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此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的意境。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钗横鬓乱”,来反衬她姿质的美好。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观察。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起来携素手,”写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独自倚枕,起而与爱侣户外携手纳凉闲行。“庭户无声”,制造出一个夜深人静的氛围,暗寓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时见疏星渡河汉”,写二人静夜望星。以下四句写月下徘徊的情意,为纳凉人的细语温存进行气氛上的渲染。以上,作者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斗转星移之运动,表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这首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艳羡、赞美中附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倾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瓜葛。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刻画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右丞笔通妙,阮籍思玄虚。独画来东平,倒冠醉乘驴。
力顽不肯进,俛首耳前驱。一人牵且顾,一士旁挟扶。
捉鞍举双足,闭目忘穷途。想像得风度,纤悉古衣裾。
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而今几百岁,乃有胡公疏。
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白黑就髣髴,毫芒辨精粗。
千古畜深意,终朝悬座隅。谁谓盈尺纸,不惭云雾图。
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眷此屈曲形,拥肿又空中。
身为蝼蚁家,根作蛴螬宫。蠹皮化土壤,朽腐不可烘。
轮囷盘石间,几岁经霜风。明堂搆群材,梯梁匝谾豅。
斧斤独不到,凋落还芃芃。知兵膑孙子,善射歼有穷。
胥种伏短剑,韩彭叹良弓。岂如蚩蚩氓,负薪翳蒿蓬。
饥食渴则饮,不识王与公。白发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赠诗持画还,去寻黄绮翁。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巳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胡装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昊天转时律,大火西南驰。劲商发群籁,白露降严威。
揽衣起视夜,明月鉴薄帷。翩翩征雁翔,唧唧寒蛩悲。
红兰委芳采,柏叶亦离披。乔乔千丈松,孤生泰山隈。
凝霜裂其肤,层冰断其柢。摧残若倾盖,苍翠终不移。
草木有至性,明哲宜戒哉。
自顾庸才忝斯土,未然弛禁疏防堵。笋舆冒雨入云山,事后勤劳恐无补。
溪回路转骇蚕丛,羊肠叱驭笑笼东。敢辞险阻勾留苦,仗剑横扫魑魅空。
莫认蓬莱可访仙,荒烟蔓草翠微巅。白云欲晴黑云雨,鹧鸪啼声到耳边。
治人治法难俱得,大东小东堪叹息。苍生霖雨不相逢,救死攘敚谋衣食。
兴言至此颜厚有忸怩,试听枝上子规心恻恻。寄语番奴休杀人,杀人天谴不可测。
炎曦方酷,喜款径到来,凉生庭绿。石瘦皴云,林深障日,一径翠阴成幄。
小轩净无尘事,风飐帘痕如縠。坐对久,觉清光浣尽,俗尘千斛。
清福堪健羡,此地寄居,大好添松竹。碧润茶香,青涵墨彩,领取天机清淑。
倦来北窗高卧,梦破凉蟾莹玉。旧栖托,巢痕宛在,结邻重卜。
白云横谷口,暮鸟不知还。树影侵阶绿,苔钱点石斑。
扶筇过竹院,倦眼厌尘寰。莫负片鳞月,何时更入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