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咏史词。该词通过描写古庙青嶂,行宫妆楼等景色,流露出词人对自然永恒而人世无常的感慨。
《巫山一段云》,当和《巫山女》、《高唐云》一样,受宋玉《高唐赋》的启示而咏巫山神女的故事。《教坊记·曲名》已予著录,足见早在盛唐就已流行于世。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李珣《巫山一段云》词二首下,注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女冠子》则述道情,《河渎神》则咏祠庙,大概不失本题之意,尔后渐变,去题远矣。如此二词,实唐人本来词体如此。”这首歌辞缘题发挥,保留了早期词的特色。
起拍“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古庙,指巫山下供奉神女的祠庙。陆游《入蜀记》卷六:“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祝史(道观主事)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行宫,犹离宫,帝王出京临幸的宫室。这里指楚灵王所筑细腰宫遗址。《入蜀记》卷六:“早抵巫山县,……游楚故离宫,俗谓之细腰宫。有一池,亦当时宫中燕游之地,今堙没略尽矣。三面皆荒山,南望江山奇丽。”从舟中远望过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峦,行宫以碧水为枕藉。古庙、行宫、山、水这些景点,一经词人用“依”、“枕”二字加以连缀,便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
接着,用“水声山色锁妆楼”句。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妆楼”。妆楼,指细腰宫里宫妃的寝殿,位于山水环抱之中。以少总多。这里着一“锁”字,给人以幽闭的印象,由此也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生活在这个“不得见人的去处”的宫妃孤寂难耐的心境;复以“往事思悠悠”收束上片,逗人遐想。
下片写舟中所感。开言紧承“往事思悠悠”写到“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云雨”、“烟花”既以自然之景喻岁月无情,匆匆流逝。又暗示昔日云雨之梦,烟花之景与时俱逝。语意双关,愁思萦绕。词人联想,无论是神女还是宫妃,朝去暮来,春秋交替,总会引起孤寂难耐之感。结句“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词人抒写自己的感受:行客至此,不必猿楼已自多愁,以景结情,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凄迷,情思低回留连。
全词表现出岁月流逝,世事变幻和“行客自多愁”的个人身世之感,将吊古与伤今结合在一起,以沉郁真挚的感情、曲折蕴藉的笔调抒发出深沉的今昔兴亡之感,完全摆脱了缠绵悱恻的“儿女之情”。
上片写望中所见。“古庙”二句,写古庙和行宫所处环境。“依”、“枕”都是拟人化的写法,不仅写位置形势,也富于感情色彩,有依恋不舍之情,感慨神女仍在,楚王已逝。并使整个画面富于灵感,处于动态之中。“水声山色锁妆楼”句中所写“妆楼”,用一“锁”字,烘托出一种幽深孤寂的气氛。这里以乐景写哀情,青山绿水,景色秀美,若有人常伴是一美事,然独处山水,无人作陪,自然引发愁思。由此也引发词人的遐想:“往事思悠悠”。
下片写舟中所感。开言紧承“往事思悠悠”写到“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云雨”、“烟花”既以自然之景喻岁月无情,匆匆流逝。又暗示昔日云雨之梦,烟花之景与时俱逝。语意双关,愁思萦绕。词人联想,无论是神女还是宫妃,朝去暮来,春秋交替,总会引起孤寂难耐之感。结句“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词人抒写自己的感受:行客至此,不必猿楼已自多愁,以景结情,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凄迷,情思低回留连。
全词表现出岁月流逝,世事变幻和“行客自多愁”的个人身世之感,将吊古与伤今结合在一起,以沉郁真挚的感情、曲折蕴藉的笔调抒发出深沉的今昔兴亡之感,完全摆脱了缠绵悱恻的“儿女之情”。
德业台衡望,精神光岳灵。汉储怀羽翼,周士服仪刑。
绂舄登三省,皋比拥六经。飞章白哭闼,解组凤凰亭。
慷慨阳城饯,悽惶楚泽醒。丹心对日月,白首卧沧溟。
积庆璿源浚,垂芳奕叶馨。彩衣叶子宴,玉树谢家庭。
海峤神仙窟,烟霄凫鹤翎。栖身葺薜荔,返老斸松苓。
花映衣裳古,芝凝眉发青。三山开寿域,万里动文星。
雨露知桃李,春秋报荚蓂。圣朝耆俊礼,早晚贲云扃。
六宫试手学梅妆,曾见飞英点额傍。香粉嚼馀浓不散,唾花误染缕金裳。
烟水茫茫带浦沙,兰桡容与入蒹葭。紫菱不负今朝酒,黄菊还簪昨日花。
紬书功未竟,持节命方隆。已擅雄文誉,还扬肃政风。
杨花飞雪白,芍药舞云红。咨度多馀力,新诗寄便鸿。
霞口缕衢寒,霜蹄削玉寒。晓看经逻些,暮已蓦楼兰。
巷南亭馆春风树,魏紫姚黄取次开。翠羽当窗林影丽,红云绕坐国香来。
凝酥煖汎金壶酿,群玉晴笼锦帐埃。洧外何能夸芍药,番禺自足愧玫瑰。
竟须高宴烦燕女,左手持花右酒杯。
不能随我隐,尔亦自有见。举世尽鸿冥,何日息龙战。
挟策干诸侯,游士吾所贱。读书二十年,当为明廷献。
世事虽靡常,公道此未变。果为珊瑚枝,铁网终能罥。
竖儒守一经,讵足拯离乱。傥可梯青云,或冀理一县。
抚字缓催科,且恤百里患。杯水沃车薪,终胜助以扇。
黄花取次开,老眼摩挲看。此愿果否偿,送尔泪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