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花 / 怅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只遗憾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不必满怀惆怅埋怨花开得太早。
狂风已吹尽了鲜红的花朵,现在绿叶成荫果实缀满枝。
注释
自是:都怪自己。
校:即“较”,比较。
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
深红色:借指鲜花。
子满枝:双关语。即使是说花落结子,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赏析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诗人借寻春迟到,芳华已逝,花开花落、子满枝头,喻少女青春已过,含蓄委婉地抒发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的惆怅之情。此诗通篇采用“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含蓄自然,耐人寻味。

  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此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据《唐阙史》、《唐摭言》记载:唐文宗大和年间,杜牧曾与友人到湖州游玩。游览之余,他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姿容俏丽、颜色非常,于是与她的母亲约定,待到十年后,前来娶她。后来,杜牧虽然辗转他地,但时常念及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想着她现在应该出落得如花似玉了。时机也很凑巧,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秋,杜牧被朝廷任命为湖州刺使,等来到这个女子的家中,想着就要见到往日朝思暮想的女子,他心中愈发激动。可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门迎接他的不是亭亭玉立的姑娘,而是一个老妇人。她告知杜牧女儿已经嫁人了。杜牧埋怨老妇人不守约定,可老妇人说,此时已历时十四载,超出了约定的时间。并告诉他说:女儿已为民妇,嫁人三年,已生二子。杜牧屈指一算,自己离开湖州恰恰十四年,于是他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怅惘之情。结合“杜郎俊赏”、“才子风流”的事实,此事可能属实。

赏析二

  诗人借寻春迟到,芳华已逝,花开花落、子满枝头,比喻少女青春已过,含蓄委婉地抒发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的怅恨之情。这首诗通篇采用比拟手法,以寻春比喻寻访所爱之人,以花比喻女子,以绿叶成荫、子满枝头比喻女子结婚生子,既形象生动,又不露痕迹,含蓄自然,耐人寻味。

  全诗围绕一“叹”字展开,情感婉曲。诗中处处表现作者的“感叹”:春归太早、寻春去迟、狂风无情、落红遍地都使诗人感到深深地惋惜感叹春花的遭遇,其实也是表达诗人自己的无奈。同时“叹”字还有另一层涵义,它透露出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虽然春已归去,但他劝慰自己“不须惆怅”:看到落花的同时,还看到了枝头的果实,这种理性的思维,加深了他“感叹”的深刻程度。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叹惋之情和自我劝慰之意。

  首二句写诗人的怨叹与失意,是因为自己的延迟,才没有赶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想起了往日的春花满园,诗人更是平添了几多伤感。一个“迟”字表现出诗人为自己的迟到而自责。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因为他来寻找往日的姑娘,是带着美好的心愿、满怀希望而来,然而春已迟暮、女已嫁人,诗人的心顿时冷了下来。他一方面自怨自艾、懊恼不已,另一方面又并没有放任自责的感情,而是劝慰自己——事已无可奈何、不必过分惆怅,表现出感情宣泄中的理性思维。

  末二句写春天的狂风过后,留下了遍地的春花,曾经的万紫千红变成了遍地的落蕊,诗人为之一悲——姹紫嫣红的春天就这样离他而去。诗人借春花凋零,来表现自己对心目中女子已经嫁人生子这一现实的失落之情。然而春去之后,红花落尽,绿叶满枝,在绿荫丛中隐藏的还有累累果实。

  “绿叶成阴子满枝”这一句,诗人的情感又有一个转折,虽然看到春花被狂风吹落了,但换一个角度,又看到了掩映在浓荫下的果实。这是对诗人内心的一种无言安慰。

  全诗突出特点是巧妙的运用比喻手法。“春花”其实就是诗人“心中女子”的化身,诗人用“春花”的艳丽比喻少女的美丽,用“春花”的凋零比喻少女的嫁人,用花落结子比喻女子结婚生子。诗人对“花”的感情,其实就是对“心中女子”的感情。这种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具有一种形象生动、委婉含蓄的特点。

  与此诗同期还有另外一首诗《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比较两首诗。可以看出:第一首诗写得更加含蓄、婉致,而第二首诗写得更加形象、畅达。就诗中意象而言,第二首诗较好,因为风摆花落的动感和形象是第一首诗所不具有的;而就诗人的感情而言,第一首诗又似较佳,因为诗中在表现怨恨与怅惘之情的同时,又表现了一种自我劝慰之意,因此这首诗的感情内涵更加丰富。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指法金针不许窥,笑他贫女织寒机。
谪仙曲奏调羹赐,之问诗成夺锦归。
论定会盼银信召,眷浓漫妒玉环肥。
溪边鸥鹭偷相语,只怕先生又下矶。

宛宛神洲地,巍巍众妙坛。鹤袍来羽客,凫舄下仙官。

玉斝斟玄醴,琅函启大丹。至诚何以祝,四海永澄澜。

沙阳岩桂虽云多,不若隐圃为骈罗。结根盘据极高大,荫庭一亩才数科。

青葱翠盖俯轩槛,夭矫苍虬交枝柯。

森森密叶碧如玉,扑扑细蕊黄于鹅。风传剩馥尚酷烈,月散清影长婆娑。

幽香岂止到十里,妙质端恐移金波。不随春景斗妍媚,直与秋色争清和。

芳鲜似欲伴佳菊,冷落更觉怜衰荷。幽人爱此自培植,林下不知双鬓皤。

为予折赠诚有意,欲遣鼻观通禅那。吾衰万事付之懒,不饮奈此秋光何。

径须造诣谋一醉,莫待花落沾庭莎。妙香吸引入肺腑,吐作佳句同吟哦。

八月凉风吹白幕,寝门廊下哭微之。妻孥朋友来相吊,唯道皇天无所知。

自怜薄宦走红尘,相见山灵厌俗氛。
咫尺岘山无计到,只应飞雨是移文。

横林特地起高楼,楼上书多拟邺侯。日与圣贤相对语,身于天地复何求。

三峰有意圣窗见,一水无声绕槛流。试问主人何所乐,本来无乐亦无忧。

未了游丝债。莫被浮云碍。鸡声历历曙光微,在。在。

在。月挂西楼,风轻柳岸,虹垂天外。

微遣愁城坏。不怨霜荷败。情知腊尽雪须消,耐。耐。

耐。未必他生,还如今日,长年禁害。

求友五十年,所获仅四遐。雪缘首仙蜕,遗札皆天葩。

鉴物神于音,冥析谁筝琶。老穷浭阳铁,诗胆悬刘叉。

齿莫稚朱青,竹马黄金车。后来状头魔,健羡鸠槃茶。

慧业虽终存,炉火殊未加。同年笑山子,晚遇冠触邪。

隽句与名章,骆驿奔鲜霞。余贤被罡风,尽堕罗刹家。

才难知尤难,三复增叹嗟。

洪崖中断,似蜃楼幻出、层檐叠脊。欲问真源凌绝顶,安得乘风羽翮。势利相忘,驱驰不惮,面背皆京国。源泉混混,恍如夹右碣石。遥想巢父襟怀,东溟烟雾里,片帆如席。逸气峥嵘今老矣,惆怅剑门千尺。细草平沙,敝裘羸马,长路无人识。家山回首,不应犹作行客。

今夜仍无梦。冷红蕤、枕函如水,但和愁共。绡帐一层,张薄雾灯影,丝丝迸缝。

觉帐外、玉炉烟重。安得蘅芜香在手,便浓烧、心字成何用。

银鸭睡,绣衾拥。

迢迢挨过清宵永。数铜壶、不多几刻,寺钟应动。帘外五更风渐紧,想是酿寒催冻。

早一阵、雨声相送。不恨梧桐先作响,恨梧桐原是侬亲种。

心上事,酒俱涌。

闻君报一餐,远送出平野。玉标丹霞剑,金络艳光马。

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曙星海中出,晓月山头下。

岁晏坐论功,自有思臣者。

别墅促煎茶,溪边路不赊。蓝桥曾种玉,春笋出仙家。

重叠青峰映碧流,西来爽气一天秋。山光入眼明如镜,空翠袭人无限幽。

一路轻寒二月中,水南桃李不曾红。
怪来河朔春光晚,吹过花时尚北风。

高福古寺何巍昂,谁其作者商河王。碧瓦朱甍照山水,以石为柱花础方。

行人下马日卓午,红尘扑面生清凉。僧言此地泉水好,石鼎小煮鱼眼汤。

生天成佛吾未勇,膜拜懒与瞻毫光。画手将毋腕有鬼,龙象著壁皆飞扬。

风窗纵横千贝叶,相彼饥鼠充其肠。开门或有王新建,大阁谁与唐李康。

自古贤王多好事,以其余力开道场。百六十年一走马,此寺岂不关兴亡。

螭首龟趺尚林立,寒食雨过苔痕苍。莫笑扪碑萧夫子,强推甲乙寻偏旁。

吾祖持兵镇此都,投身九死定全吴。
一朝流矢中眸子,千载忠魂列霸图。
墓木但遗枫合抱,庙庭还有像完躯。
英雄未必输张许,青史功名定有无。

骏马长鸣日,蛾眉只索居。玉禾惊岁晚,团扇及秋疏。

荷锸宜耽酒,然藜莫校书。幽栖能结伴,选胜到精庐。

繁枝浸月。记空山作伴,梦也幽绝。底事东风,催送春归,弹泪不堪攀折。

美人天远相思甚,怎排遣、酒醒时节。试替伊、貌出横斜,一抹烟痕明灭。

君是徐熙俦侣,墨花香溅处,绝代高洁。那便倾心,索画前身,玉笛频频吹彻。

笑侬万事看如水,只爱觅、此中生活。挂银屏、莫讶清寒,冷抱久成冰雪。

二载京岘居,过从不获屡。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

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梵王宫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