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像少女一样纤纤婷立的芳草青美得让人难以忍受。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
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绿杨掩映的庭院中秋千正上下飞舞。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暗自欣喜这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
注释
蚤:“蚤”通“早”。
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
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
芊(qiān)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又指宦官太监。
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
上相:泛指大臣。
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
红叱(chì)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
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承平:太平。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诗人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

  首联描写自己独伤春,朝与野之人游春、赏春。开头诗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灭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构成语意表达的递进关系,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

  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稠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此诗“内官初赐清明火”句,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近臣的节俗。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相闲分白打钱”一句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贵为朝廷宰相却无所作为的状态。

  颈联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上,红色的骏马嘶鸣不已,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中,女子们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一“乱”字、一“高”字,都尽显出晚唐时代人们沉湎在纵恣冶游的“世纪末”的狂欢之中。

  尾联展现身处其间的游人的欣慰。他们觉得如今的热闹喧闹,就像是昔年的升平风光,又可以忘却动乱的痛苦记忆,无所顾忌地享受眼前的快乐。然而,所谓的“升平”却是表象,诗人正是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感受到了国势岌岌可危的形势,深藏着浓重的现实忧愁。

  诗人用冷峻的目光,看似闲淡地刻画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实则暗含着深沉的讽刺、斥责之意,以“游人”之喜乐,愈加反衬出诗人“伤时伤世复伤心”的悲郁之情。

创作背景

  公元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公元885年(光启元年),李克用又进逼京师。经过多年的战争洗劫,长安城早已满目疮痍。公元893年(唐昭宗景福二年)至公元894年(乾宁元年),韦庄在长安应进士试。这首诗就是在这一时期所作。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你喜欢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山寒偏是晓来多,况值禅窗雪气和。病客功夫经未演,
故人书信纳新磨。闲临静案功茶品,独旁深溪记药科。
从此逍遥知有地,更乘清月伴君过。
雁汊泊船去,岩头间访僧。
故人留少驻,俗子见何曾。
佛屋警天柱,心光续命灯。
任渠狂到死,吾老慢腾腾。
过雨花容杂笑啼。淡妆深注半开时。娇娆情态自天姿。
新浴太真增艳丽,微风新燕斗清奇。绿窗朱户雅相宜。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孤云独鸟川光暮,
万井千山海色秋。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
谁怜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半天轮奂独嵬峨,遥望青原瞰碧螺。
纳纳乾坤森万象,重重洲渚绕层波。
诗情雅与江山合,酒兴偏于故旧多。
靴笏缚君难放浪,樽前狂客自高歌。
在昔昌黎公,序赠张童子。
独出超等夷,芳名驾青史。
君门蔼世勋,夐轶四平李。
宗社方同休,彪炳见孩稚。
天庭插犀角,星眸炯秋水。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
朱门共骇听,洗此筝笛耳。
老翁欲笞儿,眼看拾青紫。
一朝闻九关,赍予出周篚。
我朝晏与杨,炳炳贵名起。
愿子志远大,勤学踵前轨。
家尊我相知,作诗赠归骑。

空笼影照琉璃滑,鸿洞声传钟鼓长。便买扁舟作家宅,风流千载谢三郎。

两竿萧洒墨淋漓,师法东淮顾定之。却忆紫薇堂后坐,翠阴摇曳午晴时。

室中呼起散花天,来伴维摩到处禅。百刻篆香消昼永,一番风雨破春妍。

云山真欲追聱叟,风腋何妨借玉川。他日相思共明月,旧游应说禁烟前。

杨柳青已絮,芍药红方葩。
诗随去帆东,春风属谁家。
音疏日月駃,目短天宇赊。
小德最怜渠,丹颊三髻丫。

寥寥千古一西山,望著令人脚便酸。充腹野薇当日事,照人清节至今寒。

未闻治世饥而死,留与凌烟画出看。厚卫生经非浪语,欲安家国在身安。

不掩逸邅不讳贫,高谈慷慨见天真。彦章自是江南宝,且向江湖觅好人。

穷居亦何意,言笑向人难。二月登楼望,孤村细雨寒。

行云变岩岫,流水异波澜。闭户宜今日,春愁且自宽。

舆中忽听建昌音,此日还乡百虑侵。衣紫已虚今世望,焚黄莫慰九原心。

穷愁恨逐风前起,感愤诗从月下吟。曾是儿时游吊处,茫茫烟水渺难寻。

隋宫梁苑暮云遮,淮水淮山烟树斜。
隔岸雨晴飞燕子,渡江风暖散杨花。
多情季札常为客,抱病休文未到家。
我亦飘蓬无所寄,只将诗酒报年华。
三月残莺唤客游,秣陵山色满吴钩。
青莲自负名家业,玉树常关异代愁。
花外乌衣迷夕照,帆前白鹭隐春流。
新诗处处堪乘兴,况得羊何好倡酬。
溪船泛渺瀰,渐觉灭炎辉。动水花连影,逢人鸟背飞。
深犹见白石,凉好换生衣。未得多诗句,终须隔宿归。

绿阴无际压苍苔,为爱幽深手自栽。风月早知烦耳目,不教春笋过墙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