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碑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军出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军司马韩愈,十四万大军,龙腾虎跃陷阵冲锋。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韩愈在朝堂拜舞行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从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意。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意。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
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文句奇特语意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注释

元和:唐宪宗年号。
轩、羲:轩辕、伏羲氏,代表三皇五帝。
列圣:前几位皇帝。
法宫:君王主事的正殿。
四夷:泛指四方边地。
淮西有贼:指盘踞蔡州的藩镇势力。
封狼:大狼。
貙、罴:野兽,喻指叛将。
都统:招讨藩镇的军事统帅。
天王旗:皇帝仪仗的旗帜。
愬武古通:愬,李愬;武,韩公武;古,李道古;通,李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
仪曹外郎:礼部员外郎李宗闵。
行军司马:指韩愈。
虎貔:猛兽。喻勇猛善战。
蔡:蔡州。
贼:指叛将吴元济。
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不訾:即“不赀”,不可估量。
日可麾:用鲁阳公与韩人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此喻反叛作乱。麾通“挥”。
度:裴度。
从事:州郡官自举的僚属。
愈:韩愈。
为辞:指撰《平淮西碑》。
稽首:叩头。
蹈且舞:指古代臣子朝拜皇帝时手舞足蹈的一种礼节。
金石刻画:指为钟鼎石碑撰写铭文。
大手笔:指撰写国家重要文告的名家。
职司:指掌管文笔的翰林院。
屡颔天子颐:使皇帝多次点头称赞。颐,指面颊。
公:指韩愈。
斋戒:沐浴更衣。
濡染:浸沾。
点窜、涂改:运用的意思。
尧典、舜典:《尚书》中篇名。
清庙、生民:《诗经》中篇名。
破体:指文能改变旧体,另一说为行书的一种。
丹墀:宫中红色台阶。
昧死:冒死,上书用谦语。
圣功:指平定淮西的战功。
灵鳌:驭负石碑的,形似大龟。
蟠以螭:碑上所刻盘绕的龙类饰纹。
喻:领悟,理解。
谗:进言诋毁。
拽:用力拉。
磨治:指磨去碑上的刻文。
斯文:此文。
若:像。
元气:无法消毁的正气。
汤盘:商汤浴盆,《史记正义》:“商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
孔鼎:孔子先祖正考夫鼎。此以汤盘、孔鼎喻韩碑。
相与:相互。
赫:显耀。
淳熙:鲜明的光泽。
书:抄写。
胝:因磨擦而生厚皮,俗称老茧。
明堂基:明堂的基石
曷:何,怎么。

鉴赏

  全诗意在记叙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韩碑的典雅及其价值。情意深厚,笔力矫健。韩碑既未抹煞李愬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李商隐极力推崇韩碑,也就是同意韩氏的观点。叙议相兼,在艺术风格上受到韩愈《石鼓歌》的影响。清人屈复《玉溪生诗意》中说:“生硬中饶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过之。

  这首诗是一则历史。公元817年(宪宗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率兵平定淮西,但首先破蔡州生擒叛者吴元济的是大将李愬。宪宗命韩愈撰《平淮西碑》时,韩主要是突出了裴度在执行宪宗旨意后的运筹帷幄,引起李愬不满。愬妻(唐安公主之女)进宫诉说碑文不实,宪宗就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文勒石,观点迥然不同。李商隐是完全赞同韩愈观点的,诗中强烈地表达以对《韩碑》被磨去的愤慨,更热情地歌颂了这篇碑文。本诗基本上是叙述性的,但笔力矫健,很有感情,诗中一些名句也一直为人传诵。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入门花柳暗,知是近臣居。大隐心何远,高风物自疏。
翛然静者事,宛得上皇馀。鸡犬偷仙药,儿童授道书。
清吟送客后,微月上城初。彩笔有新咏,文星垂太虚。
承恩金殿宿,应荐马相如。
四围皆古今,永日坐中心。
门对官河水,檐依绿树阴。
每留名士饮,屡索老夫吟。
最感书烧尽,时容借检寻。
别是人间一洞天,椿松郁郁起祥烟。
德同桂种不知岁,福与水流无尽年。
萱草堂前千古事,莲花池上两神仙。
莱衣戏彩人无恙,结尽溪山风月缘。

将挂衣冠彊小留,期年毕竟是归休。青毡独拥欺霜夜,浊酒频倾洗客愁。

鹤影冷翻丹井月,雁声遥带玉关秋。一生自笑闲中过,不为功名也白头。

疏林宿鸟。柴门里、凝尘半榻谁扫。倦程繫马,风刀裂酒,雪花欺帽。

何时古道。看长倚、敖山翠小。又灯昏、寒星照户,不使客愁少。

攲枕寻思处,画句炉閒,印梅窗杳。岁残气味,叹诗人、在家贫好。

底事飘蓬,竟输与、蛾儿夜闹。恐明朝、渐看鬓影似暗老。

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漙漙。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饧浆沁齿寒。

赤瑛擎出白鹅潭,持赠殷勤为盍簪。大果未收先小果,不妨猿鹤许分甘。

肮脏宁多忤,栖迟久倦游。
折肱谙世味,袖手惜良筹。
日月隆中晚,风烟岘首愁。
登临应慷慨,还解寄诗不。

故垒云阳,苍烟四起,驿镫官渡。城头戍鼓,壮军声动淮楚。

严装短后弓刀肃,拥多少、朱旗画橹。看檄书乱下,平生长笑,随陆无武。

凄苦。庱亭路。想荻渚,风饕布帆如虎。河冰放溜,请缨曾谒开府。

谁知孤馆悲吟客,正莲漏、听残夜午。问何日,共饮兰陵酒,一醉千古。

寒空飞雪满,天地玉壶中。一色梨花月,千家柳絮风。

山童候虚牖,吟客载孤篷。试问阳春曲,何如白战工。

种药幽人事,还披本草经。出山抛旧翠,过雨有新青。

术受壶中秘,方传肘后灵。不辞勤服饵,为变发星星。

我昔东游紫瑶峰,手携仙人九节筇。天宁讲师好静者,邀坐绝顶看云松。

是时君从槎溪来,石室相逢心眼开。题诗忽满雪色壁,仙药昼下莲花台。

石桥流水听猿处,绝似天台赤城路。不见山中王子乔,吹笙自入浮云去。

感君萍蓬无定居,几回寄我云中书。缄藏怀袖不忍发,愁心炯炯明寒虚。

东南丧乱乘五载,昔者交游竟谁在。清江碧嶂落日外,修竹啼莺久相待。

往闻亲庭阻归舟,书来可以宽离忧。官船何日出川口,早晚相迎金凤洲。

凤洲萧条归未得,经年寄食江边宅。早春舣棹忆曾过,行踏江沙雨中别。

君从二月来南平,我复鼓枻从东征。城西王郎竹林下,怀我无限沧洲情。

如何相寻不相遇,空使愁心结烟雾。春风吹尽碧兰花,愁满西轩绿筠树。

昨者临流别远人,忽忆旧游心更亲。便当买船载歌舞,从尔烂醉江南春。

寒风萧萧夜入户,渺渺云飞水仙府。
仙人一去不知所,池馆荒凉似无主。
江城岁晚路途阻,邂逅相看颜色古。
环佩无声翠裳舞,低徊欲语情凄楚。
十二楼前问鹦鹉,沧海桑田眯尘土。
王孙不归望湘浦,芳草连天愁夜雨。
裛裛罗巾泪粉光,绿琴哀怨调凄凉。
芳容自觉随风老,落尽桃花暗断肠。

扁舟昔日渡三湘,两岸萧萧凤尾长。独对此君官舍晚,空阶犹带楚天凉。

荒荒落日戍楼西,风卷平沙鸟乱啼。陇麦趁晴将作饵,林花过雨半成泥。

苦无仙句留鸿爪,欲逐豪家试马蹄。今日不须劳锁钥,北门城外草萋萋。

雨后鸦声撼寒树,荧荧渔火随潮去。山前烟雾一时昏,隔溪人问停船处。

洞天东去号云华,便是仙人旧隐家。
堪笑伪刘真俗骨,却将泥土葬丹砂。

正欲降愁部酒兵,衔杯为爱遁园名。舌存未许谈时事,心老才知淡物情。

小鸟争来高阁噪,新花还向旧枝生。滦鱼易酿皆乡味,不羡张翰莼菜羹。

一庵刚十笏,卧病有余清。
短榻延朝夕,孤灯伴死生。
地闲惟种药,门辟不关荆。
为学庞居士,知君蓄发情。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