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觉有种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
也曾打算勒马再返回,无奈,为了生计功名已动身上路,又怎么能就这样无功而回呢?千万次的思念,总是想尽多种方法加以开导解释,最后只能就这样寂寞无聊地不了了之。我将一生一世地把你系在我心上,却辜负了你那流不尽的伤心泪!
注释
忆帝京:词牌名,柳永制曲,盖因忆在汴京之妻而命名,《乐章集》注“南吕调”。双调七十二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七句四仄韵。
薄衾(qīn):薄薄的被子。小枕:稍稍就枕。
乍觉:突然觉得。
展转:同“辗转”,翻来覆去。《楚辞·刘向》:“忧心展转,愁怫郁兮。”数寒更(gēng):因睡不着而数着寒夜的更点。古时自黄昏至拂晓,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时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每更又分为五点,更则击鼓,点则击锣,用以报时。
拟待:打算。向子諲《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征辔(pèi):远行之马的缰绳,代指远行的马。潘问奇《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旁午停征辔,炊烟得几家?”
争奈:怎奈。张先《百媚娘·珠阙五云仙子》:“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
行计:出行的打算。
只恁(nèn):只是这样。辛弃疾《卜算子·饮酒不写书》:“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厌厌:同“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

赏析

  这首《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起句写初秋天气逐渐凉了。“薄衾”,是由于天气虽凉却还没有冷;从“小枕”看,词中人此时还拥衾独卧,于是“乍觉别离滋味”。“乍觉”,是初觉,刚觉,由于被某种事物触动,一下引起了感情的波澜。接下来作者将“别离滋味”作了具体的描述:“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空床展转,夜不能寐;希望睡去,是由于梦中也许还可以解愁。默默地计算着更次,可是仍不能入睡,起床后,又躺下来。

  区区数笔把相思者床头展转腾挪,忽睡忽起,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了。“毕竟不成眠”,是对前两句含意的补充。“毕竟”两字有终于、到底、无论如何等意思。接着“一夜长如寒”一句巧妙地化用了《诗径·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寒兮”的句意,但语句更为凝炼,感情更为深沉。这几句把“别离滋味”如话家常一样摊现开来,质朴无华的词句里,蕴含着炽烈的生活热情。

  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也拟待、却回征辔”,至此可以知道,这位薄衾小枕不成眠的人,离开他所爱的人没有多久,可能是早晨才分手,便为“别离滋味”所苦了。此刻当他无论如何都难遣离情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涌起另一个念头:唉,不如掉转马头回去吧。“也拟待”,这是万般无奈后的心理活动。可是,“又争奈、已成行计”意思是说,已经踏上征程,又怎么能再返回原地呢?归又归不得,行又不愿行,结果仍只好“万种思量,多方开解”,但出路自然找不到,便只能“寂寞厌厌地”,百无聊赖地过下去了。最后两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包含着多么沉挚的感情:我对你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但看来事情只能如此,也只应如此,虽如此,却仍不能相见,那么必然是“负你千行泪”了。这一句恰到好处地总结了全词彼此相思的意脉,突出了以“我”为中心的怀人主旨。

  这首词“细密而妥溜”(刘熙载《艺概》),纯用口语,流畅自然,委婉曲折地表达抒情主人公之间的真挚情爱,思想和艺术都比较成熟。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然柳永词的最大特点在于写实,此词词牌名为“忆帝京”,大概是因为回忆在汴京的妻子而命名的,词中又说“乍觉别离滋味”,这个“乍”字,说明柳永离开汴京不久,而“薄衾小枕凉天气”则说明作词时间是初秋。柳永因“觉别离滋味”,从而写下这首词。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
浙南分首日,谁谓别经时。路远遥相访,家贫喜见知。
不须辞不酌,更请续新诗。但得心中剑,酬恩会有期。
东归还著旧麻衣,争免花前有泪垂。每岁春光九十日,
一生年少几多时。青云寸禄心耕早,明月仙枝分种迟。
不为感恩酬未得,五湖闲作钓鱼师。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
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
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
不原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上真应御白云闲,肃立香霏玉殿寒。
五百年中今应运,原还中土汉衣冠。
寂莫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魇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紫陌春如绮。正巴陵、征南昨夜,捷书飞至。阊阖门开排彩仗,夹道笙歌鼎沸。

都不用、鱼龙百戏,顷刻凤楼抛钿屑,算今朝、玉做人间世。

洗兵马,丰年瑞。

临轩弥觉天颜喜。喜春城、九衢花满,千官珠缀。更向银刀都里望,小衬粉侯殊丽。

想入蔡、军容如是。宴罢不须宣翠烛,水晶毬、万盏天边坠。

长似昼,晃归骑。

布帆无恙,是独往独来,不同漂泊。越鸟寻巢归翼,健送喜声传乾。

鹊辟蠹香,浓浮蛆?满,竟把虚舟缚。无心出岫,依然去卧岩壑。

忆我当日归舟,也会画取,白舫青油幕。不道十年成罪案,人骂樊川轻薄。

事等烟云,君携图史,检点波涛恶。时来风送,明年还到京雒。

农家命脉寄田亩,可但稻粱枯与荣。
造化何放须多力,须臾活几万苍生。

剑气谁消魍魉疑,逢人不恨十年迟。名从天下儿童识,清有江门处士知。

烟水钓徒应我是,朝廷元老舍公谁。奋飞无限相随意,祗是云霄病翼垂。

宝安晴雪赋閒居,王谢风流迥不如。玉匣锁将曾赐剑,牙签收得续藏书。

龙门容我高歌入,狮座留僧午饭初。城市不妨饶野趣,片云孤鹤肯相于。

毕竟书生真薄命。还是佳人薄倖。待把山盟订。海棠单受梅花聘。

辛苦相携酬玉镜。漫把双环投赠。芳讯亲教证。近来小玉闻多病。

齐公昔建阿兰若,唐刻今存窣堵坡。井邑人非双鹤去,江乡日落一舟过。

夜坛暖足无玄兔,晓室听经有白鹅。问讯东林蜜殊老,中边之味近如何。

帝子别兮椒房,从六龙兮炎荒。望苍梧兮隔潇湘,君不见兮空断肠。

秋风起兮洞庭波,蛟螭出没兮猿狖多。兰佩芳兮日夕,君不返兮奈何。

血泪兮潺潺,滴幽篁兮成斑。愿从君兮溟漠,魂徘徊兮江干。

往古兮来今,山高兮水深。俨仪容兮后饬,崇庙祀兮孤岑。

爱尔小轩梧竹好,雨晴添得草堂幽。挂帘凉月作秋色,绕屋清阴如水流。

莫剪高枝留宿凤,好依劲节听鸣璆。醉来几度凭栏立,但觉萧萧爽气浮。

无欲无忧且自然,草堂痴梦破青毡。看来是是非非事,挨过平平淡淡年。

每在一园随意饮,何愁万贯少腰缠。古稀谁道为高寿,才向羲皇一觉眠。

乡人极口誇吾友,誇道新来葺妙居。东晋风流千载后,南窗潇洒数椽馀。

无肠可著犹贪酒,有眼能看肯废书。记取鲁人学柳下,不须辞米赋归欤。

几回欲去醉花傍,此事如今转渺茫。
不独哦诗吊金谷,更令掩袂忆刘郎。
中天未复旧山河,春日同民强一过。
草草杯盘等闲置,愁多易觉醉颜酡。

二十年前此地游,山川形胜帝皇州。东南王气开鸿造,西北神基控上游。

花草绕城三百里,凤凰遗迹几千秋。从来客思怀多少,都向沧浪问白鸥。

将进酒,进酒与君叙欢悦。朝欢尽白日,夜欢继明月。

人生世事请莫为,金樽有酒斟酌之。君不见青发易成白,逝水不复回。

欢乐安可辞,富贵何时来。囊中有钱但沽酒,糟如丘山吾独守。

醉后还高歌,歌阑拔剑重起舞,吁嗟酒人留名与千古。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