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诗的前四句写初秋的夜景: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漫漫长夜,荡漾着清冷的瑟音;凛凛西风,吹拂着青萝轻轻飘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几只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沾满白露的野草上;清秋的拂晓,一行大雁掠过星光淡淡的银河。
诗的后四句写初秋的早晨: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曙光初照,高大的树木依然枝叶繁茂;晴空万里,峰峦迭翠,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今见到淮南一叶飘零,我自然感觉到:洞庭湖的秋天就要来了。
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伏波论兵初矍铄,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从事亦学道,不惜肠空誇脑满。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昨夜西堂,见南斗光中,文昌辉映。晓启泥缄,锦轴瑶篇称庆。
念子清才谁并。真江左、诗仙草圣。惜壮年、早辍经纶,惭愧调元造命。
托根自正。原不比、和露夭桃,倚云红杏。傲雪青松,独立烟霞僻境。
千里同声相应。况高谊、此时堪敬。寄心期、玉女峰前,约访孤山和靖。
梦里馀春,便睡不成眠,娇困慵起。宝帐低垂,胡蝶一生花底。
深院燕语莺啼,且认作、满园桃李。好蒙头、过了时光,一任岁华如驶。
簟痕微拂纤纤指。鬓云松、欲梳还止。寻芳懒向花枝问,谁把流苏亲理。
凭问陌上行人,到处香车流水。拥鸳衾休问,风自颤,漾帘苇。
我行循秋意,朝朝率西浒。入山本自深,况复穿林薮。
谁携南浦云,尽作东乡雨。弥旬见伏阴,每旦风雷怒。
岩阿少剩藏,烟霭相倾吐。幽壑染黄精,疑是千山乳。
万象纷凄其,历乱谁堪主。柳懒如欲眠,竹醉犹解舞。
山鸟无一飞,山人多闭户。谁怜万里客,独行何踽踽。
所嗟行路难,雨行倍辛苦。目断岭南峰,迷离安可数。
鼓吹声高独喜闻,朝朝挖眼复抽筋。最伤炮烙过钳网,入瓮何时请此君。
江南隐者人不识,一日声名动九重。地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衲衣香暖留春麝,石钵云寒卧夜龙。何日相从陪杖屦,秋风江上采芙蓉。
路绕苍松迥,寺俯清泉幽。况复得佳友,来游当杪秋。
情随水声远,兴挟山光浮。两涧涉游足,双峰睇吟眸。
陆寻虞监宅,林访袁家丘。徘徊念畴昔,感叹罢冥搜。
古今如大梦,身世一浮沤。不悟无生乐,终缠有漏忧。
晤言资道侣,冥理契缁流。咄嗟已成累,竟动故园愁。
如玉休教说彼汾,超然神马与尻轮。进推李杜文章伯,退养夔龙强健身。
硕望只今崇大老,和光是处见天真。更饶纪载传千古,掌故从来赖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