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描写闺妇之思的词作,大概作于词人留居钱塘之时。
全词以“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起句。“凤城”即南宋京城临安。“春浅”言初春,指出季节。“寒压花梢颤”,因时为初春,故残寒肆虐,花梢打颤,“压”字给人以寒气如磐的沉重之感,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同时也暗示着人物怨恨的特有心境。这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有约”一句言因为刚入春天还冷的缘故,因此见不着燕子踪迹。此写燕,实用以寄托思妇的重重心事。说“有约”,是嘱燕传递天涯芳信,但燕却违约不来,故接用“十二绣帘空卷”一句,将闺妇思夫的烦恼无端发泄到燕子身上。“十二绣帘”,泛指帘幕。燕巢梁上,垂帘妨碍燕子活动,故须卷起。“空卷”一词,寓有思妇盼燕归来的急迫心情和对梁燕不来的惆怅与空虚,思妇在春寒中翘首期盼的痴怜之态跃然纸上,真切生动。
下片之结构,全由上片结句而来,正面抒写思妇的相思幽怨情怀。“去年共倚秋千”一句意即见秋千而触动旧欢,用“去年”,引出往昔情事,心中荡起一层幸福的涟漪。“今年独上阑干”一句,忽又跌入眼前“独上阑干”的寂寞凄清苦闷之情。“去年”“今日”,一欢一恨,形成鲜明对比。结句转入幽怨,埋怨所爱的人不能及时惜花,误了花期,相思之重,故埋怨之深。
全词所写虽然缠绵悱恻的闺怨之情,但艺术上有其鲜明的风格和特色。就结论而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平正和谐,而缺乏变化,虽然不能反映起伏不定的感情,却正好适宜于表现幽怨与含蓄的情怀;就人物而论,没有涉及女性的体态服饰,写其轻嗔薄怒之态,人却隐而不露,走见词风的平正雅致。语言含蓄委婉,清丽可人。铭心刻骨的相思一诉诸文字,却成了“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这里,没有直白的表达,也没有强烈指责,有的只是“十二绣帘空卷”的痴心与怅然,和平婉曲但含思凄迷哀婉,而思妇的情态及思绪的微澜,描画得生动传神。南海伍崇曜跋《日湖渔唱》,曾标举此词下片云:“清转华妙,宜玉田生秀冠江东,亦相推挹矣。”这“清转华妙”四字,道出了此词的艺术特色。
夭夭南国子,声伎妙入神。审音类子野,歌舞倾都闉。
城邑不足留,引领奉韶钧。浮云舞广路,且与闾里亲。
倡家日还往,哇淫累其真。简兮前上处,谓言不足珍。
乐府久隔绝,繫籍犹相因。啸歌且自乐,亦以共嘉宾。
山僧领客兴何长,慧日峰前俯大荒。旧俗尚传三令节,人生难遇两重阳。
丹枫换叶尚秋老,黄菊留花过闰香。更与摩崖访陈迹,西风吹冷薜萝裳。
几年偕隐同归洛,纷纷世态春冰薄。今古长安似弈棋,惟有投閒是先著。
每思登眺帝子楼,风雨靡靡滞城郭。荒园颓倚杏花村,社鼓频传慰恬漠。
时吟佳句响琳琅,满纸烟霞真骇愕。续貂髡颖韵难成,欲附青云为寄托。
绿波隐隐泛兰舟,红蓼森森羡华萼。隋堤旧院冷秋千,谯国新旗缀珠珞。
海棠无力怯春寒,梦破春愁愁满橐。融和天气正芳菲,芸窗课子差足乐。
无燕翻飞堕碧空,流莺宛转惊铃索。屈指韶光又一年,閒看花开渐花落。
不关春色苦相催,但恨封姨还肆虐。澹宕轻阴润杂弦,良宵煮茗奴称酪。
却为听诗减夜眠,举案呼尊共微酌。寄语猿鹤莫漫猜,而今始践山林约。
圣贤虽远有遗书,人品高卑本一初。世事悠悠天不管,此生勋业欲何如。
空堂昨暮闻疏雨,飒飒秋声满庭户。可怜今夜露华中,明河碧汉还如许。
堂中烧烛夜宴客,有客酒阑起离席。自言挝鼓声最豪,奋袖操槌将欲击。
欲击未击手徐低,坐上先教众乐齐。众声杂作一声下,倏如蛰雷动春溪。
鼓声如雷手如电,须臾迸激飘飞霰。管音何亮磬何幽,忽卷诸音联作串。
初听缓,襞裂一声回抱腕。乍闻急,百万军中单骑入。
急复散,芦荻萧萧遍鸣雁。散终促,悬崖万点乱喷瀑。
有时宫,海涛汹涌红日中。有时商,凤皇九子鸣锵锵。
有时角,掷地兜鍪起舞槊。有时徵,有时羽,徵如呜咽滩流水,羽如间关莺滑语。
五声都会鼓声中,低时能辨高能融。直教上拂星斗乱,直教下彻井泉空。
仰看缺月银墙上,边风露草吹相向。鼓声阑出画堂中,只觉天清与野旷。
于中能识鼓中神,扬桴击节旁无人。渊渊沈沈有妙理,能动高云不动尘。
听君击鼓悲无那,好歇鼓槌来入坐。自从惊起渔阳鼙,多少江山都入破。
二十年前日夜闻,野花沙草吊残军。到今凝碧池头问,只有雷生曾报君。
客闻此言神欲夺,两手忽落双槌歇。鼓声一止截众声,空里馀音犹恍惚。
耳边尚觉来阗阗,与君尽醉酒怀前。开颜但为主人饮,今年欢会知何年。
劝君打鼓莫轻下,世无曹瞒安足骂?主人纵有岑牟衣,不遇祢生未许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