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这篇文章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交代沙湖的地点及认识庞安买的机缘。因相田到沙湖而得疾。于是至麻桥请庞安买治疗,这就得以认识了庞安买,引出了下层的记人。
第二层记人与写景。作者这里写与庞安买交谈很有情趣。在记庞安买时,作者能抓住人物主要特征:“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三句是具体说明安买颖悟过人的地方。由于耳聋了,听不到别人的话,但能从观察说话人的神情中了解对方话语的意思,然后用纸写出几个字来表示他听懂的内容,以求验证。这就照应了第一层的。“善医而聋”“遂往求疗”“余戏之” 的三句话,很风趣,说明作者与庞安买的亲密关系。“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承上启下,转入记游。这层景语不多,但一路有佳景: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作者在众多景物中突出兰溪,在兰溪中又捕捉了溪水西流的特征,这是作者发抒情感的契机。
第三层引歌抒情。这首词调名是《浣溪沙》。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以写实之笔描绘了一场春雨后的景象。素以溪边多兰著称的兰溪,兰草已经长出短短的嫩芽,浸染誊溪水两岸。暮雨中杜鹃哀啼。这里作者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故景中寓情, 烘托了妻凉悲戚心境。词的下片,就流水西流来证明事物终归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生也有返老还童的可能,它再现了作者遭受人生重大打击后不自悲、不气馁、不自暴自弃的进取精神。同时, 也是劝勉人们不要一味地在那里感叹“黄鸡催晓”,而要奋发有为。这就显示了他那“奋厉有当世志”的品格气质。
末句“剧饮而归”,以欢快作结。全文情、理、文兼胜,相得益彰,随物赋形,无不如意。
前者以文叙事,说得简洁、生动,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一“颖悟绝人”的“异人”形象。后者以词说理,前片写景,画出暮春村野景象;后片纯作议论,且一反前人旧说,耐人寻味,而用语形象,能引人思。
清泉寺还与一位才异之人相关,就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惟此三人(王、庞、苏)都是异买之人。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反其意而用之唱《浣溪沙》词,这是一种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豪情,最后一起畅饮而后归。这种人生情怀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种超然洒脱的韵致。
榴花依旧照眼。愁褪红丝腕。梦绕烟江路,汀菰绿薰风晚。
年少惊送远。吴蚕老、恨绪萦抽茧。
旅情懒。扁舟系处,青帘浊酒须换。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
新月湖光荡素练。人散。红衣香在南岸。
物华才思两无穷,来倚栏干万累空。今古坐间山远近,悲欢潮后客西东。
樵楼上下夕阳外,渔网高低烟雨中。想见飞升人只在,留题当识紫玄翁。
细雨催秋秋欲破,黄花入梦难轻过。在水苍蒹日系思,满庭霜叶时相播。
群飞刺天尔何物,劲翮横霄馀一个。东南有美尽翩翩,新亭洒涕同惊坐。
坐中顗导是阿谁,戮力神州安敢惰。九日鼍江共一杯,万里燕云留一唾。
朝搴兰露休言渴,夕餐菊英休言饿。此日高怀未陟高,千秋大事应图大。
殊方旧国两关情,涧白峰寒双拂座。眼外茱萸凭细看,樽前芩隰时堪和。
此意寥寥独问秋,秋光岂令秋云驮。
明日别公庐山去,赠我竹杖随行縢。体方节坚色滑净,一条碧玉锋棱棱。
侧闻分宁邃岩谷,狼虎部曲蒙茸藤。截致颇难形甚古,大朴不雕囊以缯。
世闻圆柔易为好,直方谁解堪依凭。我老懒拙无一可,舍藏信宜行未能。
大布一领书一簏,漫游得此真良朋。匡君旧识不我弃,招手高峰穿崚嶒。
扶携万仞观天地,大笑齐物无鹍鹏。拜公嘉锡感公意,知己名言永服膺。
何当杖头书岁月,幽寻衡岱嵩华恒。
衰拙何堪定绎骚,使台犹喜会英髦。治财绝扰常先恕,移用皆宜似不劳。
此去任贤终漕挽,几时当路压风涛。家声莫拟君能绍,日看青云步步高。
千古何人耻据鞍,宦情时作碧山看。壮怀报国频开幕,勇退惊人早挂冠。
丛桂宴开春酒绿,薜萝月上钓台寒。溪头剩有桃花发,只恐渔翁卧未安。
马蹄尘里度芳辰,带得阳和到七闽。山翠倚天迎好客,风光满地属吟身。
高情古柳仍青眼,时态夭桃自绛唇。从此不忧江海远,春官袖有十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