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半掩。
西斜的太阳将桑柘树林拉出长长影子,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去。
注释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
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一年两稻,故方仲春社日,稻梁已肥。稻梁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
“豚栅”句:猪归圈,鸡归巢,家家户户的门还关着,村民们祭社聚宴还没回来。豚栅(túnzhà),小猪猪圈。鸡栖(qī),鸡舍。对,相对。扉,门。
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
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
春社散:春设的聚宴已经散了。
醉人:喝醉酒的人。

赏析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全诗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社日的情景,却表达出了社日的热闹欢快,角度巧妙,匠心独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诗的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这地名本身很诱人,湖的名字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描绘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社日,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将晚。古代习惯,祭社之处必植树。所谓“故园乔木”,即指社树,它象征乡里,故受人崇拜。其中桑、梓二木即古人常用为社树的树种。此诗的“桑柘”紧扣社日,即此之谓,可见笔无旁鹜。同时,村里植有“桑柘”,说明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

  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生活一般不可能像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农民的赞赏与热爱之情。

创作背景

  王驾进士及第之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此诗作于其归隐之后,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王驾(851~ ),唐代诗人,一说字大用,诰命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赞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生平见《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卷九。有《王驾诗集》六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六首。
  猜你喜欢
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
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
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当路绝群尝诫暴,
为猫驱獮亦先迎。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
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
草绿春阳动,迟迟泽畔游。恋花同野蝶,爱水剧江鸥。
身外唯须醉,人间尽是愁。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彼美人兮楼楚都,身亲棨戟俯江湖。
宾僚遂使多贤者,共顾飞鸿亦乐乎。
练纸密衔袖,宫门报隔班。
衷肠郁未吐,殿槛可容攀。
巨用须桴栋,旁搜及蒯菅。
对扬当有日,倾尽不须删。

瓦鼓喧喧殢土龙,纸钱零乱野祠中。谁能向此分馀沥,润泽焦枯不计功。

道民初不忘天台,姓氏分明见密崖。为问松台千载鹤,白云何处不归来?

同云欲雪暮天阴,浊酒楼头手自斟。
漫仕偶尝叨五马,倦游何止丧千金。
尽捐寓宅偿逋负,仅保残书伴啸吟。
从此日长夜应短,示妨微耐晓寒侵。

世乱疲奔走,空伤万事非。塞鸿还北度,戎马未南归。

乐土居人散,丰年野客饥。闭门风雨过,一径落红稀。

杀气频年盛,南昌接武昌。帝城春有路,昨夜梦钱塘。

才俊宜从幕府升,四郊何日保安宁。连营未报休传箭,策马何嫌出戴星。

苦战城壕霜月白,屡残村落野烟青。军民甚有关心处,佐政行看刃发硎。

一匊春愁起,被软潮吹断,深浅无据。阁住余寒,断东风暗卷,濛濛酥雨。

旧约湔裙误。问何似、六朝眉妩。便碧云、几叶遮留,难唤冶桃前渡。

冉冉薄阴凄楚。恁怨草愁波。人在南浦。弱柳微黄,断穿烟乳燕,半衔离絮。

梦堕斜阳路。悄不是、旧听莺处。无奈中酒时光,归期又阻。

豪杰相从意气中,怜才倾倒独萧公。后来可是无奇客,东阁投名尚不通。

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交犹及前辈,语不似身人。
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敛衣应自定,只著古衣巾。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
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秋霜一下众林萎,叶落成堆未扫时。流水年华人易感,辞柯消息鸟先知。

小园竹径风声寂,远树柴门日影移。莫道婆娑生意尽,凭阑点笔好题诗。

荷叶龟游,庭皋鹤舞,应是秋满淮涯。昨夜将星明处,彷佛峨眉。干戈已净银河淡,尘沙不动翠烟微。邦人道,半月中秋,当歌不饮何为。谁知心事远,但感慨登临,白羽频挥。恨不明朝出塞,猎猎旌旗。文南一失澶渊劲,夔门三箭武关奇。挑灯看,龙吼传家旧剑,曾斩吴曦。

去年元夜此陪公,今岁观灯趣复同。人向月前听好语,花从烟里发新丛。

忘形肯却杯中酒,吹面仍烦醉后风。惭愧诗才吾独拙,且将歌咏赞平戎。

青青岭上柏,移植廊庙间。但能守清操,所至皆深山。

疏水卿足乐,逢迎耻厚颜。闭门而却扫,坐卧有余闲。

何为长戚戚,徒使鬓毛斑。

十里狂风特地晴。天工著意送行人。负他桃李十分春。
杜宇已催归思乱,啼莺休惹客愁新。晚风溪路净无尘。
挂头方帽与乌纱,兄自看梅北煮茶。
间问水边行乐去,向阳浑有机株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