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1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使东西熟透。沿着山路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十丈。山路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又惊又喜。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欣赏山上的火烧云,十分的壮观。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走过几条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在江心划船,用手拨弄水中玉碧明珠似的月影。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就再难安眠。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
注释
绍圣元年:即1094年。绍圣,宋哲宗的年号。
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白水:东北白水山,一名白水岩,在今广东增城东。由于山巅有瀑布如白练,所以叫白水山。
汤池:即汤泉。
殆:(dài)大概,差不多。
熟:使动用法。使......成熟。
循:沿着。
少北:稍向北。
悬水:悬于山的泉水,大则谓瀑布。郦道元《三峡》中“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百仞(rèn):这是夸张的说法;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辄(zhé)为:就是。辄,就。
缒(zhuì)石:用绳系着石头向下。缒,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
雪溅雷怒:形容瀑布坠入深潭,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轰鸣的声音。
倒(dào)行:顺来路回去。
甚:厉害。
度:越过,过
击汰(tài):击水。汰,水波。
掬(jū):用双手捧取。
珠壁:珠:指珍珠,壁:指圆形的玉。此指倒映在水中的月亮。
二鼓:二更(大约晚上十点多);古代击鼓报时。
食:吃
余甘:橄榄的别称。
顾:回头看。
颓然:衰老的样子。
寐:睡觉。
书:写下。

赏析

  此篇与《记游松风亭》作于同时同地。这是一篇写得非常优美的游记,描述自己和小儿子苏过泡温泉和游览佛迹院的一天经历,表达了东坡清素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人生态度。此文叙次井然,寥寥数语,描景物如画,详略得当,情景交融。

  文章开篇简洁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后即展开具体的描写。首先写白天游览所见,主要写了温泉、悬瀑和佛迹三景,描写时抓住了三景各自的特色。

  写温泉,着眼于水温之高:“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因为二人均在其中洗过澡,故体会甚为真切。写悬瀑,着眼于它的形态,由于瀑布高达百仞,悬瀑下的山岩有八九层凹曲,每个凹曲处都形成一个水潭,而“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通过深潭的描写进一步显示了悬瀑水冲击力之大;最后写悬瀑倾泻时“雪溅雷怒,可爱可畏”,虽然只用了八个字,但把悬瀑的形态、颜色、声势和游人的感受都写到了,精练至极写佛迹,着眼于它的数量之多:“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接着写夜游所见,主要写山烧和到江心划船的情景。写山烧虽只用了“火甚”二字,但那火光熊熊的景象写的十分逼真:写“击汰中流”的情景虽只用了“掬弄珠璧”四个字,但那江月倒映水中的美丽姿态和父子二人捧水弄影的幽雅情趣皆盎然于纸上。

  最后简写回家后饮酒、进食、醉态、失眠和写作本文的情况,作为文章的结束。

  这篇游记,全文不过一百四十字左右,却把白水山一带主要的景观和这些景观的特色都逼真地写了出来,还记了一整天的游览过程,写出了游人的情趣,十分精练喜人,由此可以看出苏东坡文字技巧的娴熟高明。

创作背景

  这篇文作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贬官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市)时所作,年五十九岁,风烛残年,政治失意兄弟同窜,家属离散,病骨支离。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征盖霜空迥,飘飘迎塞鸿。虏牙侵海角,汉节下天中。

酒薄阴山雪,裘寒易水风。边声不可听,归思浩无穷。

决科荣彩服,诺仕振芳埃。金玉胸怀好,珠玑言语堆。

一麾临白首,八载厄黄能。情话今陈迹,悲悰衮衮来。

瘴地人忧我莫支,人虽危我我何危。
元来忧国不怕死,非为捐身要出奇。
肯怨江山千里还,幸逢天地一时知。
孔光张禹人无笑,禄位输他善保持。
汉惠秦皇事已闻,庙前高木眼前云。
楚王谩费闲心力,六里青山尽属君。

曲江花事已阑珊,春富名园色可餐;香韵乍经羞后见,风流恰向醉中看。

不妨艳质偏丛绿,却羡芳心自渥丹。小雨疏窗遥望断,轻绡低护绛云团。

大历年,忠武居豳捍逆氏。
盛平民,营板堵,
断贼闭迒蹊。连橹横,
朱鸟飞。墙切紫霓索纡围,
绝巘靡迤附深溪。外浚池隍低。
轒輼防蔺石,埤堄碍云梯。
树杪鸣巡铎,崖端响守鼙。
石头何培楼,龙首太醯鸡。
岁久苍苔上,时平白草齐。
全秦襟带地,惟此壮山西。

多承携拜令翁前,一尺长眉八十年。忽忆老亲埋土壤,可胜血泪涨青天。

百年欲死成吾恨,千古何心累子贤。每望聪明长不及,此怀还莫老夫偏。

清时簪绂尽英游,才业如君第一流。珥笔早曾趋左辖,封章每得近前旒。

纵横伧父三都赋,慷慨元龙百尺楼。海内正须烦卧治,莫将清兴到沙鸥。

魂兮招未得,想象下云端。落日松阴黑,高风木叶丹。

墙垣苔藓没,华表薜萝盘。幽室千年在,先灵幸自安。

江干四牡正騑騑,犹对离樽恋夕晖。一领青袍凋落尽,送君行矣赋无衣。

向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
傥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冥。

虬枝盘屈尚百尺,不肯为人充栋梁。六月行人汗如洗,尚能于世作清凉。

岸柳汀花几送迎,买舟谁信客囊轻。真金百炼色不改,宝瑟再调声更清。

直气犹能唾奸佞,苦心宁肯负公卿。间关世道谙应熟,终保乌台好姓名。

柴门凉气入,风动白纶巾。
秋色孤云外,斜光映水滨。
贫惟甘薄命。
病亦任闲身。
累月尊中禁,还来载酒人。
缩地周游不计程,古今应只有先生。已同化鹤应华表,
又见骖龙向玉清。萝磴静攀云共过,雪坛当醮月孤明。
无因相逐朝天帝,空羡烟霞得送迎。

孤舟初泊阆州城,水碧山青似有情。江抱玉台云漠漠,花明阆苑鸟嘤嘤。

亭荒宿草旌旄去,兴寄巴山感慨生。坐对锦屏怀往迹,西风鼓角报严更。

凉夜无云星自流,池塘促织早知秋。
远更不受重城隔,时逐西风到小楼。

莺花伴侣,效卓氏弹琴,司马题桥。情深意远,争奈分浅缘薄。香笺寄恨红锦囊,声断传情碧玉箫。都为可憎他,梦断魂劳。

【六幺遍】更身儿倬,庞儿俏。倾城倾国,难画难描。窄弓弓撇道,溜刀刀渌老。称霞腮一点朱樱小,妖娆,更那堪杨柳小蛮腰。

【穿窗月】忆双双凤友鸾交,料应咱没分消,真真彼此都相乐。花星儿照,彩云儿飘,不提防坏美众生搅。

【元和令】谩赢得自己羞,空惹得外人笑。多情却是不多情,好模样歹做作。相逢争似不相逢,有上梢没下梢。

【赚尾】那回期,今番约,花木瓜儿看好。旧路高高筑起界墙,尽今生永不踏着。唱道言许心违,说的誓寻思畅好脱卯。待等些气高,难禁脚拗,不由人又走了两三遭。

山行古乘樏,厥制似即屟。汉时始用轿,隃岭平妥帖。

我行山海间,我车阻高冈。无轿不得进,有木真豫章。

似梯桄以绳,似网似箕张。用驾驴背行,云宜山路长。

山辎名不俗,采之入诗囊。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