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伤春》诗写的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首句写诗人做的一个决定:对今春乐事早已安排好;次句用一个转折,推翻了之前的决定,也就辜负了好意送来春色的东风。第三句点明,不仅今年先做决定再推翻,而且年年如此;第四句指出年年辜负春光的原因。
春日可乐,而自己却非愁即病,年年都辜负了大好春光,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对立使诗人禁不住感慨万端,发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读罢此诗,诗人愁病交加的面容、苦笑的表情和自嘲的意味,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不假雕饰,自然浑成,而诗意诗味即在其中,这正是“诚斋体”的成功之处。
杨万里在《荆溪集自序》中谈到自己写诗时,曾说:“步后园,登古城,采撷祀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余诗材。盖麾之不去,前或未应,而后者己迫。”在他看来,平日所见所闻及所感似乎无不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材料,这和江西派“闭门觅句”,讲究“无一字无来处”,“虽只字半句不轻出”的苦吟自然是大不相同的了。但“诚斋体”也有其弊病:由于写作比较“随便”,有些诗艺术概括不够,境界不高,社会意义也不大。此首可以说是个典型。
青原白鹭城迢迢,下有文水明珠桥。闾阎扑地钟鼎食,多是先朝旧宦僚。
周家双井名最久,华萼堂深介眉寿。天章奎画动星躔,大册高文垂宇宙。
昔人作郡多仁恩,耄倪卧辙留攀辕。遂令奕世有家族,千百里内棠阴连。
白沙翠竹槎溪上,别墅山泉恣幽赏。百年嘉庆毓英贤,二十青春登虎榜。
凤凰池上忽相逢,却忆垂髫欢爱同。风波萍梗荡离合,日月梦寐随西东。
禾川送别情何及,龙田立马看山色。对月高歌共扣舷,簸荡元潭老蛟窟。
画船晓发清江湄,望望庭闱思欲飞。平原绿野有真趣,西洞溪桥劳梦思。
前年重会箕山下,独鹤孤琴暂潇洒。当时霜雪遍郊原,但见青松与桐槚。
愿君且保金石姿,岸芷汀兰堪佩携。与尔重寻旧时约,青山白首同游嬉。
天风吹云车,直上九万里。当头阊阖开,来往古仙子。
麻姑骖鸾行,白发垂两耳。知阅几沧桑?朱颜非昔比。
仙家日月长,衰老亦如此。却笑下界人,采药求不死。
天路逢安期,邀余浮绿蚁。大醉踏月归,托宿瑶池里。
堂陛多年形势分,台臣阃帅两殷勤。旧时宰相不轻士,今日将军能好文。
马首青山情恋恋,路旁草木意欣欣。来宵有梦落何处,月照梅花疑见君。
万世斯文有耿光,端然龙衮閟宫墙。春秋不独尊周室,金石如闻奏庙堂。
碑树丹楹皇帝诏,盒封黄帕内庭香。至今仰赖遗经在,师表前王惠后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