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冰肌玉骨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冰一样的肌肤,玉一般的身骨,自然是遍身清凉没有汗。宫殿里清风徐来幽香弥漫。绣帘被风吹开,一线月光把佳人窥探。佳人还没有入睡,她斜倚绣枕钗横发乱。
他起来携着她的小手,走出无声的庭院,随时可见流星横穿河汉。试问夜已多深?已过了三更,月光暗淡,玉绳星向下旋转。她掐着手计算,秋风几时吹来,不知不觉间感到,流年似水,岁月在暗暗变换。
注释
洞仙歌:词牌名。
眉州:今在四川眉山境内。
孟昶:五代时蜀国君主,在位三十一年,后国亡降宋,深知音律,善填词。
花蕊夫人:孟昶的妃子,别号花蕊夫人;摩诃池:故址在今成都昭觉寺,建于隋代,到蜀国时曾改成宣华池。
具:通俱,表都的意思。
足:补足。
冰肌:肌肤洁白如冰雪,《庄子·逍遥游》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水殿:建在摩诃池上的宫殿。
欹:斜靠。
河汉:银河。
金波:指月光;玉绳:星名,位于北斗星附近。
玉绳:星名。《太平御览·天部五》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两星为玉绳。玉之为言沟,刻也。瑕而不掩,折而不伤。”宋均注曰:“绳能直物,故名玉绳。沟,谓作器。”玉衡,北斗第五星也。秋夜半,玉绳渐自西北转,冉冉而降,时为夜深或近晓也。
流年:流逝之岁月;年华。

赏析

  此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感叹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的意境。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钗横鬓乱”,来反衬她姿质的美好。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观察。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起来携素手,”写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独自倚枕,起而与爱侣户外携手纳凉闲行。“庭户无声”,制造出一个夜深人静的氛围,暗寓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时见疏星渡河汉”,写二人静夜望星。以下四句写月下徘徊的情意,为纳凉人的细语温存进行气氛上的渲染。以上,作者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斗转星移之运动,表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这首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艳羡、赞美中附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倾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瓜葛。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刻画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创作背景

  苏轼在小序中交代了写此词之缘由,词人在七岁之时曾听过蜀主孟昶的《洞仙歌令》,而四十年后,只能隐约记住首两句,词人便发挥他丰富的想象力,运用他的文思才力,补足剩余部分。此词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时作者正谪居黄州。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谩延伫。姓名题上芭蕉,凉夜未风雨。赋了秋声,还赋断肠句。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
神仙醉歌天上曲,暖春肯念人间欲。
谩将郊岛继韩豪,五出那配天葩六。

故乡今日是真还,入里遥应喜动颜。岐路苦辛年岁里,庙堂勋业梦魂间。

閒看瞑鸟苦深树,静爱秋云卷碧山。传语绰然亭下柳,旧枝新叶许谁攀。

跨浪鲸鱼盖世雄,寒榕祠外尚吟龙。廿年正朔存天复,招抚甘辞爵上公。

黄鹄游四海,倦言还故邦。中路失其雌,三年乃有双。

鸳鸯毛羽缛哉工,凰俦鹤匹渠岂同。嬿婉欢娱殽酒丰,琴鸣瑟奏芳夜中。

乐极思来内忡忡,验新追故悲悔丛。人生万事,慎勿轻易。

狸鼠之能,讵逮骐骥。车牵美期,谷风兴刺。我心自知,聿斯语谁。

李广归自南山坞,身著短衣射猛虎。从来壮士郁无聊,一寄雄心于歌舞。

好鸟初耕。坐老啼莺。桑鸠唤妇晚窗明。牡丹初放,尚带微醒。

看青猊白,蓬莱紫,玉楼春。

雨中过半,些子新晴。闲拈小调咏芳卿。怕春归早,似笑还颦。

有荼蘼伴,凌霄侣,惜花人。

谁言旱魃虐,敢夺雨师权。瀰漫溪流涨,澜翻屋霤悬。

占年丰䆉稏,快意涤柈筵。疏懒知何幸,茅斋稳昼眠。

于铄皇晋,配天受命。熙帝之光,世德惟圣。嘉乐大豫,保佑万姓。

渊兮不竭,冲而用之。先帝弗违,虔奉天时。

离思满荒烟,行行只自怜。吟成流水次,望断远鸥边。

叶恋经寒树,星摧欲夜天。怀君无数里,浑似隔山川。

道学千年说二程,涪州归诏促装行。也知西监非崇秩,自是清朝忌盛名。

天姥山高冬月小,浙江潮上晓云晴。归途纪兴囊中稿,风便何妨数寄声。

茱萸冷吹溪口香,菊花倒绕山脚黄。家山去此强百里,
弟妹待我醉重阳。风健早鸿高晓景,露清圆碧照秋光。
莫看时节年年好,暗送搔头逐手霜。
作畎捉檐卸,呼田欸乃侬。
山塘莫车水,梅雨正分龙。

颇许身无事,乾坤觉气清。安眠诗入梦,谢客懒知名。

歌泣都成赘,寒暄各有情。要津怀旧侣,冒暑正长征。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
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华梵名言底不同,咒声初学苦难工。六经章句曾多读,一会楞严失辩聪。

担板几能知道妙,偷心疑弗与禅通。药王故为医分别,吞吐教如栗棘蓬。

夹山一带山平远,湘溪问字归家晚。荷气晚来多,斜阳雨半蓑。

吾生何所寄,泛宅浮家去。苕水碧于天,孤舟独往还。

仆本狂生耳,叹孤踪、东南西北,形骸憔悴。自笑胸中何所慕,鹿鹿马蹄车轨,空送尽、年华似水。

三十无成身渐老,岂吾生潦倒真如此。磨灭却,五陵气。

夜来细数从前事。记当时、兰舟画楫。山川清美。谁遣匆匆轻作别,到底而今翻悔。

只落得,悲歌燕市。破浪乘风终有愿,且鹴裘、贯酒私相慰。

白日落,朔风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