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释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创作背景

  孟浩然早年隐居在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昔闻玄度宅,门向会稽峰。君住东湖下,清风继旧踪。
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世故多离别,良宵讵可逢。

短书临发意徘徊,寒夜霜晴上月台。濉水瀫江天共远,举头惟见雁南来。

巫云欲阑接朝日。流辉斗艳无定质。若恋如惊态非一。

态非一,境将残。拟追寻,渺无端。

寂寂幽闺莫自伤,空门即便礼空王。梅花纸怅三春煖,红袖缁衣一片香。

五云扶辇下清厢,宝帙初开第一章。
旋卷班联回广殿,稍留笑语萃公堂。
紫霄近侍连镳过,黄发元臣照座光。
顾我自惭陪胜会,酒清人散卧斜阳。

夜光自有辉,不因磨砺圆。骐骥自致远,不以鞭策前。

古来知道者,天质固使然。师友以其微,成德在早年。

余少稍有慕,今也反自怜。子诚肯间我,嘉言著来笺。

十年穷取友,四海几得朋。岂惟得吾徒,旁及老与僧。

自昔得王子,勃郁气为增。子才信巳毅,愧我德未弘。

所患涉道浅,未免临事懵。何由与子邻,讲习日可恒。

温温我所爱,处子有林生。匪惟质柔嘉,迥出遗世情。

从我南山游,斸雪煮黄精。共悲狙喜怒,静阅猴冠缨。

生也尚审思,勿言韦布轻。巍巍孔孟业,岂以为公卿。

孔子爱食蔬菜羹,羹中无酱必不食。
先生执酱馈高年,此味珍羞岂易得。
瓶中有粟岂过望,谁怜陶令分嘉饷。
喜君不作无发人,免得东坡借擂酱。
玉影无尘雁影来。绕庭荒砌乱蛩哀。凉窥珠箔梦初回。压枕离愁飞不去,西风疑负菊花开。起看清秋月满台。
一宿南华暂息机,未知五十九年非。
应身虽在问无应,漫上层楼看信衣。

闻挈囊衣指故林,上堂长跪涕沾襟。肯将断雁相望影,来慰惊波未定心。

客路山川方积雪,吾庐桃李久成阴。归鞍底用匆匆发,更促杯盘语夜深。

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
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

真铅真汞大丹头,采取当于罔象求。有作有为终有累,无求无执便无忧。

常清常静心珠现,忘物忘机命宝周。动静两途无窒碍,不离当处是瀛州。

朔风吹寒塞,胡沙千万里。陈云出岱山,孤月生海水。
决胜方求敌,衔恩本轻死。萧萧牧马鸣,中夜拔剑起。
闻说骊龙睡九渊,觉来头角去升天。
官封越国三千户,血食新安五百年。
锦轴尚标唐岁月,彩楼重见宋山川。
收藏石匣非无意,留与江南野史传。

皇天祐宋实历昌,列圣功德高虞唐。万机馀暇不自逸,银钩铁画挥天章。

洋洋谟训揭日月,留心庶事宁少忘。当时赐予皆贤杰,至今缇袭为珍藏。

丹邱史君武夷仙,快凌紫清登玉堂。亲从芸阁获墨本,宝如金玉留巾箱。

承明厌直暂出守,邦人尽喜来龚黄。公馀铃斋静无事,祖宗盛烈思发扬。

编摩允属大手笔,白玉镂牒陈胶庠。要令衿佩睹盛事,端拜伏读思激昂。

明如星斗丽霄汉,奎躔壁宿纷光芒。翻如和气结云雾,氛氲融液为嘉祥。

龙蛇委迤欲飞举,鸾凤宛转争翱翔。晋唐数君无出右,王颜诸子难比方。

史君一旦出奇秘,岂与刘洎争升床。亟聆飞诏下丹阙,指日入觐登明光。

云龙风虎庆会遇,股肱元首歌明良。邦人颂戴自今始,为公纪德龟趺旁。

欲劝东君尽一杯,临岐无语独迟回。
晚风自有留连意,递得莺声过柳来。

简练揣摩君酒德,缘循困畏我茶经。晁晁莫莫城南路,俱是江东处士星。

曾从楚客赋兰茳,喜见风翻赤玉幢。欲采名花遗良友,还凭远梦落秋江。

盘承雨露珠先算,茎并鸳鸯蒂自双。此日仙城谁作主,凝眸遥望凭红窗。

宽廓非外,寂寥非内。拽转虚空,须弥粉碎。土宿颔下髭须长,波斯眼深鼻孔大。

万松关迥,九陇烟横。
谷风传响,涧水流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