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

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

而后,它奔腾万里,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

飞转的漩涡,犹如滚滚车轮;水声轰响,犹如秦地焦雷。

阳光照耀,水雾蒸腾,瑞气祥和,五彩缤纷。

你千年一清呀,必有圣人出世。

你巨灵一般,咆哮而进,擘山开路,一往而前。

巨大的波澜,喷流激射,一路猛进入东海。

华山的三座险峰,不得不退而耸立,险危之势,如欲摧折。

翠崖壁立,丹谷染赤,犹如河神开山辟路留下的掌迹。

白帝的神力造就了华山的奇峰异景。

顽石铸就莲花峰,开放于云雾幽渺的云台,

通往云台的栈道,一直伸向高深难测的幽冥之处,

那里就住着长生不老的丹丘生。

明星玉女倾玉液,日日曦微勤洒扫;

麻姑仙子手似鸟爪,最可给人搔背挠痒。

西王母亲手把持着天地的门户,

丹丘面对苍天,高声谈论着宇宙桑田。

他出入于九重天宇,华山为此增光辉;

东到蓬莱求仙药,飘然西归到华山。

甘美的玉液琼浆,如果惠予我这样的好友畅饮,

我们就可骑着两只茅狗,腾化为龙,飞上华山而成仙。

注释

西岳:即华山。丹丘子:即元丹丘,李白于安陆时所结识的一位道友,于颜阳、嵩山、石门山等处都有别业。李白从游甚久,赠诗亦特多。

“西岳”两句:据《华山记》所载,从华山的落雁峰“俯眺三秦,旷莽无际。黄河如一缕水,缭绕岳下”。峥嵘:高峻貌。

盘涡毂(gǔ)转:车轮的中心处称毂,这里形容水波急流,盘旋如轮转。

荣光休气:形容河水在阳光下所呈现的光彩,仿佛一片祥瑞的气象。都是歌颂现实。千年一清:黄河多挟泥沙,古代以河清为吉祥之事,也以河清称颂清明的治世。圣人:指当时的皇帝唐玄宗。

“巨灵”两句:据《水经注·河水》引古语:“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

三峰:指落雁峰、莲花峰、朝阳峰。高掌:即仙人掌,华山的东峰。

白帝: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西方之神。华山是西岳,故属白帝。道家以西方属金,故称白帝为西方之金精。慎蒙《名山诸胜一览记》:“李白诗‘石作莲花云作台’,今观山形,外罗诸山如莲瓣,中间三峰特出如莲心,其下如云台峰,自远望之,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也。”

阁道:即栈道。窈冥:高深不可测之处。

麻姑: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建昌人,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邀,降于蔡经家,年约十八九岁,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她的手像鸟爪,蔡经曾想象用它来搔背一定很好(见《神仙传》)。

我皇:指天帝。谈天:战同时齐人邹衍喜欢谈论宇宙之事,人称他是“谈天衍”。

九重:天的极高处。

“玉浆”两句:是说元丹丘或许能惠爱故人(自指),饮以玉浆,使他也能飞升成仙。《列仙传》说,仙人使卜师呼子先与酒家妪骑二茅狗(后变为龙)飞上华山成仙。玉浆:仙人所饮之浆。

赏析

  此篇写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运用神话传说,驰骋想象,使山河更带有神奇的色彩。

  “西岳”两句。此诗开篇,就以“西岳峥嵘何壮哉”的突发唱叹,写华山的雄伟,起势宏远突兀,接着便展现登山远眺所见到的黄河之雄姿。接着四句写黄河。先写河的触山动地的汹涌澎湃之势,继写河的急流盘旋成涡,声如巨雷,最后写河水在阳光下,反映出灿烂辉煌的色彩,并把它和人的命运连系起来。出人意外的是,诗人对黄河的勾勒,却用了飘忽的轻笔:“黄河如丝天际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奇景象迥异,这是因为诗人此刻是在烟云缥缈的华山绝顶;从万仞之上,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正有细曲“如丝”“天际”来的奇妙感觉。而且诗人描述的重点是华山,用这样的轻笔勾勒,较之于重笔渲染黄河的壮阔,更可以反衬华岳的高峻入云。然而,黄河毕竟是狂暴不羁的,在它奔腾至华山脚下的时候,就不再轻细“如丝”,简直是波山浪海了。因此,诗人之笔亦突然夭矫而行、力挟千钧:“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它那蓄势“万里”的排浪,使山岳为之震撼;疾浪受阻,便沸怒而折,翻卷起巨轮般转动的漩涡,发出震撼三秦的雷鸣。这景象的确惊心动魄。

  然而这一切都是华山尚未开辟、黄河中途受阻的虚境。诗人的思绪此刻已飞向了远古。传说大禹理水之前,华山与对岸的山峰相连一片,挡住了滚滚黄河。大禹到来以后,指挥河神巨灵,将山峦横击为二,黄河才得以畅流。那击开的两半,就是现在隔河相峙的华山和首阳山。诗中的“荣光(华光)休气(瑞气)纷五彩”二句,于惊雷震荡声中,忽作舒徐悠长之音,正表现了圣人大禹降临黄河的自信闲暇之态。接着便有巨灵擘山的壮观一幕:诗人以“咆哮”状貌巨灵擘山的盛怒,以“洪波喷射”描摹山分浪奔的奇景。其运笔亦如巨灵和怒浪,显示出李白所独具的“疾雷破山、颠风簸海”(谢榛《四溟诗话》)之势。“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刚刚击开的三峰(即华山“落雁”、“莲花”、“朝阳”三峰),被巨灵震得慌忙退立,才免于倾覆之灾;但在翠崖丹谷之上,还留下了河神凌厉的掌印(即今华山东北的“仙人掌”)。与巨灵神的悍蛮擘山、不顾而去相比,西方之帝(白帝)就显得可爱多了:他仿佛要抚慰受击的山峦,竟暗运天地之气,一夜之间,将华山的顶峰,化作了一朵“莲花”,并让缭绕的白云,变为云台(即云台峰)承托着它——华山自此后便如青碧的莲花,盛开于万里白云之上。这就是诗中第一节所描绘的华山奇景。由于这描绘充分发挥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想象,并且交织着黄河的涛声骇浪和绘纭多姿的往古神话,显得格外壮丽和妩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造出一个神奇缥缈之境,为友人的“出场”作铺垫。

  “云台”八句以神话故事和现实的人物并写,似幻似真,并以此娱悦元丹丘。言云台的阁道连接着高不可测的云霄之处,有明星、玉女二仙女来侍洒扫,麻姑为人搔背,手爪很轻。我皇把守着九天的门户,元丹丘与天谈论着宇宙形成的问题,出入于高高的九重天上,往来于蓬莱与华山之间。“云台阁道(栈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这两句从云烟幽渺之中,勾勒友人闲步云台的姿态,使友人带有了飘飘欲仙的风神。“丹丘”之名,恰是《山海经》神话中的不死之国。故诗人直接以“不死”二字,将他一语呼出,显得既诙谐、又有情。元丹丘之去到华山,即将度过的,无非是隐逸山崖的清寂岁月而已。但在诗人笔下,却化作了如梦如幻的连翩奇遇:传说中的华山仙子(明星),慌不迭地为他“洒扫”庭坛;手如鸟爪的“麻姑”,为他“搔背”时,下爪竟还那样轻灵。至于接待过汉武帝的瑶池王母,年事已高,就只好请她看守门户了。倘若友人想“扪天摘匏瓜(星名)”,或许还有机会与天帝攀谈上几句哩——“明星玉女备洒扫”四句,将元丹丘隐迹华山的生活,描摹得美妙、奇幻。原来互不相关的神话传说,一经诗人信手拈来,便绚烂相映、顿成化境。“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诗人想象自己的友人,从此将光辉闪闪地出入于九重之天,或者迅疾如飞地往返于仙境蓬莱。或许他还能像传说中的老翁一样,误入嵩山大穴,得到仙人的“玉浆”之赠。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向友人脱口而呼:“倘得“玉浆”,可别忘了让我也分享一杯呵!到时候,我就与你像传说的汉中卜师、酒店老妇一样,骑上仙人的“茅狗”,刹那间化作飞“龙”,直上云天。”悠然神往的结语,表现出诗人对神仙飞升的向往与仰慕。

  全诗运笔收放自如,“纵之则文漪落霞,舒卷绚烂”,收之则“万骑忽敛,寂然无声”(王世贞《艺苑巵言》)。明人陆时雍称李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有舒云流水之妙”。《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正可当此美誉而无愧。

创作背景

  丹丘子即元丹丘,是一位“素与烟霞亲”的游仙,与李白情志相投,友谊深厚。这首诗是在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李白送别元丹丘赴华山作仙游时写的,当时李白四十四岁,已经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莫问穷通事若何,遇花逢酒且狂歌。
人情易逐炎凉改,官路难防陷穽多。
只合收心抛世网,不须推命说天罗。
如今玉石休分别,免被无辜刖卞和。
两揆新当国,三边未解兵。
吾君极勤俭,天下望升平。
春雨随时下,福星连夜明。
寒儒卜天意,对酒百忧轻。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金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白云迢递乱峰深,谷口斜晖转树林。归到茅斋灯火夕,不堪黄叶与秋砧。

天通屋漏生白,日映纱窗透明。扫地焚香坐处,湛然心地清平。

不惜轻盈,取次浓妆珠蕊。似凭阑、绿云倦倚。低鬟微笑,喷兰襟香细。

敛幽情、閒心如水。

道是江妃,还似月中仙子。向秋清、露凝芳髓。冷然孤秀,怕微霜风起。

索细挽、柔条重觑。

窗户经初雨,风清野景饶。
闲庭犹戏蝶,高树已鸣蜩。
世态贫中觉,乡思醉里销。
纵吟还独步,时复过溪桥。

画图影里放船行,雨过村村啭乱莺。港口忽迷高柳卧,山腰欲截嫩云生。

粥鱼敲破十年梦,诗箧吟残三月程。为问老僧仍种菊,重来应许摘秋英。

种竹人何在,乡邻久未忘。冰霜馀节操,云锦见文章。

散帙依朝爽,移樽坐夕凉。儿孙皆玉立,尤足继遗芳。

前有一樽酒。主人行寿。今日合来。坐者当令。皆富且寿。

欲令主人三万岁。终岁不知老。为吏当高迁。贾市得万倍。

桑蚕当大得。主人宜子孙。

自君别后,便藕花红槁。露坠莲房尽丁倒。况半阴不雨、渐短秋天,料此际、晚饭柁楼应早。

罗纬才病起,未寄棉衣,昨夜君边可寒到。时节又重阳,斗酒双萸,盼乌榜、归来正好。

怕明日、关山雪霜多,便欲寄音书、雁鱼都少。

夜半天风,吹佩玉、列仙初度。又恰是、人间六月,叶蓂方吐。黄纸除书惊乍到,青毡旧物欣重睹。拥皇华、玉节待清秋,江南去。招壮士,增王旅。漕廪粟,资淮浦。济江南嘉绩,久闻当宁。明弼堂前山满眼,来鸿庭後花无数。看召环、即到寿星边,朝明主。
此身已老。三径都荒长却扫。面目尘昏。怕著朝章揖贵人。难瞒明眼。只有青山堪作伴。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
道,金鱼要换金丹,龟龄鹤算不知年,子其勉之,当遇赤城人矣。后于祝融峰遇圣师,指迷金丹大道,果应存无守有,顷刻而成之妙。乃知十余年间钻冰取火,盲修瞎炼,今一得永得,实在目前。因足前梦,为《西江月》调,以纪其实,并简同行。林质父。质父见和,意谓有道无丹,当求画前大易,遂与酬唱十首于后。
四十修真学道,金鱼要换金丹。龟龄鹤算不知年。行满身冲霄汉。
此事希夷玄奥,功参造化难言。眼前有药耀山川。好把元阳修炼。

借问今何所,空山号白龙。秋声悽万窍,雪意黯千峰。

俯首烧残叶,披衣听断钟。生涯都付贼,只有一萍踪。

一声著人如梦中,双槌再下耳作聋。三下四下管弦沸,镫船鼓声天上至。

居然列坐倚船弦,惊指遥看相诧异。鼓声渐逼船渐近,亦解回环左右戏。

急攒冷点槌犹涩,春雷坎坎初惊蛰。吹弹节鼓鼓倔强,中有闲声阑不入。

吁嗟此时听鼓止听鸣,谁能打掏声里情。谁能眼底求精妙,乍许胸中见太平。

太平久远知者稀,万历年间闻而知。九州富庶无旌麾,扬州之域尤稀奇。

谁致此者帝轩羲,下有江陵张太师。江陵初年执国政,乐事无多庙谟竞。

尔时秦淮一条水,伐鼓吹笙犹未盛。江陵此日富强成,圣人宫中奏云门。

后来宰相皆福人,普天物力东南倾。豪奢横溢散向水,此水不须重过秦。

王家谢家侈纨裤,湖海游人斗词赋。广陵女儿绝可怜,新安金帛谁知数。

旧都冠盖例无事,朝与花朝暮酒暮。水嬉不待二月半,袨服新妆桃叶渡。

高楼夹水对排窗,卷起珠帘人面素。腾腾便有鼓音来,镫船到处游船开。

烛龙但恨天难夜,赤凤从教昼不回。皇天此时亦可哀,龟年协律正奇材。

善和坊接平康街,弄儿狎客多渠魁。船中百瓮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苏州箫管虎丘腔,太仓弦索昆山口。镇江染红制璎珞,廿腕珠镫悬一角。

当前置鼓大如筐,黄金钉铰来淮阳。此声一驩众声集,不独火中闻霹雳。

风雨丛中百鸟鸣,旌旗队里将军立。熬波煮火火更然,积响沈舟舟未湿。

可怜如此已快意,未到端阳百分一。记我来时卯与辰,其时海内久风尘。

石榴花发照溪津,友生置酒我为宾。下船稍迟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镫光鼓吹河河遍,衔尾蟠旋成一串。蔽亏果觉星河覆,演弄早使鱼龙颤。

众人汹汹我静赏,初奏此时差可辩。须臾光响相纠结,惟闻森森沈沈直上翻云汉。

东船西舫更交加,下视何由睹寸澜。偶然闪倏透水处,如金在镕风掣电。

楼楼堂客船船妓,近不闻声远察面。呜呼此时镫船更难动,但坐饱食挥槌调丝按孔相凌乱。

侯家别携清商部,那得于中闻唱叹。复有劣鼓与劣吹,就中藏拙谁能见。

爆竹声低烟雾浓,暂借香风解沾汗。露零雨下不得退,乐极生悲真可厌。

酒醒忽迷此何地,魂销略记伊堪恋。直至明朝亭午,船松却退人相羡。

归来沈眠须竟日,流莺啼破河阳战。此后游人数日稀,清淮十里桃花片。

记得座中客,能说王稚登。稚登挝鼓湘兰舞,赏音击节屠长卿。

后来好事潘景升,晚节犹数茅止生。绝艺于今谁作主,李小大歌张卯舞。

当时惆怅说于今,忍见于今又说古。年复年来事可叹,镫船伐鼓鼓不欢。

辛壬之际大饥疫,惟见凤陵烽火,照见秦淮白骨横青滩。

桃叶何须怨寂寞,天子孤立在长安。吾闻是时宰相薛复周,黄金至厚封疆仇。

公卿济济咸一德,坐令战鼓逼龙楼。甲申三月鼓遂破,断管残丝复谁和。

半间堂里起笙歌,平章舟上称朝贺。试问当时雷海青,阶下池头还几个。

新剧惟传《燕子笺》,杀人有暇上游船。行人何必近前听,荼毒鼓中无性命。

同时阿谁伎,畜尔惟有刘黄高左五侯耳。君不见师延靡靡濮上水,未若《玉树后庭》美。

赏音何人丞相嚭,相对掀髯复切齿。一拨弦中半壁亡,一棒鼓中万人死。

鼓急弦惊曲不长,两年歇绝随渔阳。有客徒怜桥下水,无人不断渡边肠。

及此相看真分外,何许藏舟一舟在。拂尘捍拨初光辉,奋槌扬袖蓝缕衣。

不镫漫乘夕波出,无伴知从何处归。争新夸奇各有故,君看西风桃李枝。

西风一枝众称异,东风万树空尔为。入耳悲欢难具说,醉里分明寸心热。

呜呼汉代金仙唐舞马,此事千年无有者。兴亡不入心手间,然后声音如雨下。

探汤挝鼓蒺藜刺,应有心肝碍胸次。余音漠漠搅飞絮。

镫船镫,过桥去,过桥去,伤鼓声。长歌短歌歌当成,陇西李贺抽身死,举杯相属樊川生。

此生流落江南久,曾听当时煞尾声。又听今朝第一声。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身从大地孤鸥泛,潮挟群山万马来。

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阳哀。古怀牢落真无懒,呼取余杭酒一杯。

梦蝶岂知真是蝶,骑牛何必更寻牛。

最震伤心,二十馀年,不见吾亲。记临终有托,累公弱息,没身不负,勖我先人。

思旧情深,矜孤谊重,几载从游若饮醇。今回首,叹骑箕去后,忽判多春。

像惟三益传神。恰刘子、兹图亦写真。看霜髯雪鬓,丰标如在,苍松乱石,笔墨犹新。

补景为谁,妇翁吴老,也向重泉结比邻。题词罢,对一天风雨,百感酸辛。

十幅轻绡悬卧榻,银钩高挂隔纤尘。昼掀寝客高偏爽,夜罩幽人梦不惊。

缜密难教蚊蚋近,玲珑能逗月华明。谁将上苑红梅树,彩笔描来无限清。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