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这首《谢池春》用通俗浅近的语言,写离别相思之苦,其中可以看出柳永“市民词”的影响。
开头三句,点出节令,中间隔过四句之后,又说“正佳沼,仍晚昼”,继续点出黄昏沼分。这样,所谓“正佳沼”的“佳”字,才算有着落,有根据。可见章法针脚之绵密。上片写景,以“花径敛余红”等四个五言句子为主体的。这四句,笔锋触及了构成春天景物的众多方面,又各用一个非常恰当的动词把它们紧密相联,点得活生,有声有色,有动有静。“飞絮沾襟袖”一句里,已经暗示了“人”的存,为过片处的“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作一铺叙。著人,是“让人感觉到”的意思:“滋味”究竟是什么,却不能说得具体,只好用酒来比喻,而且又用“浓”来形容,用“真个”来强调,以诱读者尽量用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理解那种“滋味”,从而把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可以体会、可以感悟。
过片后的四个五言句,是这首词抒情部分的核心内容了。这四句写得深,写得细,它把“不见”和“相见”、“相见”和“相守”逐对比较。冠以“为问”二字,表明这还只是一种认识,一种追求,只能祈之于天、谋之于人,可是“天不老,人未偶”,仍然不得解决。“天不老”,本于李贺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反过来说,天不老也就是天无情,不肯帮忙,于是“人未偶”,目前还处于离别相思的境地,实没有办法,只好“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分付,有交托之义。将相思别恨交付庭前垂柳,则留下了各式各样的思索的余地,正所谓含蓄而隽永。
髭发难藏老,湖山稳寄身。却寻方外士,招作社中人。
霜叶深于染,秋花晚自春。无人还有碍,诗卷莫辞频。
唐子皦自鲜,水清石粼粼。绣肠五车书,不鄙簿领尘。
黟山与桂岭,一笑二十春。天涯会面难,岁晚情话真。
五管无贤侯,但有岚烟昏。此岂功名场,往戍清淮滨。
北门诗书帅,平生吾故人。问讯今何如,凌烟上星辰。
为言落南客,病作寒螀呻。飘飘北归梦,夜绕吴淞云。
麒麟开汉阁,上将出名家。绶结金为印,腰浮玉是花。
天空珠浦静,雪霁海云赊。几度高轩过,旌旗捲日斜。
雪影条条裂一痕。夜寒谁与诉秋魂。冰弦欲调,惆怅又还停。
何处西风吹梦冷。凉丝坐向鬓边生。回肠缕缕,难续此时心。
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
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
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
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
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