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
紧接着便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
诗中江州之贬在诗人心灵所造成的阴影时刻折磨着他,即使临水垂钓时也挥之不去。“忽思”一语正这种心理状态的真切表现。
此诗颔联“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是诗人对前期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情景的追溯,也是对贬谪所受精神创伤的反衬。
那时,他既利用诗歌“补察时政”、“导泄人情”,往往使权贵们闻声变色。这自然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惜好景不长,逝者如流,这种回忆也带有浓浓的苦涩味了。
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
可以看出,白居易头脑中的儒家入世思想逐渐让位于释、道出世思想。全诗以“今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作结,轻快潇洒中隐含着深沉的苦闷,自我排遣中透露也几分达观。
李庇山记皮陆诗,纪述茶事真历历。枕流亭北池七里,万仞插天双石壁。
悬崖倒挂天银河,武敏尚存西楚迹。昔贤招寻多好事,例以姓字刊岩石。
青琼绿髓茶始生,报春鸟鸣山昼寂。茶民研膏柏黑粘,香焙凿山深二尺。
急程苞贡御帘开,宫娥进水倾寒碧。只今玉食岁不供,旧事独有山英识。
羁人水厄不厌数,耿耿不寐几通昔。他日重来觅旧题,应叹流年如矢激。
古墓横山下,遗文郡志中。才名留史传,谱系出先公。
岁月千年邈,郊坰百战空。立松标旧竁,偃石护幽宫。
地自豪家夺,碑因贵客砻。贤兄能发愤,陈迹遂昭融。
念昔遭离乱,于今事略同。登车悲出走,雪涕问临戎。
述记名山业,提戈国士风。荒祠亡血食,汗简续孤忠。
山势仍吴镇,溪流与越通。眷言怀往烈,感慨意无穷。
节义庐陵古所誇,宋朝冠盖盛中华。张君旧住禾川上,里巷传呼御带家。
舟发河西冰塞川,败林枯叶总萧然。德州杨柳青青在,南北端疑有二天。
山连闽越最奇观,君去龙泉几日看。夜月暂稀禅寺会,秋岚应滴客衣寒。
过辞徐稚言相赠,久别杨雄见定欢。却说书斋岁云暮,幸相除拂待归鞍。
富儿空毛行,贫儿把他物。被物牵入廛,买卖不得出。
觉暮便归舍,黄昏黑漆漆。所求不称意,合家加啾唧。
自无般若性,乏欠波罗蜜。把绳入草里,自系百年毕。
实是可怜许,冥冥不见日。富儿虽空手,家中甚富溢。
自有无尽藏,不假外缘物。周流用不穷,要者从理出。
揉蓝染水翠浮山,堤上亭台锦绣间。花柳禁人攀折去,要留春色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