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深秋季节,江面空阔,一阵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感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为了驱散这些忧愁,我呼酒登楼,登上了多景楼的最高处。倚栏四望,江山壮丽如画,巧夺天工。长江波涛汹涌,那下面的鱼龙应当正在一唱一和地悲啸着吧,而我却没有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江上的寒风霜露总是善于欺负客居之人,将它们的寒气吹入我的衣裘中,让我顿感寒冷。
寒意让我顿时清醒,满腔豪情都化成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徒然兴叹悲鸣。我一直胸怀报国壮志,却报国无门,空自白了鬓间须发。平生空有一腔意气,现在却只剩了憔悴,暮年已至,如何能再有作为,一展襟怀?只有这江上的明月和那沙鸥能够了解我的心意,就让它们陪我度此残生吧。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阕九句四平韵、下阕十句四平韵。
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临长江,登之可以极目望远。
寒眼:眼睛被江上冷风吹得发涩,感到寒意。
不胜秋:禁不住秋天的愁苦。
发兴:引发兴致。
舒:伸展。
卷:卷起。
巧:善于。
然:助词,表状态。
岁晚:晚年,暮年。
若为:怎样。
分付:交付。

赏析

  词的上阕领起于登楼所见的萧索秋景。“寒眼”并非冷眼,而是“眼寒”,是冷落的景物使眼睛生出寒意,其实就是心寒、情寒。“乱空阔”初看颇不合情理,因为“乱”似乎与空阔关系不大。词人借秋天的背景将“乱”字与落叶相结合。秋天到来,落叶处处,使空阔的江天看起来零乱而萧条,如此理解,“乱空阔”自然就合情合理了。而萧条的愁情是由萧条的秋景引起。所以词人云“客意不胜秋”。不过词人并没有继续这种低沉的情绪,而是强行振作,越是愁恨低回,他越是要“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这显示了他的倔强和自信。在词人这种精心设计中,他在“最高楼”上目睹了“江山图画”的可舒可卷,听到了长江波涛汹涌中的“龙鱼悲啸”,并无余暇顾及小家子气的“诗愁”。可是,江山虽然壮美,却挡不住南宋国势日渐衰微。词人虽然倔强,壮志仍然难酬,此时的豪情,壮则壮矣,而悲愤却是掩在深处抹不去,勉强的豪情无法长久。当强提的那口硬气逐渐消退,一阵秋风秋露,此时词人寒意顿生,情绪再次低沉下来。

  下阕抒情。在情绪跌宕起伏的登楼“望神州”之后,词人忽然有所悟继而感叹。国势衰微,有志者理应报国,可像词人这样的智勇双全人士却报国无门。他为此忧愤白头,平生的抱负理想壮志豪情,只剩下今时的失落黯然。时光流逝,词人垂垂老亦,他壮志难酬。念至于此,词人虽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只有“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陪伴他的只有江月和沙鸥。情绪承接上阕结尾处的低回,显得不平、无奈、凄凉

  整首词气象阔大,语意爽直,悲壮激越,在历代登楼作品中别具一格。

创作背景

  淳熙五年(1178年),词人与辛弃疾二人从水路旅游,经过扬州,登上了多景楼,感怀伤景,不能自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猜你喜欢
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
明日杏园应烂熳,但须期约看花人。
竹下倾春酒,愁阴为我开。
不知临水语,更得几回来。
那堪多难百忧攻,三十衰容一病翁。
却把西都看花眼,断肠来此哭东风。

楼台金碧拥南环,灯火千门夜不关。满地烟花春似海,三更人立磨盘山。

海鳄波鲸夜不啾,故人谈剑剡溪头。
言深夜半犹疑昼,酒冷凉生始觉秋。
水国芙蓉低睡月,江湄杨柳软维舟。
自怜作赋非王粲,戛玉鸣金有少游。

画舸白蘋洲,如归故里。老幼欢迎僮婢喜。较量心事,岁岁春风弧矢。

今年称寿处,尤欢美。

嫁得黔娄,苦耽书史。文字流传曾贵纸。便同黼黻,何似实头龟紫。

天公闻此语,应怜许。

修竹萧森影过墙,屧声寂不响回廊。
道人独坐清无对,饱杀薰风一味凉。
公是昆台紫府仙,中间一念随尘缘。
小猿驿口霜生甑,白鹤岩前月满船。
诗太迫人驿似水,琴真知我真如弦。
年来族老晨昨副省长,独鲁灵光向岿然。
妾如江边花,君如江上水。
花落随水流,东风吹不起。
茱萸逢令节,攀折漫为欢。
风景登高尽,离忧对酒宽。
林虚残照入,峰远断云攒。
吴甸苍茫里,怀人百里看。

碧海虽欣瞩,金台空有闻。远水翻如岸,遥山倒似云。

断涛还共合,连浪或时分。驯鸥旧可狎,卉木足为群。

方知小姑射,谁复语临汾。

会稽山上月如轮,鸿雁相将江水春。幕府英豪虽可数,樽前谁是急难人。

黄金横带发如银,年跻八十逾精神;三月生辰好时节,高楼结绮临长春。

白鹿献花来在户,蹲蹲舞兮坎坎鼓;持问南山松与柏,寿算与之谁比数。

梅花初放,一点暗红,东风吹遍幽树。瘦影嫣香无数。

飘零向何处。年华换,芳信误。又惹起、别离心绪。翠帘卷,深院黄昏,独自延伫。

眼底甚光阴,小阁疏灯,懒写旧词句。犹记兰闺分咏,迢迢听春雨。

今宵里,魂梦阻。漫闭了、绿窗细数。画桥远,哪里人家,笛韵凄楚。

冻结冰壶一样奇,银河冰剪玉花飞。山中自是冰樵径,水际应难认钓矶。

道路有尘俱皎洁,园林无树不芳菲。骑驴且莫寻梅看,醉卧村翁正掩扉。

江花江草映江明,孤客孤舟江上行。不断乡心吴苑隔,无边妾梦越潮平。

拂衣几卧千岩月,把酒还寻万树莺。傥到镜湖凭远望,绿蘋处处是归程。

江外多山水,招要步马来。琴将天籁合,酒共鸟声催。
岩坐攀红药,溪行爱绿苔。所怀非此地,游望亦裴回。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虽然先圣恁么道,且作个模子搭却。

桥北桥南新雨晴。柳边花底暮寒轻。万家灯火花溪明。
凫舄差池官事了,木山彩错市人惊。街头酒贱唱歌声。

崇宁二年正月己丑,梦东坡先生于寒溪、西山之间,予诵寄元明“觞”字韵诗数篇,东坡笑曰:“公诗更进于曩时。”因和予一篇,语意清奇,予击节赏叹,东坡亦自喜。于九曲岭道中连诵数过,遂得之。


天教兄弟各异方,不使新年对举觞。

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

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

一邱一壑可曳尾,三沐三舋取刳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