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横,疏星炯”是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也为下文作铺垫。有漏壶滴水声、霜叶坠落声和秋虫的鸣叫声。衬托秋夜的漫长和寂静,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难平。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双眸未易扃”则可以看出此时作者的状态是心绪不宁,难以入睡的。“双眸未易扃”与“不道秋宵真永”前后呼应,正是作者彻夜难眠,才感到秋夜漫长。
结构上,承上启下,与上文的外在环境的凄清相应和,为下文抒壮志未酬和忧国忧民之情作铺垫。
“薄酒何曾得醉!”这句话是定语后置句,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能醉。原因在于他心忧天下。通过“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这些诗句,表达了忧国忧民情,表达了反清复明壮志未酬之情。通过“薄酒何曾得醉”可以看出词人愁之重、深。
全词格式工整对仗,上片写景,下片言志。作者秋宵长夜难眠,以酒求醉、求眠不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怀。本词中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峨冠野服非凡质,对榻论诗坐终日。力搜东海宝珠来,法转西天龙象出。
楚猿乱聒夜冥冥,谁听湘妃鼓瑶瑟。欲为古调高可跻,赋声好振太行西。
莫画少陵神自合,更深梦落浣花溪。江通鱼腹山无隔,月照峨眉路不迷。
醒来归思候晨鸡,春草未生羸马嘶。黄金筑台战国术,何必郭生志与齐。
凤城花时兴逾远,北岳有灵迎杖藜。攀萝蹑屐殊萧散,笔扫层崖秃千管。
气横大漠雕不飞,响彻空林虎应断。荷衣独立最高峰,老骨欲仙无寒煖。
洗兵焉得挽天河,阴山单于近纳款。尚思朋辈共离樽,燕赵茫茫目力短。
壮怀奋激歘乘风,若木扶桑指顾中。他年相见重把手,宁羡征南矍铄翁。
何事喑呜鞘里鸣,幽州年少猎冠缨。青天不断鲛龙气,尽作延平浦上声。
扶桑日出高千丈,闭却衡茅谢尘鞅。烟篆渐消石髓香,每忆丹青惬幽赏。
小阮叩门持轴来,披图一玩烦襟开。云是汪君最潇洒,博古重文亦妙哉。
眼看此图如初夏,重林叠嶂相高下。老松号风白昼寒,飞泉漱石丹厓泻。
千峰万峰天地钟,巨灵劈断真奇功。水石奔冲跃骏马,楼台掩映森苍龙。
岿然梵刹倚空表,俯视沧溟一杯小。老僧入定不出门,隐隐钟声度林杪。
小桥流水深复深,云护碧干团清阴。策蹇杖藜谁氏子,青天破帽随瑶琴。
石径萦纡少车马,草堂中有读书者。说秦有术陋苏张,相汉何能追董贾。
两翁坐对话同心,十载归来卧朝簪。南薰拂拂披满座,水花弄影浮衣襟。
获麟细谈伤国史,日午酣歌犹未已。遥空雨歇断虹明,列岫层层献青紫。
片帆何处送小舟,乘风载酒逐江流。山中有约扫苔石,一饮共洗千古愁。
相逢倾盖浑如故,杯酒论情宁论数。溪鱼吹破浪花腥,野鸟啄残庭树暮。
胸次悠然浩无垠,从教台阁书奇勋。太上道德端可仰,浮世功名奚足云。
吁嗟此景果何有,道子王维去已久。谁家术者巧摹临,笔端造化传不朽。
我喜近得脱樊笼,沧浪一曲清尘胸。仰天倚剑发长啸,懒云堕地空重重。
安能呼起画中人,相与谈笑倾一斗。挥汗题诗寄汪君,莫把樽前轻覆瓿。
道在天地间,茫茫无终穷。天地高且深,日月西复东。
寒暑如循环,昼夜似转蓬。茧丝与牛毛,七圣皆迷踪。
所以古人心,终身忧忡忡。尧舜事允执,竞叶无停功。
禹汤与文武,兴起闻高风。孜孜与慄慄,肃肃兼雍雍。
仲尼上祖述,发愤摅天衷。天德日出宁,优入圣域中。
卓哉钟氏子,锦绣填心胸。交游半天下,气味芝兰浓。
手持庖丁刀,小试长沙封。上恬与下熙,和气成昭融。
仕优事问学,立志迥不同。羹墙苦思慕,未得唐尧容。
佐理仿治平,未如汉吴公。我有珍重言,子试思相从。
思之又再思,不得神将通。心有未于始,事无未于终。
坦然坐中流,一毛轻艨冲。诞先登于岸,六合行将空。
一别几经春,栖迟晋水滨。鹡鸰长在念,鸿雁忽来宾。
五斗嫌腰折,朋山刺眼新。善辞如复我,四海五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