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注释

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

尝:曾经。

寓居:暂居。

惠州:今广东惠阳县。

嘉祐(yòu)寺:故址在白鹤峰以东,明代改建城隍庙。

纵(zòng)步:放开脚步走。

就:靠近。

止息:停下来休息。

宇:屋檐。

木末:树梢。

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

由是:因此。

虽:即使。

兵阵:两军对阵交锋。

死敌:死于敌手。

死法:死于军法。

恁(nèn)么时:这时候。

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

赏析

  文章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从“意谓如何得到”,悟出世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道理。这种即时放下,随遇而安,“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旷达态度,正是苏轼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磨砺中,触动外物,偶然得之的。一件本来令人沮丧的遭遇,换个角度想,豁然开朗,“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这种思考方式,在后来贬谪过程中不断从苏轼笔下表现出来,这既是苏轼对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种积极反抗——以乐处哀,又是苏轼在具体现实中始终不堕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种旷远开阔境地的呈示。

  文章读来有味,是因为作者写出了他由“思欲就亭止息”到悟出“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后的自得心情。这自得既表现在他对作出决定后“是心”“忽得解脱”的描述,又表现在他对“若人悟此”当有之事的想像。其实,他的自得,实是对随遇而安人生态度的肯定。小品仅记作者生活中的一点感受,并不追求情节的完整和事理的严密,思之所至,笔亦随之。又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永,能真实再现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

  文中写苏轼思绪变化过程,跌宕起伏,顿挫有致。深刻的道理能用家常话说出,真率亲切。其间几处宋时口语的运用,更能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章悖为相,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州)。十月,苏轼到达惠州,居住在嘉祐寺,游览松风亭时作此文。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玉甃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寒漪巧上弦。

已绕渚花红灼灼,更萦沙竹翠娟娟。无风到底尘埃尽,界破冰绡一片天。

倾盖侣,古语诵邹阳。曲水一觞今意懒,阳关三叠重情伤。离恨落花当。
人截镫,归骑莫仓黄。谁肯甘心迷簿领,不如袖手傲家乡。高枕熟黄粱。
老惫无如汗沈何,起看玉宇泻银河。
残山剩水凄凉甚,明月清风感怆多。
无计闭门遮外事,真成开眼梦南柯。
坐来不觉东方白,又是余生一夜过。

塞云垂天胡草肥,胡儿牧马向金徽。赤城刀斗日夜急,黄沙羽檄纵横飞。

汉皇立下明光诏,将军起披金铁衣。熊罴百万夜出塞,骠骑寻常朝解围。

捷音一日走千里,试问三军归未归。

西风一夜与晴期,红日当天烧陆离。
云似败棋无著处,山如宿酒顿醒时。

国典崇常祀,名山仰岱宗。圣王钦所遣,使者肃惟恭。

礼自唐虞秩,神知造化钟。天门开巀嵲,日观上巃嵷。

零雨行清道,浮云起荡胸。宿斋分鹤帐,朝飨发鲸钟。

吹溢安歌进,灵来卫仗从。御香分晻霭,佩玉响瑽瑢。

美荐怀椒糈,精诚奠璧琮。东流瞻巨海,列镇到诸峰。

瀛岛遥相望,仙人或此逢。岳祇调虎豹,水怪帖鱼龙。

星坠祠光白,烟涵瑞气浓。振衣临浚壑,飞盖拂长松。

庶物消馀沴,洪河复故踪。年祥报齐鲁,地宝出雷澭。

嘉泽群方洽,明时百职供。回车宜访问,弭节可从容。

世祚祈千亿,元功赞九重。禁庭归福处,有待颂东封。

澒洞四山没,万籁无遗声。
群飞喜凌乱。遍积爱宽平。
呈姿碧树立,照影方池清。
出户延幽意,斋心谢群灵。
幸有丰年望,初无丝竹情。
取乐付诸少,焚香观道经。
何事冲寒久,微吟诗句成。

才华已为情锁损。那堪又被多情困。珠玉女儿喉。新词懒入眸。

清愁销不得。梦入莲花国。方信断肠痴。断肠天不知。

元规负康济,徒手婴群雄。兵从历阳来,无地逃奸锋。

谁乎死社稷,千载一卞公。英风与义气,建立成江东。

逐虏燕支塞,屯兵木叶山。
秋风生马足,明月在刃环。
小豹随身后,飞鸿落掌间。
封侯取金印,生入玉门关。

初开三径辟幽丛,坐卧怡然惬素风。峰压飞泉悬树杪,花移日影到帘中。

鲈鱼正美思张翰,鲁酒方酣忆孔融。莫道不归归便得,漫将生计问墙东。

一雨如膏万物新,亢阳无碍接冬春。杯传旧醁千村乐,陇出新青二麦匀。

请祷不烦投虎客,调元应赖问平人。农翁未识天恩重,却费牺牲礼社神。

虎头岩,牛口谷,山农斤斧入林木。取材为炭充官屋,命与豺虎争反覆。

里胥坐门催军粟,箕敛斗会麦千斛,鸠声未已索食肉。

终岁许许,不宁邦族,入门手足成皲瘃。皲瘃不足惜,担负入县,诘旦归来庤刍菽。

老者谷死少者哭,为问哭者何所欲?愿地勿生山,山勿生木,不然宁葬豺虎腹。

羡彼鳏寡与孤独,一身委壑,心无系属。

遥跨青田鹤,翩翩到此来。
庭生自家草,山有主人梅。
扫石夜朝斗,雨田秋起雷。
谁知尘影裹,清趣似蓬莱。

炉烟细细红窗闭。人睡浓香里。落花枝上乱莺声,最好采茶天气半晴阴。

潜身半晌银屏侧,收拾双鸳窄。日高犹未到妆楼,翻怪小姑多事唤梳头。

显慈鼻祖,诺庵法兄。机如电掣,辩似河倾。无心相撞著,分外得人憎。

彼此不堪为种草,先师之道转竛竮。

一个撒开千万个,簸箕解说无生话。草堂睡起觜卢都,寂子要须原梦破。

一叶翻空便见秋,不风流处也风流。当头荐得便归去,看取木人骑土牛。

客心惊岁暮,不奈送愁频。茅屋夜来雪,梅花江上春。

驱车断行旅,闭户有高人。奚待扁舟兴,风期暗与亲。

风沙渺渺客联镳,时拂吟鞭慰寂寥。车道绿缘酸枣树,野田青蔓苦瓜苗。

杜陵老去家何在?阮籍愁来气不骄。自笑閒人閒未得,得閒终合隐渔樵。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