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命坡

钻天岭上已飞魂,判命坡前更骇闻。

侧足三分垂坏磴,举头一握到孤云。

微生敢列千金子,后福犹几万石君。

早晚北窗寻噩梦,故应含笑老榆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钻天岭上已然魂魄飞散,判命坡前更是骇人听闻。

侧足于毁坏了的石蹬一步才挪得三分,抬头看,伸手能一把握住天上孤云。

微贱之身哪敢自比富家子弟,判命坡上不死,后福无穷又有几个万石君。

有朝一日归隐后回想今天的可怕情景,理当含笑故乡终老于故乡山林。

注释

判命坡:位于归州东部,山势高险,行人至此有生死难卜之感,故名“判命坡”。

钻天岭:山名,又名“钻天三里”,在归州东部。范成大有《钻天三里》诗云:“钻天三里似千里,四十八盘将奈何。”

骇闻:骇人听闻。

侧足:形容因畏惧而不敢正立。

坏蹬:毁坏了的石蹬(石头台阶)。

“一握”句:化用了《广异记》中:“兴元南山绝顶,谓之孤云两角。

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微生:此犹言“微末”,指身份低贱之人。

千金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古谚语:“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意谓富家子弟当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

后福:古谚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指判命坡上不死,必有后福无穷。

万石君:西汉石奋及其四子的俸禄都有“二千石”,世称“万石君”。《史记》有《万石君列传》。

北窗:指归隐。语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北窗下卧”或者“北窗高卧”,就成为归隐的代名词了。

噩梦:可怕的梦。

榆枌:即粉榆,因协韵而倒置。汉高祖刘邦为丰邑枌榆乡人,后人因以枌榆指故乡

赏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以陪衬、夸张手法描摹判命坡高峻难攀之状,形象真切,确乎令人“骇闻”。后四句即兴抒情,于诙谐淡泊中,流露出不胜仕途奔波、羁旅行役的烦恼,和期待早日归隐林下的心愿。全诗用语朴素自然,不见刻意经营之迹,但写景逼肖,写情有味。

  中国传统诗歌是讲求含蓄的,讲求情感不过分张扬的。大约是诗人所受刺激太大,开篇就从自己的感受写起,直接写自己的惊恐。先写走到判命坡前看到山的感受。没有一字对判命坡的陡峭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用了对比,起笔就写自己过钻天岭时胆战心惊,魂不附体的那种恐怖。钻天岭此名足见其险。判命坡,此名也尽显山之陡峭。写钻天岭之险是为了突出判命坡之险。“更骇闻”,看到判命坡,更是让诗人惊骇不已。还没开始登判命坡,就已经充满恐怖了,可见其山之险。范成大是今天江苏吴县人,生活在江南水乡,为官后也从未到过四川,未曾见过这种险山恶水。自然受到了惊吓。

  接着写登山的感受。悬崖绝壁,只可侧着脚通过,一不小心踩着坏石头,石头立刻就滚下万丈深渊,而山势陡峭,高耸入云,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天上的云朵。举头一握到孤云,恰当地表现了判命坡的险要。从自己登山有感受,从侧面烘托山势的险峻,蜀道的险恶。接着作者发表议论,进一步言判命坡的险恶。微生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这是诗人自嘲命薄,不贵重,所以无法惜身,只能铤而走险,来走这艰难的蜀道。万石君是指汉代石奋的故事。范成大以此做比,巧妙设喻。前面从不同的侧面描写的判命坡的险峻后。再后诗人荡开一笔,写自己归隐故乡,再来谈起这一番经历,当一笑了之了吧。似松实紧,依然扣着这判命坡险要来说。

  最后直接说走这个判命坡是“噩梦”。人在困难面前往往会想到家乡想到自己熟悉的故居。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境。特别是诗人此番入蜀已是五十岁,又是新病后初愈。而且由湖北入蜀时,遇到江水上涨,不得不从陆路徒步攀援,种种艰难,生出归乡之心是非常真实的。看似不经意的自然表露,可是处处扣着《判命坡》的“险”字,使全篇浑然一体,层次丰富。

创作背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凡入蜀的文人们在经历这段艰苦的跋涉时都有惊心动魄的感觉,也留下了许多篇什佳作。这一首诗就是范成大在淳熙二年(1175)从桂林入蜀时路过判命坡而后写的。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你喜欢

雨雹碎晴峰,珠玑泻石壁。势增九军勇,气压百夫特。

先生我辈人,一见愿自适。壮哉三瀑泉,表表尘外物。

新草池塘烟漠漠。一夜轻雷,拆破夭桃萼。骤雨隔帘时一作。余寒犹泥罗衫薄。
斜日高楼明锦幕。楼上佳人,痴倚阑干角。心事不知缘底恶。对花珠泪双双落。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月入中秋色满林,摹将好景寄清音。
自从句夺天工巧,景物无聊直至今。

天涯春色太匆匆,销向愁中复病中。野树尚称无患子,男儿翻作可怜虫。

炉灰静拨空书闷,马槊横盘始得雄。往日故人谁在眼,莺花回首大江东。

酿酒渟神水,延年饮露华。八风朝圣日,三境住仙家。

梅笑东风,只两日间,又新岁华。有玉龟阿母,献三蟠实,蕊宫仙子,飞七香车。春满虾母,雪晴鸳瓦,窗户非烟笼翠纱。萱堂上,看衣翻戏采,觞捧流霞。
君家。元是仙家。几度看菖蒲九节花。来剑池丹井,平分风月,一溪流水,犹泛胡麻。寿庆千秋,荣封两国,绿鬓犹深杨柳鸦。长生药,在蓬莱顶上,不必丹砂。

江村地僻草萋萋,小阁閒登日欲西。风景不殊云木秀,只嫌中有鹧鸪啼。

粉堞危楼,阑下波光摇月色,金鱼池畔草蒙茸。荒圃瞰楼东。

亭亭遥峙梁朝桧。屈曲槎枒接苍翠。独怜天际欠青山。

却喜水回环。

三槐何郁郁,云是晋公栽。自从栽槐后,二郎登上台。

后世佳孙子,买地亦栽槐。我愿子孙多种德,莫负当年王相国。

小平路四达。
长楸听五钟。
玉节迎司隶。
锦车归濯龙。
弦歌声不息。
环佩响相从。
花障荡舟笑。
日暎下山逢。

避地东鄞郭外居,坐无斋阁出无舆。云山满眼常观画,烽火连年近得书。

坐久颇能评海错,交深多感馈鲈鱼。论文正欲频相过,门掩清风客到疏。

只说琳川,精吏道、恢恢余地。元来是、深衣儒者,将儒饰吏。传世四书端实学,待人一县皆和气。及芳辰、美解赋归来,真堪醉。肩已息,心无愧。青鬓在,苍颜未。符君家翁子,□年当贵。九十月终行鹜退,三千水击抟鹏易。岂有材、如此不超迁,行知遇。

苔网零星绣屧廊。秋疏幽绿景如霜。冷蛩犹自说凄凉。

坐懒放书刚半晌,酒醒弹指又重阳。便无愁处也思量。

栖栖布衣者,谁拂帝京尘。
献赋干明主,微言讽大臣。
虽云不得意,已作有名人。
何不携妻子,归耕海上春。
太末一为客,倏忽三四龄。
常恐玄发变,未谐沧海情。
今晨属休暇,文彦皆合并。
方舟济沙步,飞盖指岩扃。
青霞天之表,赤日午正停。
息阴无择木,抱渴无藏冰。
宁知大火维,有此真福庭。
巨石跨千尺,如梁架青冥。
深疑地肺开,洞见天光明。
玉树交左右,禽鸟无一声。
凉风度涧水,炎浊荡然清。
昔闻偶弈者,坐隐交心兵。
相持势方急,旁睨耽若醒。
柯烂胡不归,海枯固其恒。
蛮触递翻覆,大化何由停。
不如饮美酒,且置石间枰。

卜筑依山麓,幽居近水涯。琴无弦挂壁,酒有斗藏家。

夜皎池中月,春延树底花。为园刚半亩,懒种邵平瓜。

西风响高树,乡梦去帆前。稚子衡门下,先茔乱叶边。

老来多一出,归去恰经年。海燕巢何晚,秋期落尔先。

人间灵蹟遍曾游,祇欠吴门访虎丘。
今日偶来无限感,阖闾坟左剑池头。

达曙彤云晓,高台散积阴。海隅天万里,犹自捧丹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