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上兰州守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藩古城更显稳固。营地如锦绣交错,山形陡削,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皋兰城楼头顶异常明亮,那弯弯的如玉弓般。
看那班超出使西域又归来。大将军已经下发通告,说皇上将要设坛拜将。西夏营垒昼夜空空荡荡,傍晚时用兜零举起报平安的烽火。将士悠闲自得,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喝着美酒,看着歌儿舞女们的表演。祭奠烈士英灵,日夜守卫着贺兰山。
注释
献张六:刘太尉祁《归潜志》云:“金国初,有张六太尉,镇西边。有一士人邓千江者献一乐章《望海潮》云云,太尉赠以白金百星……”
藩:本意是藩篱,引伸为屏藩内地的边城。
绣错:如锦绣交错。
米聚:比喻山形陡峭。化用《后汉书·马援传》马援“聚米为山,指画形势”之典。
百二秦关:自《史记·高祖本纪》化出,是说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雄士。
静塞楼:大约是皋兰城楼的名称。
阃命:将令也。阃(kǔn),城郭的门槛。
斋坛:拜将的坛场。
区脱:匈奴语,意为防哨,此指西夏营垒。
兜零:代指烽火。
虎牙:指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
珠履、云鬟(huán):均指在宴上伴舞陪酒作乐的歌女
英灵毅魄:指牺牲的烈士灵魂。

赏析

  全词歌颂戍边将帅的英雄业绩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词句豪迈雄浑,有气概。

  开首“云雷天堑”三句,显示边塞的雄伟。词以兰州古城险固处落笔,“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一句藩古城更显稳固。“劳屯绣错”三句,“绣错”出自《战国策。秦策》“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米聚”出于《东观汉记》中马援劝光武伐隗嚣,“聚米为山川地势,上曰,虏在吾目中矣”;“百二秦关”语见《史记·高祖本纪》。三个典故形象地描绘边疆战场的场面,并表达边疆战士守卫雄关的自豪感情。“鏖战血犹殷”以下五句,描写激战后的战场萧杀的扬面,但词人巧辟蹊径,不写两军对峙的正面交锋,而是渲染战后特有的气氛。“鏖战血犹殷”战守之惨烈历历在目,可以想见,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更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而“楼头晓月”虽异常明亮,但它那弯弯的如玉弓般地形状提醒着人们虽鏖战已结束,边塞已寂静,而敌人的进攻时刻会打响。这五句写大动荡后的静景,但静中有动,表现边关的战争状态。

  下片赞颂边将帅的功绩。“看看”二句,词语平常而气势不同。“定远西还”中的定远指东汉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既歌颂定远候的功绩又暗赞张太尉守边的功绩。“有元戎”两句,引用两个典故。“元戎阃命”,《史记》载冯唐在汉文帝前替云中守魏尚辩解时说,古代帝王委将军以重任,将行,“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阃指门坎”,意指份内份外。“上将斋坛”也出于《史记》,曰:“萧何荐韩信于刘帮,须拜为大将,言:”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用此二典故,一则说明边疆将帅责任之重,二则以魏尚和韩信力赞张太尉超群绝伦的将帅之才。“这脱昼空”三句。“区脱”匈奴语,指边疆哨所,此指西夏营垒。“兜零”,代指烽火。这三句以具体的边疆平安无事的场事,称述张太尉守城敌不敢侵的功绩。”吹笛“三句,”吹笛“用杜牧”成楼吹笛虎牙闲“诗句形容将士的悠闲自得的场面。羌笛悠悠,歌舞升平,觥筹交错间显出边疆的安宁。”招取英灵“二句,欢快安宁的场面不由使人想起为守卫边陲血洒疆场的战士,于是以祭奠烈士英灵,赞颂烈士的丰功伟绩,又寄托无限哀恶,并流露出将士们的千古英名将永远与贺兰山同存的乐观精神作为词的结尾。

  写景物,赞叹了军营的雄伟,军旅的豪壮;写战场,不见刀光剑影,但见战后英姿;写将帅,不言将帅英豪,而言可比魏韩;写激情,虽有举杯同庆,又有凛然豪情。全词一气贯通,铮铮有力,更显雄豪风格。

创作背景

  这是作者邓千江呈献给当时屯兵兰州、镇守边关张六太尉的作品。作品的写作缘起“宋夏之战”,即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至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宋军和夏军争夺兰州的战争。词人经历了这段战争年代,有感而发创作此词。
邓千江,临洮人,生平不详。
  猜你喜欢
凝愁对孤烛,昨日饮离杯。叶下故人去,天中新雁来。
连沙秋草薄,带雪暮山开。苑北红尘道,何时见远回。
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淹时苦炎暑,此日遇初秋。旧籍存千亩,彝伦咏九畴。

但能寻旷荡,何必事深幽。未愧辽东笑,真成知北游。

谪堕闽山款栋闳,日亲高义慰平生。忘年许结看经社,乘兴时参在野旌。

三径高怀穷水石,七峰佳气入轩楹。舫斋谈笑龟鱼惯,翠阁吟哦卷轴成。

方幸游从陪杖屦,敢将踪迹叹蓬萍。宽恩宥罪千钧重,小艇浮溪一叶轻。

北阙未应容接武,东皋从此遂躬耕。宁亲幸惬区区志,去德还深恋恋情。

般若光中无聚散,毗卢海里任从横。愿公更展垂天翼,拭目鹏抟九万程。

五夜风吹露,林间鸟唤群。
钟声和月落,惊起四山云。

半竿斜日疏蒲明,两岸人语凫不惊。菱叶拂衣香袖举,秋风吹浪綵舟轻。

雪后江梅灿玉英,萧然人日半阴晴。杂占谁问东方朔,妙思空怀薛道衡。

綵胜千年传故事,菜盘七种荐春羹。白头不落山林事,又向名园听早莺。

汉兵朝出塞,胡马夜临关。咫尺云中烽火,羽檄满长安。

幸赖君王神武,报道天声不杀,黠虏望风还。庙谟皆帝力,仁义炳如丹。

是何心,甘战斗,恣贪残。忍使农耕荒却,机杼尽抛闲。

堪叹沿边饶将,可惜连营劲卒,冻苦雪霜寒。果谁驱铁骑,直捣贺兰山。

四时有更谢,逝者一已疾。冉冉暮春至,和风转阳律。

感子共寮寀,欢会聊暇日。宿雨风未休,途潦莽四溢。

踌躇立前庭,恐兹节序失。驾言策驽马,西瞻子云室。

高楼厂云汉,良朋三与七。逍遥综壶奕,谈笑散书帙。

胜负谁为谋,诙谐不可诘。举爵长檐下,移榻更促膝。

酒酣气益雄,凭阑抚吟笔。西山涵暮景,峰嶂眇崷卒。

东园桃李花,繁华互蒙密。四顾荡心胸,默默意已悉。

山阴极清赏,远驾亦超轶。幽鸟林外归,新月云间出。

颓然忽复醉,觞咏信非一。携手各辞去,娱乐难具述。

顾兹交分情,岂云甘纵逸。风阳倚桐树,可以成琴瑟。

苟无朴斲劳,终为负嘉质。人生俯仰间,飘忽等邮驲。

缅怀用世心,劬劳那足恤。但惜千载前,古道有彀率。

壮志共相勉,老矣徒唧唧。

兹楼怀有岁,今日始登天。俯出万柳上,仰窥孤月圆。

星河浮盏动,风露逼衣单。对此旷无极,令人兴欲仙。

晨书暝写遍缣缃,点染丹铅亦擅场。识取毫端吹欲活,画叉乞与返生香。

一扇儒风佛日明,舍生从此乐馀生。高人编简寻长味,衲子林泉称野情。

见道谷绵充廪藏,喜闻流散集京城。自惭无德毗明主,千里虚名浪播声。

委佩声遥转禁池,每依朝彩认龙旗。白头强健追班早,青琐从容侍讲迟。

天上宸章优老日,里中孙子望归时。多情好是长淮月,时逐心旌照玉墀。

几欲因书寄土宜,溪云山霭不堪持。力田未足输官府,念尔徒搔两鬓丝。

噫呜双柩出平川,五月黄梅欲雨天。
长愧江南徐孺子,只鸡斗酒是何年。

读罢西湖处士诗,纸窗疏影两三枝。山禽梦著无人见,应是参横月堕时。

萧瑟秋风散晚凉,谁家清夜捣衣裳。
丁丁遥应疏钟响,数数还如落叶忙。
明月有情留小院,征鸿无数挟轻霜。
不堪客梦湘云远,独对寒灯思渺茫。

结彩高悬崇礼门,肩舆云拥一城喧。避人清道迎天使,引入藩宫礼更尊。

圣世文明赑屃知,千年石鼓弄新姿。苔风藓雨痕皆化,岩秀壑流势自宜。

三绝明兼摩诘画,五纹暗带少陵诗。依稀洙泗尼山色,掩映皇畿焕羽仪。

久旱村园豆麦焦,凿池引水灌田苗。
篱疏野竹横窗户,潮满春帆碍浦桥。
酌酒不愁无苜蓿,挥毫深喜有芭蕉。
人生适意应如此,莫怪渊明懒折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