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饱蘸生活气息,充满真情实感的思母诗。
首句点明时节,渲染思情:霜打芦花,往日那一片片白茫茫的秋日生机欲舍难舍,令他想起了母亲的白发,想起了母亲的故去,不由潸潸泪下。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去年五月归家省亲时的情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僧人典当了法衣,买了些粗米拿回家侍奉娘亲,而白头的娘亲就是在柴门边盼望着儿子的的归来……诗如一帧发黄的老照片,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响着余韵,久萦心间。
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桐圭柳带正凋疏,匹马区区倦远途。肠断不堪回首处,寒云影里雁声孤。
扬舲送子下苕霅,系缆沙头多柳株。十载风埃老行客,不知鸥鸟记人无。
身劳无补公家事,心冗空令学业衰。世路崄巇功业远,未能归去不男儿。
斯人管乐俦,而分山泽槁。岂无园中菊,念此霜露早。
衡门卧日晏,幽径时自扫。芳晨有旨酒,客至即倾倒。
兹言乐游衍,春服丽轻缟。古道少人行,杖藜入秋草。
神閒韵自适,意远色逾好。鼎鼎百世师,遗荣以为宝。
湍驶风逾清,水明石可把。倚杖独移时,白鸥翩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