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上万顷波涛一个接一个涌来,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鱼儿正在水中深处,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钓上来。
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迟迟不肯上钩。渔翁归来的时候已是水寒江静,只见满目青山明月当空。
注释
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
金华道人:即唐代词人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东阳金华(今属浙江)人。曾写有《渔歌子》五首。
蓑笠(suōlì):指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金鳞(lín):指鳞光闪闪的鱼。
迟:慢。

赏析

  题序“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表明了写作的真正动机,乃于表明自己面对江山胜景,幡然悔悟的解脱心理,但是这种自欺欺人的自由幻想,只是更说明现实对他的真实束缚。

  词的上片,“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这是幅寒江独钩图,一碧万顷,波光粼粼,有孤舟蓑笠翁,浮游其上,置身天地之间,垂钓于重渊深处,钩入水动,波纹四起,环环相随。这样空灵洒脱的境界令人逸怀浩气。“金鳞”二句写垂钓之兴:鱼翔深底,沉沦不起,为取水下金鳞,渔翁不惜垂丝千尺。此时此刻,渔父专注一念,神智空明,似乎正感受到水下之鱼盘旋于钓钩左右的情态。

  词的下片,“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这一虚设之笔描绘了渔翁闭目凝神,心与鱼游的垂钩之乐,这种快乐中,渔父举目江天山水,忽然得道忘鱼。末三句渲染出一幅空灵澄澈的江渔归晚图:“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透射出一种置身江天、脱落尘滓的逍遥追求,突出渔父这样一种澄静澹远的境界里,任漂泊而不问其所至,也正是自张志和至黄庭坚所立志以求的最高境界。

  该词构思用意上搬用了唐代船子和尚的偈语,将张志和那种志不渝、逍遥自由的渔父家风,又升华为一种摆脱世网,顿悟入圣的精神境界,借此表明词人当时遭贬后的心胸抱负和向往独钓江天、泛迹五湖的自由生活。取景设境上具有象征色彩,用意于形象后面的暗示。特别是最后“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三句,直以诗家之化境写禅宗之悟境,用自然超妙之景象征自己词人觉悟解脱,由凡入圣的心志襟怀。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词人因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词人被贬赋闲之时,登高览胜,目尽青天,感怀今古,不禁向往独钓江天、泛迹五湖的自由生活,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秋风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天付风流。相时宜称,著处清幽。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
却憎吹笛高楼。一夜里、教人鬓秋。不道明朝,半随风远,半逐波浮。

两峰夹天高,一水绕山麓。鸟道盘山腰,下临千仞谷。

仰视寸草青,千章罗巨木。转峡泻哀湍,惊雷裂坤轴。

日月所隐庇,光景不到目。道险当舍车,重趼摩两足。

不知谁凿空,穿穴入山腹。平生蜀道难,耳目闻见熟。

兹山亦尤物,初未挂史牍。了知天宇间,万险自重复。

穷人重锱铢,凌冒取危辱。岁晏霜雪多,归途戒当速。

闻说营新第,无从贺落成。
门庭山水色,楼阁管弦声。
海内二三杰,胸中十万兵。
宁为一区计,不使九州平。

漫说丛祠住女郎,乱臣原是古周姜。云冠松盖山楼静,翠叶银花水镜凉。

开母有姨居少室,夫人辞帝降清湘。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东见武杨。

时既和,年既丰,乐莫乐如牛上翁。短衣半湿杨柳露,长笛吹老棠梨风。

君不见苦竹岗头淇塾水,鹧鸪相呼作人语。马上郎官攒两眉,海北天南路何许。

翁家有粟牛有莎,世人造物如翁何。牛饱归来浩浩歌,江上儿孙雨一蓑。

罗浮大蝴蝶,言是小凤皇。六足盘胸间,四翅交文章。

修眉若杨叶,绣腹如垂囊。仙人爱文采,挟之游帝傍。

云霞为友朋,沆瀣为酒浆。倦息珠阙上,饥采若木英。

四海安足飞,来下君子堂。堂中有行者,比德共翱翔。

古苔矶上立,钓为月明垂。
夜半清歌起,无鱼钓得诗。

煇东汎兮,俄彫薄乎西昆。安保厥若华之容,炘不晻晻常留存?

华胥帝曰轩辕,顾眄亿万载下,庞鸿饫恩。涂藻扃牖归浑浑,曷复其顿辔,大荒神州之岸。

吁嗟漫漫,鸡鸣知旦。凤钧调之,天下糺缦。

吾闻北马来西极,骧首蹑云无定姿。俯视双瞳真皎镜,遥怜一骨独权奇。

何年惨澹经营处,此日飞扬奔放时。把玩不须嗟岁晚,会看天厩著金羁。

出处行藏不偶然,何曾由我总由天。
收回紫陌红尘足,来结青山绿水缘。
万籁鸣时仍瀑布,数鸦起处忽林烟。
暮云正尔商量雪,却被催诗雨插先。

深谷人家尽力耕,老翁稚子笑相迎。但愁官府徵租赋,不识风尘有甲兵。

高秋客未还,何处望乡关。乔木苍烟外,孤亭落照间。

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目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

西风撼庭柯,疏叶鸣策策。天地一萧条,羁怀亦岑寂。

青春恍如昨,转盻年半百。自从长大来,转觉日月迫。

功名非所慕,老大不足恤。怛然感时心,自亦不能释。

清晨梳短发,巳见数茎白。刀镊虽可施,殆似儿子剧。

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况于毛发閒,而乃强脩饰。

青青如陆展,星星行复出。毕竟白满头,复将何所摘。

自昔殷代,哲王迭有。降及周成,惟器是守。上天乃眷,大梁既受。

灼灼重明,仰承元首。体乾作贰,命服斯九。置保置师,居前居后。

前星比耀,克隆万寿。

箫韶九奏南风起,沙燕高低扑绣帘。醽醁酒多杯迭进,鹧鸪香少火重添。

旧分宫锦缘衣多,新赐奁珠簇帽檐。日午大官供异味,金盘更换水晶盐。

最爱岩居荆作扉,主人霞佩芰荷衣。论心吾党推狂简,握手春风待咏归。

林静偶过朱鸟媚,尊阑坐进紫鱼肥。剡溪归棹馀清兴,洞口迷津不可依。

策杖探幽胜,同登况二难。
江山双极目,宇宙一凭栏。
春色啼莺破,孤城拥浪寒。
遥遥烟霭里,犹作故宫看。
叶舠百转入幽溪,灌木苍藤夹岸迷。
一缕炊烟小犬吠,柴门忽出竹丛西。

似闻春露濯灵姿,上客先拈白凤词。花气扑筵香是雾,歌声吹梦雨如丝。

我生已晚悲前度,树岂能言感昔时。日暮陂塘回瘦马,碧云黄叶去何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