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借女子之口写出,委婉含蓄,很有韵致。上片前三句,“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似通人情的双燕,表现了佳人的空闺独守,孤寂无聊。由于孤独寂寞,佳人才看着“晓日窥轩”、双燕絮语来消磨时光。而多情的双燕,似乎也善解人意,在不断的呢喃中向人倾诉惋惜“春将暮”的情感。接下来,“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仍然写孤寂。随着时间的推移,又生出新的想法:屈指一算,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不会飘飘洒洒地下起一阵小雨,很有意境。
下片前三句承“风雨”而来。“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春将归于何处?流动的溪水和落入水中的残花无法去问,那只好去问天上的云朵,可云朵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却又奈何?但别无它法,也只好寄希望于云朵了:“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美丽的云朵你且停下来,不要离去,我依靠你来阻止春天的归去。用语微婉,无理而妙,却悲凉满眼,贯穿全篇。“劝”和“问”先将花和云拟人化,让它们用微婉的语气,表达词人自己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用语生动,无理而妙,却悲凉满眼,贯穿全篇,可见这二字之妙。
整首词充分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惜春的惆怅之情。其实也可看作是作者写一位闺中女子看到春天的离去联想到自己的青春也一去不返的愁苦之情。
草软沙平何处路,郭外即天涯。板桥流水伤心地,带夕阳、点点明霞。
歌哭声中,纸钱灰里,知是谁家。
参差油壁香车。燕尾隔窗纱。归来三盏两盏淡酒,黄昏鸦乱风斜。
只有短檠如旧,依依为照寒花。
荆卿本豪士,渐离亦高流。舞阳虽少小,杀人如芟苗。
眇然三匹夫,挟燕与秦仇。悲歌酒后发,涕下不能收。
猛气惊俗胆,奇节招世尤。见者徒骇顾,那能谅其由。
我生千载后,缅兹如有投。时违动自妄,忽作燕京游。
短褐入沽肆,酒至思若抽。念彼屠与贩,零落归山丘。
皇皇盛明世,六辔控九州。七首蚀野土,广道鸣华釐。
寸规不可越,安用轲之俦。我思远及之,旷若林与鹙。
凤鸟不可得,苍鹰以为求。
携手踏莎行,微茫草径缺。幽人兴未已,芒屦穿林樾。
村墟上暮烟,衣袂微风发。遥寻钟磬音,远公庐暂歇。
乘兴复登高,东岭起明月。皓色坠深潭,清光见毫发。
远树何苍苍,云峰忽出没。盘礴夜转深,零露浸履袜。
自爱北岩秀,缘云穷翠微。回见大江流,独立一振衣。
崖表人迹绝,烧馀寒草稀。绕涧聆暗泉,攀萝憩危矶。
投石转阴壑,霆击星火飞。奇探恣游衍,兴惬忘崄崎。
日暝思更寻,逍遥望月归。
漾沦漪、田田点点,熏风吹展多少。镜奁渐有情丝惹,一串蘋香萦绕。
青柄袅。看贴水、轻圆解覆鸳鸯鸟。凌波路杳。正卷绿缄愁,含朱束怨,芳意尚娇小。
追凉处,十里银塘清晓。承来珠露初皎。艳游曾记销凝甚,一舸尚迟红闹。
吟思悄。待扶出、盈盈扇底玉容好。秋霜易老。怕吹落脂痕,剪残衣翠,须约采香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