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佛经讲解划船回去。

因为卢橘饱含雨水,所以其果实沉重而低垂,棕榈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

湖上的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 望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去,倒映在夕阳下。

回到对岸,请各位客人再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

注释

柳湖:西湖旁多植柳,故有是称。

松岛:孤山。

莲花寺:孤山寺。

桡(ráo):船桨。

道场,僧侣诵经礼拜之处,即佛殿。

卢橘子:枇杷的果实。

重(zhòng):沉重。

栟榈(bīng lǘ)叶:棕榈的叶子。

战:交相互动。

凉:指水风的清爽。

烟波:湖上的水气与微波。

澹(dàn):安静的样子。

空碧:指水天交相辉映。

参差(cēn cī):高低错落的样子。

倚:靠着,这里有映照的意思。

君:各位客人。

回首:回头。

蓬莱宫:传说海上有仙山,名蓬莱,而孤山寺中亦有蓬莱阁,语带双关。

赏析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这两句,虽然仅是对“西湖晚归”的一个交代,但在写法上却很见技巧。试以现代的电影摄影手法作比,先是全景:波光漪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归”。这种写法,层次分明,主从有序,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其次,这两句五处用了富有特征性的修饰词语和“借代”之法,从而增加了景物的质感和特征,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喜悦之情。试想,如果直说“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动归舟出庙堂”,这就索然无味,不能写出孤山寺的特色及诗人的喜悦之情。诗贵别趣,意忌直出,没有诗人的这种精心安排和恰当修饰,就不会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的。

  上二句,从大处写起,由景到人;下二句,是从小处着笔,由人观景。“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就是写诗人归路所见。卢橘即批杷,栟榈即棕榈。批杷硕果累累,金实翠叶,本来就多么令人喜爱,山雨过后,清香四溢,连果枝都被压得低垂下来;一个“重”字,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多少喜悦之情!棕榈树高叶大,俨若凉扇遮径,雨后清风,阔叶颤动,似乎它也感到了水风的清爽。一个“凉”字,透出诗人多少快感!好的画境,首先要看它能否表现出典型的物象;好的诗情,首先要看它能否把作者的精神融于画境。这两句,可以说是美景爽情的融冶,诗情画意的结合,似情似景,难解难分。

  诗人移步登舟,船行湖上,这时的情景是:在宽阔的湖面上,轻轻的寒烟似有似无,蓝蓝的湖波共长天一色,所以说“烟波澹荡摇空碧。”“澹荡”二字,使人如泛仙槎,如升青冥,写出了清爽闲适之情。回望孤山寺:“楼殿参差倚夕阳”,“参差”二字,写出了随山势高下而建筑的宇观楼殿的特有景色,从而使人想到檐牙错落、各抱地势的瑰丽情景;加之夕阳晚照,红砖绿瓦,金光明灭,真是佛地宛如仙境,因而诗人发出由衷的感慨:“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落笔到“回望孤山赠诸客”的题旨,作品便戛然而止。孤山寺中有蓬莱阁,两者浑然一体,不着痕迹,更增加了韵外味,弦外音,使孤山寺的诗情画境久久萦绕于读者的脑际。

  这首诗,短短八句,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读后如随诗人游踪,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它宛如一篇优美的游记,更配有铿锵的韵致,荡起喜悦的心声,如画卷在目,如乐章在耳,给人以情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闲暇之余,他常喜欢到寺里听听高僧讲经,故而创作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孤山寺周围的景象,同时也记录了他与“诸客”听讲归来的感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青衿离白社,朱绶始言归。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
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一路春风里,杨花雪满衣。
金鱼玉带相公孙,不受膏粱贵气吞。
急唤寒儒共汤饼,翻疑晚饭过山村。
旧闻鹅鸭高飞尽,却恐神仙大药存。
一夜梦魂秋坂里,白花朱稈映柴门。

仕路风波双白发,閒曹笑傲两诗流。故人相见自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

桃叶柳花相晓市,荻芽蒲笋上春洲。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

纷纶儿造信多才,果解分风作去来。我向南坡一旬雨,春阴今晓为谁开。

桑枣翳一邱,风雨鸣四壁。晨门响丁丁,一笑喜折屐。

臞仙诗作瘦,句有径山色。哀弹发朱弦,妙寄追白石。

虚名子过听,愧卧不能夕。归袖挽莫留,凌空看飞锡。

笑啼俱假,但绰约风流,依稀还似。半壁粉墙低映月,卖弄佳人才子。

情丝牵引,清光回照,漫道伤心死。猛然觑破,原来情薄一纸。

应是缥渺飞仙,当年窃药,落在银蟾里。半面人閒高处望,传与霓裳歌吹。

有意留仙,难禁夜短,还怕镫花坠。迷楼吐燄,倩谁挽住香袂。

琅然醉读离骚经,一鹤闻之来中庭。
童子屡麾不肯去,直凑樽前侧顶听。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迢迢云端月,的烁霞间星。清商激西牖,澄景至南棂。

西风萧瑟薄窗纱,半角斜阳散绮霞。瓦鼎煎茶拾红叶,瓷瓶添水插黄花。

一楼乡梦惊新雁,九月寒砧起暮鸦。问我秋心向何处,乍归于越又京华。

碧天晶皛欲霜时,香驻帘栊卷更迟。日薄江村收笭箵,风摧木叶战燕支。

悲秋懒挹芙蓉粉,遣酒新题橘柚词。最是诗粮今岁熟,重阳开过菊千枝。

妾命危如花上露。持不律、待檀郎顾。写不成诗,醒翻如梦,身暂尘寰住。

金甲神君来保护。恨只恨、命难逃数。鸳枕轻抛,云軿急驾,忍向篷莱渡。

倾盖即成故,因之离恨生。谈空不得力,此别若为情。

渚白烟无际,江流月有声。遥知松偃处,童子下山迎。

凉月忽在牖,晓风时启扉。草深萤火灭,林静蝉声微。

仰看山容瘦,落叶上我衣。万物各有托,盈虚理不违。

班姬苦离别,团扇情因依。人生贵行乐,吾道未为非。

檐铁铿风春梦醒,紫绫缩脱冰肌冷。瀼瀼玉露下空阶,半窗月弄庭花影。

含颦起视牛女星,春山黛簇秋波凝。阑干倚遍不成寐,凄凉何处軥辀声。

休粮知几载,脸色似桃红。半醉离城去,单衣行雪中。
水声茅洞晓,云影石房空。莫学秦时客,音书便不通。

君不见豫章城南门,中有潘氏之名园。台基乃是孺子旧,地势直与东湖连。

百常之观上造天,曲琼四面珠箔悬。春拍绿波南浦外,朝隮爽气西山巅。

方塘曲径洞天远,万草千花未曾见。春风向暖一披拂,薄人花气江城遍。

潘郎吟诗春风里,拄杖穿花还复倚。大名今代庞德公,采药鹿门终不起。

潘郎事亲爱客同,平生百味樽不空。我来休驾啸竹风,主人闭门语雍容。

掉头长歌子潘子,愿言三径相终始。或云丈夫不如此,但恐亦复不免耳。

薄醉不自倒,衔杯对玉山。犹能醒诗眼,何处看尘寰。

风弱舟微重,天空鸟任闲。光摇明镜里,复讶失酡颜。

颜色深沉似污泥,紫头青项尽相宜。
齿长腹肚兼华白,鬭到秋深花带归。

天王舟楫浮南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凤鸟不来春寂寂,白云长在水潺潺。

花路暗迷香辇绝,雨碑犹带藓苔斑。相逢莫话金銮事,华表千年鹤又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