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胥台怀古二首 其二

好上三台望,还从九曲行。可怜文种水,犹抱伍胥城。

风雨松林暗,烟波笠泽清。公孙今在否,寂寞久无声。

惠士奇(1671-1741) 清经学家。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雍正间,以召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削籍。乾隆初,再起为侍读。传父惠周惕之学,撰《易说》、《礼说》、《春秋说》,搜集汉儒经说,征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释,方法较宋儒为缜密,但较拘泥。
  猜你喜欢
小序乡人有夏侯威者。
少有成人之风。
余尚其为人。
与之昵好。
王师振旅。
送余于魏邦。
心有眷然。
为之陨涕。
乃作离友之诗。
其辞曰。
王旅旋兮背故乡。
彼君子兮笃人纲。
媵余行兮归朔方。
驰原隰兮寻旧疆。
车载奔兮马繁骧。
涉浮济兮泛轻航。
迄魏都兮息兰房。
展宴好兮惟乐康。
闷到房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忆昔探岩壑,行吟春雪中。松门随意歇,石镜照心同。

联榻期仍拟,回骖兴未穷。一樽留谢朓,万卷比扬雄。

鹤转风尘下,鸾栖枳棘丛。于今翻百感,犹自限西东。

羡君拔擢之官去,愧我蹉跎出饯迟。门外不知车几两,城边空复立多时。

文章自小曾推陆,画诺于今合付资。他日东昌为过客,风谣谁采道傍诗。

蒿兰不并香,泾渭安同流。
小人有千险,君子生百忧。
名重圣主徵,道光史策收。
一鹗秋空飞,鸟雀徒啾啾。
渡水傍山寻石壁,白云飞处洞门开。
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玉京长夏里,画省五云边。终日身无事,清时职是仙。

缥瓷分马乳,银叶荐龙涎。细草烟笼罽,垂杨雪妒绵。

客怀天外鹤,农事雨馀田。染翰逢歌扇,挥金向酒船。

鳌峰孤绝处,閒坐似当年。

阖闾城外阵云兴,草木依微杀气凝。
雪霁长淮齐饮马,烟消清野疾飞鹰。
羽林密号传符刻,幕府初筵列豆登。
有道折冲千里外,牙旗小队看春灯。
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凉似三秋景,清无九陌尘。与余同病者,对此合伤神。

不知洛浦与湘滨,一片湖山是锦茵。为尔植梅千万树,月明来作梦中人。

向晚群动息,杖策来东菑。邻舍多好怀,往还无厌时。

平生守直道,讵假智虑为。辞拙意弥真,礼疏情不移。

古风转淳朴,徒为薄俗嗤。

咏仁蹈德,骎骎措刑。
舄弈千载,薰为太平。

古苔十亩青山麓,窈窕幽花映深竹。中有高人昼掩扉,袅袅藤梢上书屋。

清风出谷洒秋香,返照穿林破春绿。不省睢阳画里看,细路经丘杖藜熟。

一笑辕门日又昏,英雄能有几人存。谁云市井多亡赖,自昔屠沽肯报恩。

藏血有时终化碧,漆身何处认归魂。馀生漫后须臾死,泣向西风孰可论。

檐雨窗多藓,瓶风研有花。夜深归去月西斜。长认一灯红出、碧窗纱。

往事随流水,乡心托暮霞。纵教身似返林鸦。只恐木香棚外、已天涯。

清夜维舟岸夹山,海潮断处水潺潺。千峰月色浮璚岛,万壑涛声响佩环。

游子浩歌徒自放,美人丛桂共谁攀。乘秋羽翮将无健,矫首渑池未是难。

今日追怀昨日游,二君乘兴似奔流。远寻幽壑行拖屐,累到深云卧枕邱。

崖竹萧疏晴影乱,坞梅零落晚香收。会须重访藤州老,更约高才沈隐侯。

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
贫家一碗灯,父子相聚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

江城临绝岸,草树望中迷。落照一峰秀,炊烟万灶齐。

舟迟因涨缩,水远见天低。薄暮西风紧,遥传画角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