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儋耳二首

刺竹芭蕉乱结村,人家犹有古风存。

相逢尽道年来好,不见催科夜打门。


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

凭谁识得真消息,只把南方作北方。

译文与注释

注释

儋耳,古郡名。治所在今儋州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海南岛西北地区。

古风,古代的风习。陆游《游山西村》诗:“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催科,亦名“催征”。旧时对赋税的催收,主要指对田赋的催收。历代田赋征收,多由吏胥经手,在开征前,由官府派差将纳赋通知单交给粮户,限期交纳。逾限未交,对贫弱粮户往往拘捕拷打,勒限追交。

说明

  此二首诗写儋耳郡农村风貌,其习俗简朴,人情敦厚,不见勒追赋税的现象,描绘出一派农家乐的景象。

方向,字与义,桐城人。明宪宗成化间进士,初授南科给事中,以折守备蒋太监琮降驿丞。明孝宗弘治甲子(1504年)始由安陆知州升琼州知府,廉介有风岸,诗歌音响飘逸,虽托酒不甚亲民事,然风声足消潜慝。值早变服,徒步数十里,诚祷辄应。

  猜你喜欢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在否 一作:在不)

建造上方藤影里,
高僧往往似天台。
不知名树檐前长,
曾问道人岩下来。
衰羸岂合话荆州,争奈思多不自由。无路重趋桓典马,
有诗曾上仲宣楼。尘销别迹堪垂泪,树拂他门懒举头。
一种人间太平日,独教零落忆沧洲。

当钗立。花慵拾。倒开红羽双烟入。沉栈气。成心字。

氤氲终日,不离香翅。戏。戏。戏。

餐琼粒。入相习。不栖枝上愁花湿。铜炉器。添兰桂。

殷勤幺凤,口珠衔媚。记。记。记。

镇日掩书窗,心閒万境忘。汲泉烹苦茗,添火试沉香。

琴韵清宵远,诗声白昼长。青编长在手,倦倚竹方床。

门前老树数难推,独有栽松道者知。夜半风催山月上,政当鹤睡觉来时。

景物秋来件件佳,江山都助与诗家。我怜五鬼俱难送,先为文穷结柳车。

榴花娇欲斗罗裙,石竹开成碎缬文。更有戎葵亦堪爱,日烘红脸酒初醺。

海水清,涵天浴日无垢冥。海水广,吞河吸川有消长。

海水深,蛟龙蟠伏杳难寻。海水阔,归空浩荡竟洞达。

我欲溯流穷其源,颇奈江洋不可前,谁窥浴日与涵天。

我欲控澜扬其波,力不从心可奈何,谁测吸川与吞河。

我欲浮舟问其津,百怪纷纷复芸芸,谁辨蛟龙之神。

我欲横矶濯吾足,万涛奔逐复奔逐,谁捣归墟之谷。

时维四月暂成隙,偶携故人共登剧。凭高纵眺沧溟宽,依稀欲遇乘槎客。

烛龙蒸郁海若骄,白浪茫茫山欲摇。恶风昼起鸣蹊马,瘴雾昏笼喷怒潮。

鳌使更番缩不住,蜃楼出没近犹饶。张帆怯见红旗动,鼓鬣疑将赤岸飘。

更有潢池弄兵者,连艘挝鼓西南下。扬戈顿使洪涛腥,一炬堪怜万家赭。

白骨漂流葬鱼腹,夜夜水滨新鬼哭。马上将军知不知,犹向华筵厌粱肉。

万里尧天覆帱均,海隅渺渺念吾民。寄语将军须努力,好教一战净妖氛。

客里秋光好,归心不厌迟。墙低孤塔见,院静一帘垂。

隔纸闻风怒,临阶看日移。宛然似三径,未负菊花期。

临流相唤百东坡。君试舞,我当歌。不乐欲如何。看白发、今年渐多。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天地作行窝。把万物、都名太和。

远游重到洛阳城,又向登封道上行。路入轘辕秋更险,云收太室雨初晴。

千重灌木漫山碧,百道飞泉绕涧鸣。欲访巢由渺何许,空馀颍水照人清。

危楼百尺俯檐端,惘惘登临岁已阑。惟有斜阳看不厌,更无人处独凭栏。

庞公栖鹿门,绝迹远城市。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
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保兹永无患,轩冕何足纪。
避焚于水涘,避溺于山隅。
此计未必然,忧患实多途。
前为荣贵引,后有贫贱驱。
所以达者心,止足不愿余。
仲蔚今何归,吾欲从之居。¤

白发壶中诀,清尊海上仙。初衣遂鸿举,彩服俱象贤。

此去一百岁,直须三十年。凡数起于一,乘之将及千。

呼儿买米得新粳,渔村且喜见秋成,
今朝尝新莫草草,好钓鲈鱼来煮羹。

老去别山如别世,三观四看未能忘。鹿行僧径眉毛净,虎印经台爪掌香。

疏纸不堪书越绝,斋灯岂为荐吴亡。他朝若忆此山寺,一百八声钟最长。

虾蟆头上戴青苔,绣出鸳鸯孰辨猜。几许离人消息断,一声鸿雁送愁来。

重阴隔朝暾,暑气始澄廓。柯叶相低昂,回飙散林薄。

兹情与之远,罕滞从所托。贫家废营构,安有台沼乐。

求之虚寂中,意造足丘壑。天高渊则深,攸往见飞跃。

尘壒纷目前,形迹久可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