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上片写军容的威武雄壮。开头两句写他喝酒之后,兴致勃勃,拨亮灯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宝剑,仔细地抚视着。当他睡觉一梦醒来的时候,还听到四面八方的军营里,接连响起号角声。“角”,古代军队的乐器,如同今天的军号,有竹、铜、牛角等制品。三、四、五句写许多义军都分到了烤熟的牛肉,乐队在边塞演奏起悲壮苍凉的军歌,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着全副武装、准备战斗的部队。古代有一种牛名叫“八百里驳”。“八百里”,这里代指牛。“麾下”,即部下。“炙”,这里是指烤熟的牛肉。古代的一种瑟有五十弦,这里的“五十弦”,代指各种军乐器。
下片前两句写义军在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弓弦发出霹雳般的响声。“作”,与下面的“如”字是一个意思。“的卢”,古代一种烈性的快马。三国时代,有这样的故事:刘备带兵驻扎在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刘表不信任他,曾请他赴宴,想在宴会上捉拿他。刘备发觉这个阴谋后,便从宴会上逃出。蔡瑁去追赶他,当时他所乘的马名叫的卢。在他骑马渡襄阳城西檀溪水时,的卢溺在水中,走不出来。刘备非常着急地说:“的卢,今天有生命危险呵,应当努力!”于是,的卢马一跃三丈,渡过溪水,转危为安。“马作的卢”,是说战士所骑的马,都象的卢马一样好。“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说: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也就是说,他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意思是说: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这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这首词当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之时。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陈亮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这次他到铅山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词寄给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作于这一时期。
《历代诗余》卷一百十八引《古今词话》:“陈亮过稼轩,纵谈天下事。亮夜思幼安素严重,恐为所忌,窃乘其厩马以去。幼安赋《破阵子》词寄之。”
全词从意义上看,可分为上下两篇,前三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后三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一句,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深夜情景。夜深人静,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总算睡着后,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二、三两句,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绝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诗中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七言诗中,有三句写到越王勾践的强盛,最后一句才点出越国的衰败景象,虽然表达的感情显然不同,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又有相通之处,可以参看。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虞美人》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戛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诗中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好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七言诗中,有三句写到越王勾践的强盛,最后一句才点出越国的衰败景象,虽然表达的感情显然不同,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又有相通之处,可以参看。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词的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作者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他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词的下片,紧接着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将士们骑骏马飞奔,快如“的卢”,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响如“霹雳”,惊心动魄。敌人崩溃了,彻底失败了。他率领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不见海棠相似人,空题诗句满花身。酒阑却度荒陂去,驱使风光又一春。
仄径穿林欲造天,未妨停策听涓涓。知君便有刀头意,莫忘仙洲涧底泉。
狂夫一去不思归,桃叶能随柳絮飞?惆怅北溪溪上路,只同梦里唱金衣。
第一折
(外扮苏东坡上,诗云)隐隐胸中蟠锦绣,飘飘笔下走龙蛇。自从生下三苏俊,一望眉山秀气绝。小官眉州眉山人,姓苏名轼,字子瞻,别号东坡,乃老泉之子,弟曰子由,妹曰子美,嫁秦少游者是也。小官自登第以来,屡蒙擢用,官拜端明殿大学士。今有王安石在朝,当权乱政,特举青苗一事。我想这青苗一出,万民不胜其苦,为害无穷,小官屡次移书谏阻,因此王安石与俺为仇。一日天子游御花园,见太湖石摧其一角。天子问为何太湖石摧其一角!安石奏言:此乃是苏轼不坚。小宫上前道:非苏轼不坚,乃安石不牢。天子大笑回宫,安石好生怀恨。一日朝罢,众官聚于待漏院,见一从者腰插一扇,扇上写诗两句道:"昨宵风雨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某想黄花者,菊花也,菊花从来不谢,自然千老枝头,意甚以为不然。乃于诗后续两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付与诗人仔细吟"。谁想此诗乃安石所作。一日请俺赴宴,出歌者数人,见一女子擎杯良久,不见其手。俺佯言道:小娘子金钗坠也。那女子出其手,扪其髻,众官皆发大笑。安石令俺为赋一词,小官走笔赋[满庭芳]一阕。谁想那女子就是安石的夫人。到次日,安石将小官的[满庭芳]奏与天子,道俺不合吟诗嘲戏大臣之妻,以此贬小官到黄州团练,就着俺去看菊花。谁想天下菊花不谢,惟有黄州菊花独谢。一时失言,翻成大怨。如今来到这浔阳驿琵琶亭,有一故友乃是贺方回,在此为守,留俺饮宴。酒酣之次,山一歌妓,乃是白乐天之后,小字牡丹,不幸落在风尘之中。此女甚是聪慧,莫说顶真续麻,折白道宇,恢谐嘲谑,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小官眉头一蹙,计上心来,比及到黄州歇马,有一同窗故友谢端卿,在庐山东林寺落发为僧,修行办道,一十五年,不下禅床。此人乃一代文章之士。俺如今领着白牡丹魔障此人还了俗,娶了牡丹,与小官同登仕路。量安石一人在朝,有何难处?当日辞了贺方回,领着白牡丹,访谢端卿那里走一遭去来。(诗云)此去黄州冷似冰,清心元不苦飘零。我是能诗能赋朝中客,去访无是无非窗下僧。(下)(丑扮行者持苕帚上,诗云)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放鹿愿长生。扫地恐伤蝼蚁命,为惜飞蛾纱罩灯。南无阿弥陀佛!扫过处方敢行,不扫过处休行。你道为何?南无阿你陀佛!只怕踏伤了蝼蚁的性命。(正末扮佛印上,云)善哉!善哉!贫僧乃饶州乐平人氏,俗姓谢名甫,字端卿,法名了缘,后称佛印。俺有一班儿同堂故友,俱登仕路,止有贫僧一人,抛弃功名,在此庐山东林寺,修行办道,今经十五年,不下禅床
。这行者乃是贫僧的徒弟,是一个痴愚的,单要他扫地点灯而已。俺想出家人好不清净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每日间看诵经文,受传心印,权妆溷。俺可中,识破天真,此外都无论。
【混江龙】法聪心笨,(行者云)徒弟也不笨,一本《心经》读了三年六个月,就念的摩诃般若波罗蜜一句出来,这也不算笨。(正末唱)我可也自来九喜亦无嗔,直将这一心参透,五派禅分。闲伴着清风为故友,恍疑明月是前身。这些时想层钟暮鼓,马足车尘,细看来恰便似云影空中尽,抛离了烦冗,落得个清贫。
(云)行者,夜来伽蓝道:今日午时有魔障至此。你去山门首望者,但有远方过路客官,报我知道。(行者云)知道。(东坡引旦扮白牡丹、从者上,云)小官苏轼,可早过了大江,来到庐山脚下。左右,把船湾住江上。牡丹,你只在舟中坐下,唤你便来,不唤你不要来。(旦应科,下)(东坡做独行科,云)你看庐山果然好景致也!端的是真山真水。真寺真林,非闲人不可到,遇浊子不容观,好山也!山高峨险险嵯峨,凛洌林峦乱石陀,古怪怪松岩下掩。山岩掩眼隔烟萝。山禽如语语不歇,山涧飞泉迸碧波。山重来药山药少,樵夫担柴贪担多。野猿摘果攀藤葛,葛绝余藤藤倒拖。仙洞仙童依虎睡,仙人醉卧老龙窝。峰势侧,洞门歹坐,洞里月光爱娑婆。莫讶朝岚寒槭槭,仙家洞府接天河。大石栏湾,大石拦湾。几重水。几重涡。带着野田空阔,野田空阔,一层岭,一层坡。老树老藤忘几月,古山古寺绝经过。经过迹断唯山在,岁月年深奈寺何。真个此寺不同他寺宇,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妆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才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这庐山景致,观之不尽,玩之有余。你则看东林寺门首碑上,有诗为证。诗道:不到庐山不是僧,庐山清景胜蓬瀛。为僧若到庐山下,死葬庐山骨也清。读之未了,只见山门下立着一个行者,待我问他。你那佛印师父,可在法座土么?(行者云)师父打坐哩。(东坡云)借你口中言,传俺心间事。你道有个客官,不言姓名?有两句禅语,又叫做偈语。你道:眉山一块铁,特地来相谒。(行者云)老官,小和尚心笨,一本《心经》念了三年零六个月,还记不得。再说一遍。(东坡云)这个笨和尚。(行者云)敢是姓铁?(东坡云)不姓铁。(行者云)不姓铁就姓锡。(东坡云)不姓锡。(行者云)不姓铁,不姓锡,就姓铜罢。(入报科,云)师父,外面天到一个主。儿,不言姓名,道两句禅语,又叫做偈语:眉山一块铁,特地来相谒。(正末云)急急上堂来,炉中火正热。(行者云)着手!他便是铁,我师父是火,架起炉来烧他娘。老官,我师父着我烧伤你哩。(东坡云)怎么说?(行者云)叫你急急上堂来,炉中火正热。(东坡云)这也是禅语。再进去说:我铁重千斤,恐汝不能挈。(行者云)你不怯我师父,我师父也不怯你。师父,他又道两句:我铁重千斤,恐汝不能挈。(正末云)我有八金刚,将汝碎为屑。(行者云)着手!我师父道:我有八金刚,将汝碎为屑。(东坡云)再进去说:我铁类顽铜,恐汝不能爇。(行者云)罢了,软了,(东坡云)怎么软了?(行者云)爇的软了。师父,他又道两句:找铁类顽铜,恐汝不能
口。(正末云)将你铸戊钟,众僧打不歇。(行者云)着手!我师父要打你哩。(东坡云)怎么要打我?(行者云)将汝铸成钟,众僧打不歇。(东坡云)再进去说:铸得钟成时,禅师当己灭。(行者哭入科)(正末云)行者为何哭起来?(行者云)他道:铸得钟成时,禅师当己灭。(正末云)大道本无成,大道本无灭。心地自然明,何必叨叨说。夜来伽蓝道:今日午时有东坡学士至此。果应其言。快与我请进来。(行者云)有眼不识灰堆。学士老爷,俺师父有请。(正末云)十五年不下禅床,今日须下禅床,接待学士者。(做见科)(正末唱)
【油葫芦】自别经年十数春,(东坡云)一别许久不会。(正末唱)全不曾得动问。(东坡云)且喜今日得一会。(正禾唱)喜君家平步上青云。(云)敢问大人,那衙门除授?(东坡云)自别吾兄官拜端明殿学士。(正末唱)好,好!不枉了玉堂金马多风韵,(东坡云)小官如今不在翰林了。谪在黄州团练,经过此处,访问吾兄。(正末唱)可甚的吴山楚水生劳顿。(东坡云)共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正末唱)我和你话一夕,胜如那酒一樽。(东坡云)吾兄,我和你是同堂故友哩。(正未唱)咱须是旧时朋友相亲近,何必要饮的醉醺醺。(东坡云)相逢不饮空回去,洞口桃花也笑人。(正末唱)
【天下乐】恁道是明月清风他可便也笑人,(东坡云)那里有幽僻去处,待小官游玩一番。(正末唱)似这般荒僻的山门,(东坡云)好个古刹寺院。(正末唱)你可也莫要哂。(东坡云)这是伽蓝堂怎生不打供?(正末唱)俺这里伽蓝堂静悄悄隔着世尘。(东坡云)天阴雨,有些疏漏么?(正末唱)便淋漓污了衣,颠倒可便里裹了巾。(带云)学士大人,(唱)俺这里怕甚么骑驴冲大尹。
(东坡云)骑驴冲大尹,此乃贾良仙的故事。将小官比做韩文公,何以克当?(正末云)大人既拜端明殿学士,为何谪贬黄州团练,到贫僧荒凉古刹来(东坡云)吾兄不问,小官不敢言。今有王安石在朝,当权乱政,特举青苗一事。我想青苗一出,小民不胜其苦。一日王安石请俺家宴,出歌者数人。内有一女子擎怀良久,不见其手。俺佯言道:小娘子金钗坠也。那女子慌忙出其手,扪其髻。众官皆发一笑。安石令俺题咏其事,小官走笔赋[满庭芳]一阙。谁想安石将小官[满庭芳]奏与圣人,贬小官黄州歇马,打从此处经过,思想吾兄在此,特来探望。吾兄是个公直的人,此一桩还是王安石不是,小官的不是?(正末云)此一桩还是王安石的不是也。(东坡云)怎见得王安石不是?(正末唱)
【金盏儿】为学士受皇恩,因此上重贤臣。他要足下两个闲谈论,他不高烧银烛倒金樽,他不合殷勤出侍女,他不合夤伎款佳宾,他不合隔帘听语笑。(带云)常言道:责人则明,恕己则昏。学士大人。(唱)你也不合灯下觑他那佳人。
(东坡云)连小官也不是了。(正末云)愿闻[满庭芳]妙词。(东坡云)小官在吾兄根前,念[满庭芳]一阙,却似持布鼓而过雷门,岂不惭愧。(正末云)贫僧草腹菜肠,愿闻愿闻。(东坡云)吾兄污耳了。(词云)"香霭雕盘,寒生冰筯,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云转月,余韵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柔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正末云)高才高才。(唱)
【后庭花】你那[满庭芳]虽称席上珍,送的个老东坡翻成辕下窘。则为这乐府招谗谮,抵多少文章可立身。(做笑科)(东坡云)吾兄为何发笑(正末唱)只落的笑欣欣,倒不如咱家安分,向深山将名姓隐。(云)行者,看素斋饭管待学士。(行者云)理会得。香积厨下安排素斋,拖面煎草鞋,酱拌鹅卵石,快些管待学士。(东坡云)叫那行者过来,你方才说些甚么?(行者云)我师父方才说:香积厨下看素斋饭管待学士。(东坡云)你去与那和尚说:有酒有肉我便吃,无酒无肉,我回舟中去也。(行者云)学士,你就是我的亲爷。我这等和尚,有甚么佛做?熬得口里清水拉拉的汤将出来。望学士可怜见,多与些小和尚吃。(东坡云)这个馋和尚,我多与你些吃。(行者云)多谢学士。师父合气了。那学士老爷说道:有酒有肉我便吃,无酒无肉我回舟中去也。(正末云)既如此,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管待学士便了。(行者云)那里去买?你好行止。向年间为师父娘做满月,赊了一副猪脏,没钱还他,把我褊衫都当没了,至今穿着皂直掇哩。(正末云)休得胡说。(行者向古门云)山下俗道人家,有一百八十多斤的猪,宰一口儿。(内云)忒大,没有。(行者云)这等,有八九两的小猪儿宰一口。(内云)忒小,没有。(行者云)随意增减些罢,只要先把血脏汤做一碗来,与我尝一尝。(正末云)行者,酒席完备未曾?(行者云)酒席已完备了。(正末云)学士,当日远公沽酒谒陶潜,今日佛印烧猪待子瞻。(东坡云)小官续上两句:苏轼焉敢效昌黎,佛印如何比大颠?(正末云)高才高才。(唱)
【醉中天】既然要叙旧开佳酝,怎还说持戒断腥荤。拚的个烂醉春风老瓦盆,见学士和拂印。你本是同堂故人,须不比十方檀信,俺只索倒赔熙狗彘鸡豚。
(东坡云)吾兄,常言道:坐中无有油木梳,烹龙焦凤总成虚。那里有善歌的妓女,请一个来唱一曲,等小官尽醉而归。(正末云)学士说差了。这荒凉古刹寺院,那里讨善歌妓女?(东坡云)真个无有?(正末云)断然没有。(东坡云)小官曾带一个在此。(正末云)如此最好。在那里?请来相陪学士。(东坡云)行者,你去溪河杨柳边小舟中,叫一声"白牡丹安在?"只待他应了一声,你急急抽身便走。(行者云)走迟了却怎么?(东坡云)定迟了。只教你做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行者做跌科)早酥倒了也。转湾抹角,此间就是溪河杨柳边。小舟儿上叫一声:"白牡丹在么?"(旦儿云)谁叫?(行者做跌科,云)听他娇滴滴的声音,真个酥了也。东坡老爷唤你哩。(旦儿上,云)来了。妙舞清歌本足夸,歹尤云殢雨作生涯。借问妾身何处住?柳陌花街第一家。妾乃白乐天之后,小字牡丹,不幸落在风尘,今被东坡学士带在此处。差人呼唤,须索走一遭去也。(行者云)禀学士,白牡丹来了也。(又禀正末科)(旦儿云)大人万福,呼唤妾身,有何分付?(东坡云)我一路上与你说的前席那和尚便是。你如今魔障此人,还了俗,娶了你。他若为官,你就是一位夫人县君也。(旦儿云)多谢大人抬举。(东坡云)牡丹,你把体面与那佛印禅师相见者。(旦儿云)理会得。久闻老师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颜,三生有幸。(正末云)小娘子问讯。(行者云)不消问讯,是学士船上来的。(正末云)学士大人,此女姓甚名谁?谁氏之子?(东坡云)此女乃是白乐天之后,小字牡丹。莫说他姿容窈窕,颇解文墨,只可惜他落在风尘,没个人来抬举。(正末唱)
【金盏儿】你道是可惜他落风尘,系红裙,端的个十分体态能聪俊。(东坡云)有那等惜花人见了。无不爱他。(正末唱)打那等惜花人见了怎不消魂?(东坡云)真个天香出众。国色超群。(正末唱)真个是天香偏出众,同色独超群。可知道教坊为第一,花内牡丹尊。
(东坡云)牡丹。与那佛印把一杯酒者。(旦儿应云)师父满饮此杯。(正末云)小娘子。贫僧荤酒不用。(旦儿云)那师父荤酒皆不用。(东坡云)吾兄差矣。溪河杨柳影,不碍小舟行。佛在心头坐,酒肉穿肠过。只管吃,怕怎么?(正末云)既如此,贫僧开酒不开荤。(东坡云)不怕他不一桩桩开将来。(旦儿云)师父满饮此杯。(正末云)贫僧告酒了。(东坡云)吾兄请了。(行者唱舞科)(唱)心肝肉,那话儿且休题,吃肉拣肥的。自从见了你,一顿一升米,你也不想我,我也不想你。(东坡云)行者怎么说?(行者云)这是我师父和师父娘在禅床上吃酒吃肉,小行者带歌带舞,日常规矩。(东坡云)果然有此事?正是出家人活计。(正末云)行者看酒来。小娘子满饮一杯,(旦儿云)吃不了这些。(行者云)就是小行者替吃罢。(东坡云)牡丹,放下酒者,吾兄,我此来非为别事。(正末云)却是为何?(东坡云)专为吾兄。今日是个好日辰,娶了牡丹,与小官同登仕路。佳人捧砚,壮士擎鞭,不强在深山古刹,遁迹埋名?吃的是瓢漏粉,莱馒头,有何好处?你与我惜芳春,罢经文。(正末唱)
【金盏儿】你教我惜芳草,罢经文,把一生功案都休论。(东坡云)就是小官为媒,(正末唱)笑你个东坡学士做媒人。(东坡云)我能坏你十座寺,你休阻我一门亲。(正末唱)你道是能坏我十座寺,休阻您一门亲。我也曾万花丛里过,争奈我一叶不沾身。(东坡云)牡丹,你与那和尚告菩提露去。(旦儿云)是,晓得。上告我师:和尚一点菩提露,滴在牡丹两叶中。(正末云)小僧半点俱无。(旦儿云)那师父说半点俱无。(东坡云)再告去。(旦儿云)上告我师:和尚一点菩提露,滴在牡丹两叶中。(正末云)贫僧十五年不下禅床,功行非浅,实是半点俱无。(旦儿云)大人,那和尚说十五年不下禅床,功行非浅,实是半点俱无,却不羞杀我牡丹也。(东坡云)吾兄,因你不肯,那牡丹烦恼哩。(正末唱)
【赚熬】你道是不施些雨露恩,倒惹得花枝恨,俺怎旨坏了如来法身。这雪山中不比巫山梦断魂,那里有暮雨朝云。俺既是做僧人,命犯着寡孤辰。(东坡云)咳!你个莽和尚,不争我牡丹成了这亲事啊。(正末唱)你教那首座阇黎怎主婚?(东坡云)那里有女家儿倒肯,男家儿不顺?(正末唱)你道是女家儿倒肯,男家儿不顺?(东坡云)小官舟中,花红羊酒都准备将来了。(正末唱)学士你只索空赔羊酒,(带云)请恕罪了也。(唱)可兀的拜俺沙门。(下)
(旦儿云)大人,那和尚不肯,可不空带牡丹走这一遭也?(东坡云)牡丹,你且放心,待我明日准备着回席的酒肴,好共歹与你成就了这门亲事。那时节安排玳瑁筵,款撒红牙板,低吟白雪歌,高擎鹦鹉盏。钗亸玉斜横,髻偏云乱挽。务要扳回壮士头,只交闪开那禅僧眼。(同下)
第二折
(正末云)贫僧了缘和尚。昨日被东坡学士魔障了一日。蚤是贫僧,若是第二个,怎生是好?(行者云)又是师父,若是行者了当哩。(正末云)今日天色已晚,学士必然又来。贫僧待要躲避他,见得禅师法门,无有智慧了。行者,大开方丈,将灯烛剔得明亮,着学士来时,我贫僧自有主意。(唱)
【南吕】【一枝花】身虽在东土居,心自解西来意。曾传一盏灯,能有几人知?参透禅机,心外事无萦系。想昨宵甚道理,那苏子瞻一谜里歪缠,更和着白牡丹有千般标致。
【梁州第七】本待要去西方脱除了地狱,我怎肯信东坡泄漏了天机。半生苦行修持力,把心猿锁闭,意马收拾,由他闲戏,任你胡为。端的个几番家识破皆非,一心要只履西归。枉了你玉人儿娇滴滴待枫叶传情,排下个迷魂阵香馥馥似桃花泛蕊,搅的个选佛场乱纷纷做柳絮沾泥。怎知俺九年面壁,蚤明心见性蒲团底,到今日出人世。笑你个愚滥的东坡尚不知,也只是肉眼凡眉。
(东坡引旦儿同上,云)牡丹,我今日安排回席,好共歹与你成就这门亲事。却蚤来到山门。行者报复去,说昨夜的客,今日又来了也。(行者云)师父分付多时,学士老爷请进。(正末迎科,云)学士大人有请。学士,夜来多有简慢,望乞恕罪。(东坡云)禅师,夜来多有搅扰。(旦儿谢科,云)奴家搅扰,一发不当。(正末云)惶恐惶恐!(东坡云)小官今日薄酒一杯,特来还敬。(正末云)大人,客边何劳如此?(东坡云)看酒过来,端卿请饮一杯。(正末回酒科,云)学士请。(东坡云)端卿,咱闲口论闲事。想你在山间林下,隐迹埋名,几时是了。则不留了发,还了俗,同登仕路,共举皇朝。可不好那?(正末云)学士,这各有所见,难以强同。(唱)
【隔尾】我贫僧呵,半生养拙无人以,你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的是名利与清闲各滋味。(东坡云)你这出家的怎生?(正末唱)俺躲人间是非,(东坡云)俺为官的怎生?(正末唱)您请皇家富贵。(带云)好便好,则为一首[满庭芳]贬上黄州,也怪不着。(唱)兀的是那才调清高落来得。
(东坡云)这秃厮倒着言语讥讽咱。哎!俺这为官的,吃堂食,饮御酒;你那出家的,只在深山古刹,食酸馅,捱淡虀,有甚么好处?(正末唱)
【牧羊关】虽然是食酸馅,捱淡虀,淡只淡淡中有味。想是下纵有才思十分,到今日送的你前程万里。(东坡云)舌为安国剑,诗作上天梯。(正末唱)难道舌为安国剑,诗作上天梯。你受了青灯十年苦,可怜送得你黄州三不归。
(云)行者,看酒来,大人满饮一杯,贫僧告睡去也。(东坡云)禅师请稳便。(旦儿云)那和尚着了忙哩。(正末离席科,云)我出的这方丈门来,(唱)
【骂玉郎】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准?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感皇恩】你行者休违拗,我须索把你来央及。(做跪科)(行者云)师父只当抢了脸也。(正末唱)我其实被东坡,闲魔障,厮禁持。(行者云)我要赴白莲会去哩。(正末唱)你待赴白莲会里,先和那红粉偷期。(行者云)老人家没正经,不要我学好,教我偷鸡吃,被人拿住怎么了?(正末唱)却待说,义教我,怎生题?(行者云)师父,我看你欲言不言的意思,要我怎的?常言道:吃乌饭,病黑屎。我只是依随着你便了。(正末唱)
【采茶歌】你若是肯依随,不羞耻,我比你先争十载上天迟。(云)行者,将耳过来。(做耳嘱科,唱)你和他共枕同眠成连理,蚤是得些滋味休要着痴迷。(下)
(东坡云)牡丹,谢端卿往方丈去了,便赶进方丈去。与他云雨和谐了时,你就唱[雨淋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就来拿住他,不怕不随我去还俗也。(旦儿赶进科,云)师父,好共歹与牡丹成就这亲事罢。(行者云)成不得,成不得。贫僧整整十五年不下禅床,菩提露牛点俱无。(做欢会科)(旦儿唱)[雨淋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云)好个谢端卿,与牡丹云雨和谐了。令人点个灯来,推开方丈门,拿住那佛印了也。(正末上,云)被我瞒过子瞻了也。(旦儿云)却不羞杀我牡丹也。(下)(行者云)好不快活杀行者也。(下)(东坡云)嗨!吾兄是何道理?你不肯也罢,如何将行者污我牡丹?牡丹,你玲珑剔透今何在?俊俏聪明莫谩夸。嫩蕊娇枝关不住,被狂风吹碎牡丹芽。吾兄收拾酒宴,我已醉矣。(正末唱)
【贺新郎】东坡学士解禅机,我怎肯损坏了菩提?恰才是脱身之计。他那厮向绒毛毡取扑绵被,尽强如俺入龙华会,兀的不辱没杀释迦的这牟尼。不争那牡丹来赴约,和尚去偷期,东坡倒觉的有些不伶俐。一个儿待惜花春起蚤,一个儿待爱月夜眠迟。(东坡做睡科)(正末云)大人再饮几杯。呀!他睡着了,着他大睡一觉,花间四友安在?(旦儿扮四友上,云)妹子们走动,师父呼唤俺姐妹四人,有何分付?(正末唱)
【哭皇天】我唤你无别意,您四人各做准备。梅也你轻讴着白雪歌,柳也你与我满捧着紫金杯,桃也你和他共枕同眠,竹也如鱼似水。我这里做方做便,陪酒陪歌。东坡比那[满庭芳],[满庭芳]可便省些闲淘气。倚伏着神力鬼力,只除是天知地知。
【乌夜啼】这是戒和尚念彼观音蜜,自今宵即便与你回席。恁四人各同心儿商议:柳也是必速离了隋堤,竹也你是必休恋着湘妃,梅也你两个罗浮山下会佳期,桃也仍;与我武陵溪畔曾相以。柳妖娆,桃美丽,梅魂缥缈,竹影依稀。
【黄钟尾】那学士呵,你才高世上谁堪比,我教你直睡到人间总不知。柳也只要你迎过客送行人,开青眼腿黛眉,伴陶潜的见识。竹也只要你摇龙头摆风尾,敲翠节弄清音,引王猷的兴味。桃也只要你烘晓日渲朝霞,飘红雨笑东风,赚刘展的旖旎。梅也只要你散冰魂呈素魄,欺冻雪傲严霜,腻何郎的妩媚。不许你扑剌剌惊破他一枕晨鸡,只要你四人呵,美甘甘迷着他南柯梦儿里。(下)
(四友云)学士大人,休推睡里梦里。(东坡打梦做起科,问云)四位小娘子,谁氏之家?(四友云)俺姊妹四人,是佛印的专房妓妾。听师父法旨,特来与大人奉一杯酒。(东坡云)哦!谢端卿,你瞒的我多哩。放着四位专房,这般美丽,可知不要我那白牡丹。敢问四位小娘子尊姓盛名?(四友云)俺姊妹们教做夭桃、嫩柳、翠竹、红梅。(东坡云)小娘子会舞会唱么?(四友云)俺姊妹们都也会唱。(东坡云)有劳四位舞一回,唱一回,待小官吃个尽兴方归也。(四友舞唱介)
【月儿高】漫折长亭柳,情浓怕分手。欲跨雕鞍去,扯住罗衫袖。问道归期,端的是甚时候?泪珠儿点点鲛鱼肖透。唱彻《阳关》重斟美酒,美酒解消愁。只怕酒醉还醒,这愁怀又依旧。
(四友云)学士大人,请满饮此杯。俺姊妹们四人各求佳句一首,永为家宝。(东坡云)四位小娘子问小官求诗?有有有。一个个说,从,从那个起?(梅云)妾身是红梅。(东坡云)玉骨冰肌非等闲,耐他霜雪耐他寒。一枝斜在旧窗下,惹得诗人冷眼看。(梅奉酒云)多谢佳篇,请学士大人满饮此杯。(东坡饮科,云)如今该是翠竹了。万玉丛中汝最魁,亭亭高节肯低回?淑人合配真君子,洒泪成斑却为谁?(竹奉酒云)多谢佳篇,请学士大人满饮此杯。(东坡饮科,云)如今该是夭桃了。溶溶粉汗湿香腮,舞尽春风脸上来。只因一点胭脂气,惹得刘郎着意栽。(桃奉酒科,云)多谢佳篇,请学士大人满饮此杯。(东坡饮科,云)如今该是嫩柳了。腰肢袅袅弄轻柔,舞尽春风卒未休。流水画桥青眼在,为谁肠断为谁愁?(柳奉酒科,云)多谢佳篇,请学士大人满饮此杯。(东坡云)我吃我吃。(四友云)俺姊妹四人共求大人一诗。(东坡云)有,有,有。堪爱尊前四艳妆,清阴护月暗纱窗。桃也魂依玉洞花千片,竹也肠断湘江泪几行,梅也大庾岭头耽寂寞,柳也霸陵桥外弄轻狂。何缘此夕同欢会?小官拚得开怀醉一场。(四友云)好高才也。我姊妹们舞者,唱者,劝学士大人吃个尽醉方归。(东坡云)我吃我吃,兀的不快活杀我也。(同下)
第三折
(正末扮松神持笏上,云)吾乃庐山松神是也。今有佛印禅师密遣花间四友,前去玉春堂魔障东坡学士。恐上帝知道,必然责罪小圣。须索追赶那四个鬼头去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晚风轻,霜华重,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转瑶阶月色朦胧。你看那花间四友相搬弄,斗起他那春心动。
【滚绣球】俺这里步苍苔攀怪松,靠湖山凌翠峰,正和那五春堂相共。俺只索悄冥冥蹑是潜踪,上阶基,近窗孔,见四个小鬼头将端明来簇捧。竹梅呵满泛着金钟,那一个舞低杨柳楼心月,那一个歌罢桃花扇底风,饮兴方浓。
(松神做掀帘科)(唱)
【叫声】俺这里排亮槅揭帘栊,赤律律起一阵劣风,劣风。不由人不悚然惊,凛然恐,险吹火银台上烛花红。
(东坡拥四友上,云)四位小娘子,起大风了。(四友做怕科,云)学士大人,风起,神道来也。(东坡云)这等,小娘子躲着。(松神云)学上,快唤出那花间四友来。(东坡云)没有甚么花间四友。(松神云)学士,你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因何在此做这般勾当?(东坡云)只小官在此饮酒,有何妨碍?(松神唱)
【上小楼】您了悟那色空,且与吾师是昆仲。你伴着那嫩柳夭桃,翠竹红梅,暗约私通,(东坡云)小官止一人在此并无别的陪伴。(松神唱)这的是你自去自来。相随相从。(带云)那花间四友呵。(唱)比不得出红妆主人情重。
(东坡云)这是小官做的[满庭芳],元来神也知道。(松神云)学士,那花间四友,快放他出来。(东坡云)委实没有。(松神笏击桌科,唱)
【幺篇】小圣呵可便眼义不朦。耳义不聋。(东坡云)四位小娘子躲者。(松神唱)你那里挨挨拶拶,闪闪藏藏,无影无踪。恰才俺下虚空,显神通,起一阵风飇微送。(云)只唤出那红梅来。(东坡云)没有甚么红梅。(松神云)你道是没有红梅,(唱)这其间见疏影横暗香浮动。
(松神再击桌、搜寻科,云)小鬼头躲在那里?一个个都与我唤将出来。(四友出科)(东坡云)上圣,留一个儿与小官奉酒者。(松神唱)
【满庭芳】我看你个东坡受用,是处里矫歌妙舞,酒酽花浓。见疏梅一点芳心动,早则怕漏泄了天工。傍修竹珮响玎咚,映垂畅丝飏丰茸。说甚么桃源洞,只落的胴脂泪涌,再不能勾依旧笑春风。(松神做赶四友科)(东坡云)上圣,念小官独自在此,饮酒无聊,可留一个小娘子。等他陪奉咱。(松神唱)
【十二月】你这世齐臻臻前遮后拥,美甘甘笑口欢容,只待要静巉巉幕天席地,笑吟吟倚翠偎红。怎知道被禅师神挑鬼弄,做一场捕影拿风。
【尧民歌】奸笑你端明学士忒汰朦胧,全不想酒阑人散夜将终,怎还许花间四友僻从容。东坡也,不须埋怨我大夫松,这的是禅宗,禅宗,都归一个空,只柯那伊蒲供。(松神赶四友下)
(东坡云)这四位上娘子,怎生割舍的小官就去了。(做伏桌睡科)(松神云)学士,学士。(唱)
【耍孩儿】想东坡曾受金莲宠,直恁般痴呆懵懂。则去那树头树底觅残红,恨不的添一对照道纱笼。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这聪明成何用?本待要醉魔佛印,倒做了寤寐周公。
【煞尾】听着这疏刺剌枕畔风。响珰珰上钟,被谁人惊回一霎游仙梦?我笑你个殢酒色的东坡,直睡到红日三竿,恁时节懂。(下)。
(行者上,云)两廊下僧院钟楼经阁,但有那铜关铁额,钉嘴木舌,不能了达者。都到法座上间禅。(再叫科下)(东坡做惊醒科,云)四位小娘子,满饮一杯。呀!原来是南柯一梦。小官欲待回舟中去,恐怕他谢端卿勘饭。且领着白牡丹到法座上问禅,那里走一遭去来。(下)
第四折
(正末引从众、华幡、法器上,云)行者,将香盒过来。(行者云)香盒在此。(正末云)南无阿弥陀佛。此一炷香愿吾主万寿,臣串千秋。此一炷香愿黎民乐业,五谷丰登。此一炷香愿法轮常转,佛日增辉。(唱)
【双调】【新水令】爇龙涎一炷透穹苍,祝吾王寿元无量。八方无士马,四海罢刀枪。同泰国康,愿甘雨及时降。
(云)行者,你去两廊下僧院经阁钟楼叫者,但有那铜头铁额,钉嘴木舌,不能了达者,都来法座上问禅。(行者云)理会得。(做叫科)(东坡领牡丹上,云)牡丹,谢端卿在法座上问禅,我去问倒了他,你就过来。(旦儿云)是,晓得。(东坡云)上告我师和尚,苏轼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东坡云)佛印从来快开劈,苏轼特来闲料嘴。(正末云)葛藤接断老婆禅,打破沙锅问到底。(东坡云)可被他说倒了。牡丹,你过去问禅。(旦儿云)上告我师和尚。牡丹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旦儿云)我白牡丹因何到此?慕风流特来嫁尔。(正末云)你本不是妓馆猱儿,堪做俺佛门弟子!(唱)
【水仙子】俺本是庐山长老恰升堂,(旦儿云)你的是东林寺。(正末唱)倒做了普救寺莺莺来闹道场。(旦儿云)你出家人比不得唐三藏。(正末唱)你道俺出家人不及那往西天的唐三藏,却原来你是曲江头黄四娘。(旦儿云)我只待坚心招你做新郎。(正末唱)你道是坚心儿招俺做新郎,(旦儿云)留了方丈,和你同归洞房。(正末唱)你教我留了方丈,同归那个洞房,(带云)那里有和尚做女婿的?(唱)俺可甚么帽儿光光。
(旦儿云)天香妓馆久沉埋,好向东林寺里栽。(正末云)若把牡丹移在此,几年能勾上莲台。(唱)
【落梅花】你素魄儿十分媚,慧心儿百和香,更压着魏紫姚黄。(旦儿云)牡丹花摘将来胆瓶儿里供养者。(正末唱)你道是牡丹花摘将来胆瓶里堪供养,休、休、休,只怕耽阁你浅斟抵唱。
(旦儿云)情愿离了花街柳陌不为娼。(正末唱)
【风入松】你道是离花街柳陌不为娼,(旦儿云)一心待弃贱要从良。(正末唱)你一心待弃贱要从良,(旦儿云)输情愿嫁你个山和尚。(正末唱)输情愿嫁这山和尚,兀的不是那画堂中别样风光?你明明的把禅机问答,怎知俺暗暗的把春色包藏?
(旦儿云)果然是真僧,问他不倒。告师父借金刀一把,削发为尼,跟师父出家。(诗云)礼拜庐山出世僧,一心向佛苦修行。免教莺燕频来往,不在尘中挂孽名。(下)(东坡云)我着牡丹魔障此人,倒被他脱度出了家。待我再过去问禅。那和尚,可惜巫山窈窕娘,梦魂偏嫁你秃襄王。(正末云)堂上教师无答语,坐中狂客恼柔肠。(四友上)(梅云)上告我师父和尚,红梅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梅云)玉骨冰肌谁可比,寂寞前村深雪里。(正末云)只愁昨夜梦中魂,一枝漏泄春消息。(竹云)上告,我师和尚,翌竹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竹云)冷气虚心效琴瑟,洒泪成斑憔悴死。(正木云)东坡节外便生枝,算来不是真君子。(桃云)上告我师和尚,夭桃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桃云)粉腮香脸淡匀红,普赚刘郎入洞中。(正末云)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柳云)上告我师和尚,嫩柳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柳云)傍路临溪不长久,落叶归秋又衰朽。(正末云)可惜南海观音柳,昨宵折入东坡手。(东坡云)敢问四位小娘子是谁氏人家?甚么姓名?(正末云)酒冷灯残月半昏,名花倾国两殷勤。武陵溪畔曾相识,今日佯推不认人。(唱)
【川拨棹】想昨夜在玉春堂,与东坡曾共赏。这一个竹影悠扬,这一个柳叶芬芳,这一个梅蕊馨香,这一个柳絮颠狂。都是咱使的伎俩,故将你嘶魔障。(东坡云)小官已醉矣,委实不认的四位小娘子。(正末唱)
【七弟兄】你道是醉乡。(东坡云)敢是做梦哩。(正末唱)又道是梦乡,也不似这等忒乖张。昨夜个喜孜孜灯下相亲傍,今日里假惺惺堂上问行藏。可是你困腾腾全不记娇模样。
【梅花酒】呀!你从来有些技痒,你从来有些技痒。正夜静更长,对月貌花庞,饮玉液琼浆。一个个逞歌喉歌婉转,一个个垂舞袖舞郎当。只教你似刘伶怎惜的酒量?似李白怎爱的诗章?似周郎待按着宫商?似宋玉待赴着高唐。
【收江南】呀!这的是主人情重出红妆,怎做得司空见惯只寻常?不由你不坐中狂客恼柔肠。一句句对当,一句句对当,总不离一曲[满庭芳]。(东坡云)佛印从来多调笑,到被花枝夸俊俏。(正末云)高烧银烛照红妆,灯光不把自身照。(东坡云)果然是真僧,问他不倒。苏轼从今忏悔,情愿拜为佛家弟子。(正末云)学士请尊重。(行者云)上告我师和尚,行者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行者云)搂住牡丹,胜坐莲台。师父咳嗽,徒弟便来。(正末云)痴迷性改,分毫不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识破了人相我相众生相,生况死况别离况,永谢繁华,甘守凄凉。唱道是即色即空,无遮无障。笑杀东坡也忏悔春心荡,枉自有盖世文章,还向我佛印禅师听一会讲。
题目云门一派老婆禅
正名花间四友东坡梦
骑马长逢,扫门争去,溪山何限,近来翻是茅檐少。
故人归也,那用探幽,绿莎翠竹,旧村都好。我宅鸥边,君家荻里,夹水柴扃照。
半床书,几车曲,尽可鬓丝白了。
吟啸。倡酬倦矣,枉教文似,河海韩欧,不信诗穷,瘦寒郊岛。
从此、只合南华自写,随意樵柯渔钓。万事尊前,浮云苍狗,一枕游仙杳。
但休种,武陵花,怕惹问津船到。
一双一双堠当门,录曲横桥堠外村。昨夜东风吹雨过,曲尘飞到柳黄屯。
牙签玉轴拥书龛,研究频年乐且耽。博考群经曾醉六,精求至味更兼三。
定多浓郁凭沈浸,无限芬芳耐咀含。旨趣恰从分鼎悟,馨香宜与省身参。
也应梦叶肴先饮,可许杯陈雅共探。几度菁华同餍饫,十分理奥异肥甘。
馈贫真觉根堪咬,食古还闻蹠并贪。岂为膏粱移素愿,此中酝酿自醰醰。
捉贼分明要见赃,十身调御下禅床。曾经巴峡猿啼处,铁作心肝也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