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自春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自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散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自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
早知如此,悔当初没有把他的宝马锁起来。真该把他留在家里,只让他与笔墨为伍,让他吟诗作词,寸步不离开。我也不必躲躲闪闪,整日里与他相伴,手拿着针线与他相倚相挨。有他厮守,免得我青春虚度,苦苦等待。
注释
是事可可: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无兴趣。一切事全含糊过去。可可:无关紧要;不在意。
暖酥:极言女子肌肤之好。
腻云:代指女子的头发。亸(duǒ):下垂貌。
无那:无奈。
恁么:这么。
鸡窗:指书窗或书房。语出《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艺文类聚·鸟部》卷九十一引)。
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时四川所产的彩色笺纸。象管:即象牙做的笔管。
镇:常。
和:允诺。

赏析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风味,是柳永“俚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妓女)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这首描写闺怨的词在宋元时期曾经广为流传,受到普通民众,尤其是歌妓的喜爱。到了元代时,关汉卿更是把它写进了描写柳永与歌妓恋情的杂剧《谢天香》里。

  上片,通过艳丽春光和良辰美景来衬托少妇的孤寂之情。开头三句,写春回大地,万紫千红。少妇因此反而增愁添恨。这里暗示出,过去的春天她曾与“薄情”者有过一段火热的恋情生活。次三句,写红日高照,莺歌燕舞,是难得的美景良辰,而她却怕触景伤情,拥衾高卧。接三句,写肌肤消瘦,懒于梳妆打扮。这和《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精神是一致的,表现出爱情的坚贞不渝。未三句,揭示出这位少妇之所以“倦梳裹”的真正原因:“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作者在上片用的是一种倒叙手法,不仅总结上片中的三个层次,而且还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内心活动和感情的直接抒发。

  下片,极写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向往。头三句,点明“悔”字,反映出这位少妇的悔恨之情。继之,又用“锁”字与此相衬,烘托出感情的真挚、热烈与性格的泼辣。在特别重视功名利禄的封建社会,一个闺中少妇为了爱情而敢于设想把丈夫“锁”在家里,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反叛行动。这位少妇的举措,可以使人联想到《红楼 梦》中林黛玉对功名利禄,对仕途经济的批判,而且与柳永《鹤冲天》词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脉相通的。中六句是对理想中的爱情生活的设想和追求。他们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吟诗作赋,互相学习,终日形影不离。结尾三句明确责示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它不仅吸取了民歌的特点,保留了民间词的风味,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也不运用客观的具体形象来比喻和暗示自己爱情的炽烈与坚贞,而是采取感情的直接抒写和咏叹。词中,感情的奔放热烈带有一种赤裸无遗的色彩,明显地具有一种市民性。这是柳永生活时代都市高度繁荣的客观反映。

  从思想上看,这首词明显带有市民意识。这首词的另一特点是语言通俗,口吻自然,纯用白描,这说明柳永在向民间词学习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扩大了“俚词”的创作阵地,丰富了词的内容和词的表现力。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追求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

艺术特色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风味,是柳永“俚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妓女)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它不仅吸取了民歌的特点,保留了民间词的风味,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也不运用客观的具体形象来比喻和暗示自己爱情的炽烈与坚贞,而是采取感情的直接抒写和咏叹。词中,感情的奔放热烈带有一种赤裸无遗的色彩,明显地具有一种市民性。这是柳永生活时代都市高度繁荣的客观反映。

  从思想上看,这首词明显带有市民意识。市民阶层是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兴力量。它较少封建思想的羁縻,也比较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压迫。“男女授授不亲”的封建时代,它表现出一种新的思想面貌,反映文人词里,就形成了《定风波》中这位女性的声口:“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首词的另一特点是语言通俗,口吻自然,纯用白描,这说明柳永在向民间词学习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扩大了“俚词”的创作阵地,丰富了词的内容和词的表现力。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追求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渴望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柳永以前,词坛基本是小令的天下,它要求含蓄、文雅。到了柳永,他创制了大量的慢词长调,铺叙展衍,备足无余。柳词所写的一对青年男女,实际上是属于市民阶层中的“才子佳人”,是功名未就的柳永自己和他青楼中的恋人的化身。所以,为了要表现这样的生活和心态,柳词就采用一种从俗的风格和从俗的语言。

  柳永的这种文学追求和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宦场失意后落魄文人和知书识文的风尘女子极易产生共鸣,这首词就是这种共鸣的产物。难怪元曲大家关汉卿会据此把柳词摆上舞台,用另一种方式传唱这种非正统的精神。

  对于当时的市民群众来说,也唯有这种毫不掩饰的热切恋情,才是他们倍感亲切的东西。因而,这种既带有些俗气却又十分真诚的感情内容的词作虽得不到正统文人的认同,却能市井间不胫而走,以至达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诵歌的地齿。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是对传统词风的一种俗化。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

春风不解事,吼地如雷霆。谁知一席间,笑语灯荧荧。

主人意弥敦,设置不少停。而我槁木然,感慨时自惊。

多情接胜友,孤朗如初星。微吟间相警,似欲慰独醒。

我老百不堪,已分如漂萍。邂逅因事乐,尚或有此形。

不惭引去先,得意耳暂清。展转寻断梦,间关愧微生。

何当万里浪,相与同沧溟。

楼阁峥嵘半倚天,老禅纸帐昼酣眠。精魂惟识黄龙剑,定省还知叩玉泉。

空存扶汉分章手,无计能开日月昏。独立苍茫发遐想,自由钟起国民魂。

我生安归指菰芦,美此积水来寄居。循湾常记一枯树,到门犹隔千畦蔬。

子知吾居第几湖,枉用相存命肩舆。舆中万态入诗眼,助子吟思清而姝。

寻常叩门客有几,自谓敝老真吾徒。如何乘兴适相左,此段堪画谁能图?

街西道人微有须,湖壖居士皙且癯。武昌城中悄来往,孤绝颇似双浮屠。

市人或指讶二子,何许流落行垂枯。岂知阅世意皆倦,握手中有千欷歔。

斜街诸邻不可呼,存殁聚散痕欲无。当时痴肠那复热,剩有世议穷揶揄。

明年计君决北向,与我暂合终当疏。涪翁有语会记取,一面全应胜百书。

人言琅琊贤,我独未曾说。长揖交戟中,左右惊吐舌。

何来双舄忽先登,羡尔衣冠出五陵。锦自制成推翰墨,花曾栽遍识贤能。

豫章家世彤云接,粤海楼台赤日升。握手天涯飞盖地,便从燕阙望觚棱。

沙尾维舟傍水杨,主人延我坐中堂。
山焦石裂方亭午,借得微风一霎凉。

小桃慵,垂柳细。检点斜阳,正在销魂际。比翼在天花并蒂。

谎现天台,误中刘郎计。

日空长,春忒易。小玉无愁,不解将人替。裙褶无多还更系。

锦瑟松时,认得相思意。

北风撼窗纸,寒向味寒寂。离绪纷如芒,兀坐但守默。

青鸟不辞远,翩跹落云翮。故人情意长,迢递寄胸臆。

申函蜡炬红,墨花浮黛色。上言久别离,下言长相忆。

知交感参商,良晤安可得。念子夫婿贵,古干皎松柏。

念子太瘦生,辛劳职内则。两贤不我遗,同心悦芳泽。

因知悱恻怀,名族等阀阅。岂不云路翔,官高各异域。

人生怀至性,离悃料难释。愿子时加餐,珍重卫朝夕。

和霭生春风,景福自天锡。嗟我就薄养,对案每忘食。

朔方多风沙,传舍复逼侧。平生有姊弟,宦辙异南北。

儿女虽成行,出门云水隔。天涯念骨肉,音书常梗涩。

绵渺难忘情,望远心常惕。况复秋霜零,芙蓉萎芳节。

触目怀感伤,忍泪不成滴。将老遘兹痌,日促鬓丝白。

何以报知己,仪一心如结。夜深砚冰凝,过雁送风急。

纸短难具陈,月落晓天碧。

离肠一寸,化万千红豆。底事花前又分手。便不曾春去、已是无憀,况又到,深院月黄时候。

玉鹅衾底梦,酒雨香云,薄福箫郎怎消受。无计赎珍珠、待说成名,可知道、甚时能彀。

便侥幸双栖、也生愁,看半搦弓腰,恁般纤瘦。

请为壮士行,用识壮士情。壮士重恩轻死生。主人临歧,陈设饮宴。

悲歌声彻,客容尽变。酒阑日落云天高,远闻凄风起于旷野,猛虎啸于林皋。

风鸣虎啸扬鞭走,去去报仇不回首。

麟阁图形与世更,唯侯英烈死犹生。斗牛夜焕双龙气,山谷时闻万马声。

瘴雾辄从风里散,枯苗齐向雨中荣。民心恋恋无时已,长共溪流一带潆。

广殿丽年辉,上林起春色。风生拂彫辇,云回浮绮翼。

悠悠山川,骁骁征遐。陟升嶕峣,降涉洪波。言无不利,乘崄而嘉。

人怀思虑,我保其和。

冤气黑云横,苍茫七百城。营空中夜徙,垄废去年耕。

抱珥天常晕,生毛日不明。秋风吹木叶,送作鼓鼙声。

一鹤戛然鸣且走,一鹤喉间得其偶。一鹤低昂熊娴雅,爱惜羽毛临水久。

一鹤张翼思高奔,虽舞未畅神抖擞。一鹤局促饥啄泥,呼立座隅忘其栖。

一鹤侧睨常畏群,阶除得食甘排挤。一鹤凝然独足立,一足深藏灭尽迹。

以首入毛神入睡,有时动摇醉兀兀。七鹤先后来海滨,二鹤习熟五鹤新。

天然不肯食白小,岂竟长斋学主人。主人爱鹤世无比,每日未明先鹤起。

一童自愿司七鹤,新得头衔寒院使。饥来与米渴与泉,过午常静朝常喧。

如往而复若闲步,难进易退知渠然。前日东邻说闻鹤,不见其形在高木。

翰音登天何可长,鹊占燕睇于谁屋。冥冥气感吾先知,中心愿和会有时。

此是青田老神鹤,来送清声到凤池。支公谓鹤非近玩,何至以身听呼唤。

向来人道凌霄姿,不图世有焚琴叹。养翮俱成使速飞,俯窥仰察两忘机。

到门不敢高声价,买鹤门前自古稀。

边城寂寞喜逢君,王事关心袂复分。竹叶乍倾灵阁酒,奎躔应忆柏台文。

青骢晓度祁皇雪,紫塞晴开恒岳云。勋业从来戎马地,请缨何独羡终军。

白蘋洲渚垂杨岸。藕花未放青蒲短。斜日画船归。背人双鹭飞。

醉眠金马客。不道风尘隔。红影上窗纱。小庭空落花。

小阁柳阴中,层阑高下红。山光生槛外,天影落杯中。

低舞鸾支雪,高骞蝶背风。晚来一枝笛,吹出碧玲珑。

五夜严寒雪絮扬,平明积素已茫茫。衬成天影四围黑,压倒尘头十丈黄。

马后负囊时有句,酒边挟瑟笑无倡。窃符浪诩围能解,纵论千秋意慨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