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望春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注释
天津桥:即洛桥,简称津桥,是洛水上的一座浮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是洛阳名胜之一。
风丝:微风。斜:韵脚念xiá。
翠辇(niǎn):皇帝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
宫莺(yīng):泛指宫中所栖之鸟。上阳:上阳宫,唐高宗时建造,在洛阳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桥附近,高宗常居此听政。

赏析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荡。这美好的自然春光,不减当年,自然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非昔比。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落,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自然是心潮起伏,感叹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淡泊。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岁岁春天重临,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凄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诉说的深沉感叹,含而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中精彩的一笔。

创作背景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猜你喜欢
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
荣亲在名字,好学弃官班。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

韵华瑞籥应黄钟,六叶阶蓂舞舜风。袖有西山童子药,清霜夜映玉颜红。

晴天寥廓。被孤云画出,离愁消索。玉局弹棋,金钗翦烛,芳思可胜摇落。镜妆为慵迟晚,笙曲缘愁差错。倒纤指,□从头细数,年时同乐。
寂寞。花院悄,昨夜醉眠,梦也难凭托。车角生时,马蹄方后,才始断伊漂泊。闷无半分消遣,春又一番担阁。倚阑久,奈东风忒冷,红绡单薄。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茆檐,疏雨相过。
倒酒既尽,杖藜行过。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羽虫么魔塞区寰,造化胡为弗疾顽。长养污泥草木处,纵横大地山河间。

夜声雷动人力屈,秋喙花开天理还。但愿江湖无白鸟,何须金鼎铸神奸。

江右国南服,贤才之林薮。匡庐彭蠡间,清淑萃加厚。

英英魏文渊,人物星之斗。明经在致用,一第咄嗟取。

峨廌入乌台,白简岁年久。击邪奋无前,直枉宁肯后。

超跻副浙宪,声华耸冈阜。简陟少秋官,式贰大司寇。

致鞫悬鉴明,析疑迎刃剖。大梁困岁饥,方伯拜廷授。

悉心事旬宣,勠力苏稿朽。归来掌邦禁,雍容帝左右。

既诘奸慝平,亦著武绩茂。廉清一志坚,闻望六官首。

方兹切倚毗,云何慕畎亩。惟皇悯疾疢,且重违耆耇。

锡之五色书,龙光焕户牖。久行遂归止,福祉自天祐。

川开万里风,南帆驶于走。云净九叠屏,烟消彭泽柳。

迎门集童稚,携觞聚邻叟。欢庆溢乡闾,劳问洽亲旧。

超超天地外,此乐宁多有。蹇予朴钝质,颓龄七旬九。

谬叨词林馆,固陋寡所偶。责重力不任,兢兢虑灾咎。

所藉同乡邦,同心二三友。有言相启发,有病相砭灸。

何君既离郡,魏公复分手。念此增悲嘅,中怀杂纷糅。

岁晚应乞身,归程能待否。市酒望湖亭,玉壶为君扣。

西师又失律,将帅各颠覆。流血丹川原,积尸委山谷。

咄嗟仁寿域,短夭生理促。王命有不行,国威为之衄。

鄙夫无忧责,感慨祗恸哭。况闻哀痛诏,辍食想颇牧。

朝廷足名卿,多垒各含辱。谋议宜深长,疮痍待湔浴。

使乎非常任,天子意所属。百万气未苏,吾民且局缩。

贤人勤功名,报国忍劳笃。往者博望侯,昔时来君叔。

再三持汉节,白发走川陆。岂不久憔悴,事业光简牍。

关河据上游,郡国同心腹。征膳向五年,强宗亦单独。

君乘赤轮车,一一询比屋。唐虞升平风,惆怅难再沐。

人间报答可虚徐,大扁高堂意有馀。今古书香谁父子,乾坤盛事几熊鱼。

百年恩宠虽无比,三代忠良更可书。此境倘能真了了,天高海阔仲尼居。

古人取韵缓,清浊限方域。世儒泥章句,音义遂烦数。

长短齐人言,轻重汉儒读。后出益纷拿,圈发逞私欲。

梁陈讲声病,强以四声束。高贵暨梁武,卓识独破俗。

奈此风会趋,浮华斫其朴。颠倒言下上,虚实昧秀宿。

鲖乃切纣红,顼改翻许绿。燕说谁为刊,天籁返遭梏。

北宋家法存,近守唐代躅。丁贾皆经儒,同志有洙淑。

十卷十二凡,部别慎通独。悂缪偶貤孙,典刑未祧陆。

字不取类隔,文亦参篇玉。别体务荟萃,一音自联属。

虽病雅俗殽,尤多形体复。观过宜知仁,多文在富蓄。

谁欤妄兼并,画部成百六。疵议丛刘渊,创始实文郁。

国朝勇复古,亭林首张目。十部至廿一,研析递繁缛。

经子务博证,集矢遍吴棫。入声互割配,头脯强接续。

其意或过通,往往见违触。之脂支必分,元魂痕当副。

无锡与仪徵,雅冀古骚复。昌言终未行,习非徒娽娽。

蒙尝发狂论,吹万贵抱蜀。双声本天机,造化具宫角。

六书半形声,偏旁不相黩。持此两大端,如宗合其族。

一扫尘径芜,兼通绝津轴,霓蜺枉分别,颇陂免点辱。

屡欲勒一书,私以诏家塾,病懒辍觚翰,家贫艰毕牍。

羡君勤著述,榆阴掩深屋。朝夕罗丹铅,雅话尽籑录。

简炼比治兵,爬梳类折狱。即觇经济优,岂为盘错衄。

此图便千秋,雕虫等奴仆。

词采三朝母,龄遐七十周。
何如秦吉了,生死在南州。

猗灵乎虎,无争幽人之所。虎也不争,夫何世之情,不如彼虎之灵。

守守守,亏体辱亲真可丑。直须检点此身心,名重黄金高北斗。

折柳期春春便归,叮咛好与护柴扉。
东风怪我归鞍晚,调拨杨花到处飞。

自是瀛洲第一人,玉浆麟脯几曾贫。想今尚秉千金帚,欲扫蓬莱海底尘。

溪田荦确河田沃,瘠土民劳沃土乐。
河田多收十斛余,年年不肯全输租。
溪田收薄少生计,刈薪卖谷完新税。
春来月出不闻歌,昨朝社饮无人醉。
溪翁但羡河田丰,家家瓮酒真珠红。

朝飞燕,暮飞燕,出入雕梁人莫见。常托平阳公主家,偶然飞入昭阳殿。

青锁犹惭柳作腰,建章差可花为面。弱舞惊风掌上回,清歌欺雪喉中转。

日上金砖未起来,昨宵长夜曾开宴。日去朝来乐未央,转日为年犹恨短。

无复阶前笑却车,或闻箧里悲捐扇。不愁宠有别人争,只怕恩为亲娣换。

愿效双头取并怜,难教并蒂成双恋。兄弟新欢未见加,夫妻旧爱俄惊断。

世上人情最易更,浮云不足方其变。泰山作势片时颓,沧海为波一朝浅。

昨日欢成今日悲,九回肠起千回怨。秋水凝时望眼悬,春山低处愁眉敛。

脂销馀粉腻全乾,泪界残妆痕一线。锦茵寂寞梦初回,玉漏迢遥夜方半。

已恨秋宵永似年,岂堪秋月明如练。御辇明朝或复来,一朝辄去惊奔电。

未到长门绝幸时,已成金屋稀恩渐。莫言骨肉聚来欢,骨肉虽欢情意闷。

专房之地无至亲,妒宠之情能杀眷。寄语今朝长信人,区区陌路何难贱。

朔气晴开万户烟,寒林落日点红泉。十年往事悲星散,千里交情共月圆。

松径犹能邀令客,桃源应信有群仙。搴芳踏尽池塘路,泥印莲花步步妍。

记得提携廿载前,风尘憔悴客幽燕。范张笃行憔流俗,杨马宏词媲昔贤。

自别阳春违化雨,空教山斗企遥天。而今始得平安信,喜极胪欢寐失眠。

吴门盘盘高数仞,关防须得关吏印。朝来千人万人出,有印无砖不得进。

丈夫堂堂廊庙才,入关须带双砖来。吁嗟时事乃如此,何人为筑黄金台。

参透诸方向上机,瘦藤靠壁倦游时。
充然有得机之外,口不能言心自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