静的处世态度,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浪费心智。

  这则寓言的客观意义是值得重视的,它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在宇宙形成理论上的成果,所谓“积气”、“积块”、“日月星宿亦积气中有光耀者”等见解,其辩证思维水平之高,是令人信服的。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列御寇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猜你喜欢
是人生好处,仕宦归来,享清闲福。屈指吾翁,恰八年荆蜀。星火丛中,风涛局上,转青翁刍粟。轺传欣还,里闾相庆,双鬓犹绿。为报中朝,如今老子,肯把貂蝉,换取松菊。西舍东邻,正新篘初熟。屋仅一椽,田姑二顷,剩种花莳竹。缓引金钗,细斟琼斝,唱长生曲。

盼盼初归楼上时,想如燕子长双飞。有才将色世间少,况复节义犹堪依。

将军一去十馀载,玉箫瑶瑟无心解。

岂不能死空相随,以色累公非所知。白老曾为赋诗客,风袅花枝醉无力。

后会勋郎汉阳驿,因语歔欷已成昔。走笔还赓美人句,犹感白杨堪作柱。

我来登赏非唐人,尚引多情聊怆神。人生真尽皆为尘,百年一饷难留春。

高楼人散谁复亲,只有燕子年年新。

谪仙酒渴要吞江,刘毅一呼从此欲。
当知明琼亦有神,引上洞天三十六。

古庙香灯几许年,增修还费大官钱。至今楚地多风雨,犹道山神驾铁船。

昔我吏吴门,冠带填门阈。白发老山人,闻名面不识。

一朝弃官去,空山翻见迹。何不嘘热官,而煨寒灰客。

寇公社稷臣,识远才亦果。张皇澶渊狩,佞幸惭计左。

青衫老作吏,赤子泪交堕。宏谟虽不终,亦足振媮惰。

曾忆龙沙孤泊,将军祠下霜寒。凉辉浅浅挂西山。

半破金枢拂岸。

羌管声中鸟梦,藤花影里渔湾。婵娟不管泪阑珊。

还送数行归雁。

渗金艇子,趁青幔风前,载愁容与。山光鬓影,同斗镜中眉妩。

才听柔声雁橹,已渐入、菱歌深处。多情晼晚红霞,半带寒烟汀渚。

延伫,蘅皋日暮。托浅浅微波,暗通心愫。沅江香歇,来共水荭花语。

消得斜阳几度,又撩乱、天边孤鹜。何时约定红栏,看足五湖风雨。

胶庠推博洽,州县著廉平。
人物万夫物,山川千古英。
虬髯横意气,猿臂郁功名。
一掬同年泪,西风浩荡情。

天地有至文,精华无终秘。下及鸾凤姿,振采昭奇瑞。

吉光片羽珍,雄雉翚飞异。罗浮五色蝶,更复献其媚。

曷若孔家禽,锦簇娱人意。托产自炎方,离明九德萃。

云海任行藏,丛篁寻位置。鸣向上下风,配以雌雄队。

三年毛羽丰,莫漫轻相弃。胡为牢笼中,局促相拘系?

饮啄即常充,逍遥若无地。讵知久便忘,驯习袪骄恣。

有时遇晴笼,亦自鸣得志;矗立云母屏,展开画翣翅;

金碧逞辉煌,一幅丹青绘。渐摇淅淅声,疑是骤风至。

顾盼颇自雄,岂徒门户珥。纵未九苞齐,亦足居其次。

直道难容竟独归,离骚赋罢泪沾衣。魂灵不逐湘流逝,还向怀王殿上飞。

古云烈士难,难与烈女比。借问烈女谁,歇马梁之子。

烈女生来诗书族,蕙质兰心气芳淑。深闺待字十七年,素袂天然厌罗縠。

一朝寇贼汹汹至,欲避不能心如刺。身可虏兮不可污,妾命如毛忍捐弃。

骂贼贼怒刀乱下,血肉成糜骂益厉。英风凛凛英名高,日月惨淡鬼神号。

歇马渡头青草墓,至今人说女中豪。

我离海边方季夏,子时别我西亭下。
是时积雨河水深,却看孤舟放清夜。
尔来忽忽冬已阑,岁晚荒凉学官舍。
那知复与子携手,犹能顷刻听清话。
来时绿树今黄叶,须信丹颜暗中化。
别离易得当重惜,岁月难留足悲咤。
人生坎轲多忧娱,万事纷纷少休暇。
况子飘泊不可常,几度相逢即衰谢。
功名有命何足求,富贵无常求亦乍。
隋珠弹雀虽有获,纤尘未补千金价。
我于世事甘不学,久师壁观依僧社。
辱君指我曹溪源,行虽未至宁辞驾。
君如有志反丘壑,我即求田买桑柘。
卜邻丈室听谈禅,更问老农求学稼。

天也多情,巧幻出、天河寒水。多态度、悠悠扬扬,轻黏窗纸。

万里岂无祥瑞应,四方已在饥寒里。把溪山、好处纵模糊,须臾耳。

江海阔,风尘起。狐兔狡,鹰鹯耻。假蛮夷威柄,侵渔而已。

诸老忠良皆柱石,九重仁圣真天子。待明朝、晴霁看青山,清如洗。

洪井登龙记昔年,祇今太末又行缠。馀波所及盖多矣,一夜水高溪有船。

魑魅曾为伍,蓬莱近拜郎。臣心瞻北阙,家事在南荒。
莎草山城小,毛洲海驿长。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
经营得要领,呈露入轩闼。
迢迢括苍山,虬龙南北环。
中含七邑壤,下注溪流湾。
昔楼已据胜,今楼与名称。
东西倍轩豁,高下增比兴。
极目送朝宗,目穷波未穷。
万里出寸碧,千里来雄风。
地迥月偏蚤,草绵心易忡。
窗影射朝白,檐牙留晚红。
村村辨回互,树树分玲珑。
长烟低抹岸,远水净涵空。
云间无迅翼,天末识归篷。
轮奂覩新作,邦人胡不乐。
憧憧绝纷扰,寂寂宜淡泊。
溪响答棋声,云影入杯酌。
守澄心自知,客至意亦宜。
哦诗句易得,凭槛坐忘疲。
垂名千古地,一朝风景异。
楹压闾阎,邱壑输胸次。
清游未渠央,吾民那可忘。
词章贲高阁,前后两甘棠。

燕越相望路八千,忽惊天柱落樽前。何如乞我双凫舄,飞上峰头访列仙。

大道原无住,斯行亦偶然。片帆悬渡口,孤棹入湖天。

山色留前古,溪声送暮年。江心应有月,松际几时圆。

未能家庙置衣裳,惟此遗筇七尺长。犹记晴和随出入,齐看九十尚康强。

玄孙解捧夸同里,社酒扶归先一乡。寂寞人间将卅载,小同青鬓亦添霜。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