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王銍《默记》称太宗派徐铉去看李煜,信有老卒守门。徐铉说奉旨来见,“老卒往报。徐入,立庭下”。可见李煜住处实况。“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李煜赐第中还有故妓,能作乐。这首词里正反映了这种生活。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开头两句是说,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这两句是说,独自倚靠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风弄竹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东风送暖,庭芜转绿。“芜”,草类植物,也包括野生灌木。春已归来,柳眼继明,原是可喜的良辰美景,而心头倍生寂寞,无言独上层楼,凭栏而观,乃觉竹之因风,龙吟细细,月色破暝,洒下清辉,这一切的一切,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个人的处境,难言。不易言,不能言,不必言,这一切皆是处境之所然。。
下半片写他在赐第里还有故妓,还可以奏乐。笙歌未散,酒杯还在,还可以喝酒。春天到来,池面冰开始融化了。就他的处境来说,也许也像东风解冻。“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用“烛明香暗”来陪衬“画堂深”,用“满鬓清霜残雪”的霜雪来反衬东风解冻的“冰初解”。“画堂深”是深沉,看来故妓的奏乐也是寂寞中的聊以自慰,不能跟“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相比,所以无法解除寂寞,因此有画堂深沉的感觉。东风解冻透露春天的气息,但对他说来,春天永远过去了,这表现在四十岁光景的人已经是满鬓霜雪了,这里含有对故国的怀念、亡国的痛苦难以负担。这首词,结合被俘后的生活来反映故国之思,写春天的到来,东风的解冻,都无法减轻他的痛苦。
这首词,结合被俘后的生活来反映故国之思,写春天的到来,东风的解冻,对生机盎然、勃勃向上的春景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沉怨痛,在对往昔的依恋怀念中也蕴含了作者不堪承受的痛悔之情。
这是一首抒写伤春怀旧之情的作品。从全词看,充满着往事不堪回首的怨愁情思,应是李煜后期的作品,故也有人称其为是后主绝命词第二首。
此词追昔抚今,在对生机盎然、勃勃向上的春景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沉怨痛,在对往昔的依恋怀念中也蕴含了作者不堪承受的痛悔之情。周汝昌评之曰:“沉痛而味厚,殊耐咀含。学文者细玩之,可以识多途,体深意,而不徒为叫嚣浮化之词所动。”
词的上片,写春景以引抒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作者以景入情,用细腻的观察、清丽的语言极力刻画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光图。但“风回”一句也让读者隐约感到作者虽面对春色,心中却满是旧思的忧愤之情。“凭栏”句一出,词意渐明,“无言”中仿佛有千言万语。“依旧”是对往昔的怀恋,对现实的感慨。如果说上片还是清丽多于灰暗,春光胜于春愁的话,那么下片则是把上片原有的那一点点由回忆中升起的生机在现实的痛苦中消灭了。承接上片引出的对奢华生活的回忆更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愁怨,“烛明”一句中孤独情思,到了“满鬓”一句无法自禁,哀怨至极。这是全词的点题之句,也是全词中最具情感震撼力的一句。
全词描写生动,笔触细致,情景融汇,由景见情,由情生景,借伤春以怀旧,借怀旧以发怨,借发怨以显痛苦,结构精妙,意象生动,在感情上十分挚烈,艺术手法上相当成熟,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离离千百种,种种出池沼。深知造化心,无名尔偏好。
一与春风缘,还应作小草。
美人荧荧在何处?海阔天低隔烟雾。珊瑚零落芙蓉空,咫尺相望迷去路。
翠辇金舆双凤皇,风吹环佩声琅琅。壶觞狼藉事已往,一日万里愁茫茫。
刘郎竟是谁家客?岁晚霜华林叶赤。美人荧荧在何处?鸭绿江头江月白。
与君常办酒家钱,共结山盟与水缘。今夜重思旧游处,一龛閒坐佛灯前。
功名果何为,轻重天下士。得之入云霄,不得堕泥滓。
朝列三公行,莫与匹夫比。荣辱既由人,富贵非在己。
胡为竟迷途,白首忧不止。纵有盖世勋,仅遗一纸史。
往者尚如斯,后来亦徒尔。乃知巢许流,高蹈良有以。
古来书学宗史籀,竹简遗文象科斗。钟张真草更入神,片楮至今藏不朽。
先生下笔绝代无,鸣玉绾结青珊瑚。况闻篆隶太倔强,百金一字传东吴。
墨池浸没玄兔颖,魑魅反走空堂静。金戟交撑日月轮,银钩倒画龙蛇影。
欧虞褚薛真出群,精妙只数王右军。英姿老气欲飞动,悬珠快剑相纷纭。
呜呼百世谁复识,我今作歌重刻石。莫同茧纸旧兰亭,閟入昭陵永难得。
饮酒班荆度岁年,今朝抱病药栏前。满林松子知何用?空向槐山访偓佺。
壁,两星下头是霹雳。霹雳五星横著行,云雨次之口四方。
壁上天厩十圆黄,鈇锧五星羽林傍。
为官视民瘼,了不关其心。岂无爱民意,恋栈意更深。
一言傥见斥,褫带归山林。欲保五斗米,与世姑浮沉。
所学究安在,清夜愧影衾。缅怀南渡后,此地横潦侵。
徵敛迫未已,哀鸿有馀音。知军人虽微,建议可断金。
心伤弹丸邑,田舍漂雨淫。流民竟谁绘,食子痛不禁。
臣心为民碎,哀泪时沾襟。催科实不忍,臣罪当抽簪。
仁人一言溥,如旱苏甘霖。岂不恋一官,所忧在苍黔。
今诵萧寺咏,如闻宓子琴。后有司牧者,愿为座右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