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春色醉巴陵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美丽的春色陶醉了巴陵,楼外栏杆突出于洞庭湖中。
洞庭湖气吞三楚江水,山则遥接九嶷,显出无限的青苍。
空阔的湖面仿佛鱼龙变化,娉婷的君山就像湘妃显灵。
什么人在这深夜吹笛呢?可惜江风迅疾,烟雨弥漫无法看清。
注释
岳阳楼:湖南岳阳县城西门楼,正对洞庭湖,远望君山,自唐以来为有名的游览胜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据传旧址是三国时吴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始建于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唐开元四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岳州,在鲁肃原阅兵台兴工造阁,才定名岳阳楼。此后,岳阳楼几经兴发,当地官员屡加修缮,才使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幸存至今。
巴陵:即今湖南省岳阳市。
阑干:同“栏杆”。
落洞庭:是说楼外栏杆突出于洞庭湖中。
三楚:古代楚地颇广,一说自今苏北沛县以西至河南南部、湖北北部为西楚,自苏北徐州以东、南至扬州、苏南一带为东楚,大江之南自江西南昌至湖南长沙等地为南楚。
九疑:九疑山,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
“空阔”句:形容洞庭湖景色奇异,气象万千。鱼龙,古代戏(杂技)的一种。
婵娟:仪态美好的样子。
帝子:指湘江女神湘夫人。本为帝尧二女,舜妻,随舜南巡,没于湘水,因为湘夫人。
灵:神。
冥冥:烟雨弥漫,看不清楚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首联点题,写了巴陵山的春色,也写出了岳阳楼的气势;颔联写湖景,水与山皆视野开阔,气势磅礴;颈联前句想像洞庭鱼龙变幻,着眼于自然,后句追思帝子神灵,着眼于神话;尾联写诗人陶醉于湖光山色中,乐而忘返,且运用神奇的典故,借助疑问句式,把读者引向一个诡异惝恍的境界。全诗以乐景开始,以愁意结局,急转收束,余味如笛音,悠悠不尽。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洞庭湖的无边春色。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有云:“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写的是秋景。杨基笔下所展现的,却是巴陵春色浓如酒,因而更加容光焕发,楚楚动人的景象。“阑干落洞庭”紧承上句,说春色纵横,充溢于洞庭湖面,写出了楼上人与湖中景互相契合的意趣,与首句一气呵成。

  颔联山、水分叙。水则气吞三楚见出湖面的辽阔;山则遥接九嶷,显出无限的青苍。寥寥二语,便将洞庭湖及其周围环境勾画出来。“水吞三楚白”之“吞”,与杜甫“吴楚东南拆”之“坼”,孟浩然“波撼岳阳城”之“撼”,堪称异曲同工。“山接九疑青”,一个“接”字,写出洞庭湖的深远幽缈,横无际涯。

  因为说到九嶷山,便自然想起传说中南巡死于此地的舜,以及舜亡后没于湘水的娥皇、女英。杨基抓住了这一特点,以空灵之笔写出颈联二句:“空阔鱼龙舞,娉婷帝子灵。”空阔的洞庭,鱼龙潜跃,气象万千,诗人因此给洞庭的山山水水笼上了一层迷人的神话般的色彩。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这结尾两句纯系想象之词,似实而幻,隐约中又辟一灵境。范仲淹说的“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在杨基的诗中,则用浪漫的诗情和富有神韵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了。同时,这最后两句又隐约包含着一点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的迁客骚人之感。联系到杨基入明以后短短几年间一贬河南,二贬钟离,三被免于江西任上的经历,则此时虽然起复,但胸中恐怕也不会毫无芥蒂了,故而有此感。

  此诗在明人五律中可称佳作。诗通篇笔墨都是为洞庭湖的“气象万千”图形传神,堪称是一首真正的山水诗。特别是诗人写景虚实结合,实景摹其形态,虚景传其神韵,而且好像有意与前贤比试似的,也用五言律诗来写。《明诗别裁》称其“五言射雕手”洵非虚誉。全诗以乐景开始,以愁意结局,急转收束,显出了诗人深厚的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写于公元1374年(洪武七年)春末。杨基于洪武初年两任两黜,公元1373年(洪武六年)重新起用而奉使湖广,诗即其纪游之作。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猜你喜欢
凝愁对孤烛,昨日饮离杯。叶下故人去,天中新雁来。
连沙秋草薄,带雪暮山开。苑北红尘道,何时见远回。
霄汉两飞鸣,喧喧动禁城。桂堂同日盛,芸阁间年荣。
香掩蕙兰气,韵高鸾鹤声。应怜茂陵客,未有子虚名。

厌看家园桃李春,踏青行遍四山村。芳菲看尽还归看,看得园花特地新。

榆台高以临匈奴,匈奴之罪当夷。战不利,师被围。

师被围,士无粮,渴无浆。拔剑仰天诀,壮士饿死亡。

弃尸不保,蹂藉道傍。嗟尔从军之人,行不来归。奈之何,心伤悲。

毒溪收乱流,炎海纵轻装。群山似相识,左右献奇状。

赫如鲸波怒,云雪立叠浪。灿如季伦豪,青锦排步障。

气郁水木秀,势倚霄汉壮。横江失全照,急景迷定向。

高帆忽飞动,远目屡得丧。谁知英灵姿,竞进无苟让。

顾望姿恢诡,登临阻雄旷。幽岩落钟声,结想烟霞上。

君家篆江侧,秀屏当户开。知是神仙人,胡为尘世来。

黄氛缁素车,皂盖冒朱埃。以兹谢民役,返耕白云隈。

少小稽古昔,中式得此阶。亦知慎官服,奈与寸心违。

欲往昧前算,欲止递成哀。繄予丘壑士,谛此良用骇。

因陈接淅义,颇究蓬矢怀。我固互相发,君固耿难回。

丈夫志四海,好念济川才。嗟彼长沮徒,泛泛岂根荄。

李张梁,听少告。休恁踌躇,纵得心颠倒。每恨玉阳无答报。似此修行,何日归蓬岛。大唐僧,九度老。万种难辛,一志终须到。东进佛经弘释教。相契如来,证果真常道。
自为应仙才,丹砂炼几回。山秋梦桂树,月晓忆瑶台。
雨雪依岩避,烟云逐步开。今朝龙仗去,早晚鹤书来。
一寝闲身万事空,任天教作假文翁。旗穿岛树孤舟上,
家在山亭每日中。叠果盘餐丹橘地,若花床席早梅风。
佳期说尽君应笑,刘表尊前且不同。

扫地谢尘鞅,坐诵圣贤书。妙年陟府署,服食犹休居。

闻子进修地,花药罗斋庐。惟静故能定,有容当在虚。

而虚乃非空,养之贵安舒。苟能充至理,德业将有余。

子本西蜀珍,西南散簪裾。问知其方俗,有若邻华胥。

教化本自然,匪学故有初。况彼声教敷,封疆常晏如。

清秋武昌郊,氛雾夕开除。谁能不重别?执手以踟蹰。

水上风来麦气生,绿阴窗户有棋声。桃花不隔仙源路,应使秦人见太平。

重过戴氏宅,交游情味长。
乃翁敦德义,诸子好文章。
济济衣冠伟,班班事业张。
看他流俗下,不肯论炎凉。

飞凫袖始拂,啼乌曲未终。聊因断续唱,试托往还风。

驷见视乾度,钟鸣测地机。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

原野生暮霭,阶墀散夕霏。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

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凝阴同徂夜,遰雁独归飞。

萦丛乱芜绝,繁林纷已稀。贞松非受令,芳草徒具腓。

行行竹间径,时此一登临。为有凌霄干,长垂满座阴。

海云生远目,山月照闲心。幸免材为累,无言弃掷深。

寂寞孤城野水滨,乱余犹见几家存。
女墙落日埋秋草,官树啼乌集暮云。
百战徒闻存国步,孤忠谁复吊英魂。
夜来遗庙荒庭月,长逐悲笳不忍闻。

天借溪头奠佛居,全将帝所作规模。汉家不识真鸱尾,何笑区区问越巫。

金僊子便是师师,高道宁容世网羁。
浩浩心田龙可扰,飘飘行止鹤应知。
尘机摆落超三界,古篆沉研冠一时。
莫怪伊余苦珍重,白莲花社有心期。
全收全放不通风,点破将来已不中。
礼拜起来虽悟去,街头笑倒李三翁。

我见丁君,太白东坡,疑其后身。奈花笺甫赐,空承主眷,金莲方照,徒叹卿文。

儋耳苍茫,夜郎惨淡,万里归来故国春。那堪羡,羡吴山越水,做散仙人。

一朝厌弃风尘,向何处桃源去问津?念高车驷马,其忧甚大,幽林邃谷,此乐为真。

采者芝舆,绮园安在?共说皤皤入漠廷。君行矣,恐图形徵访,正具蒲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