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注释
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赏析

  "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满园子的春色是柴门关不住的,一枝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到墙外来了。"“满园”两句,或实写景致,或暗喻所访之人德行(满园春色)既为己所知见(一枝红杏),久之必为人所知。正是江南二月,云淡风轻,阳光明媚。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这样敲呀,敲呀,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门迎客。怎么回事儿?主人真的不在吗?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绿绿的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未免太小气了!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在他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的当儿,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美丽的红杏花探出头来冲着人打招呼呢。诗人快意地想道:啊!满园的春色已经溢出墙外,任你主人把园门闭得再紧,也关它不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但是,后来读者并不以这点儿为满足,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至于这种发挥是否符合诗人的原意,那并不重要。因为诗歌欣赏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读者不妨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趣味,扩展诗的意境,丰富诗的含意,或者给诗句涂上比喻象征的色彩。对于这种现象,诗论家说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读者的理解,其实有时是比作者还要高明的。

赏析二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陆游《马上作》云:“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猜你喜欢
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晴。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卷春去,翦东风、千缕碎云。
驱车畏火伞,投扇倦风箑。
起行青松径,往就白云榻。
窈窕一壑深,苍苍两岸夹。
玄菟狞爪齿,白龙老鳞甲。
竹树拥青掺,花草霭丛杂。
渺沫洒空岩,冷飚下危峡。
始知忘解带,久坐思御裌。
丹丘逢羽人,瑶琴开宝匣。
古意郁苍茫,秋风淡萧飒。
悲蝉为噫吟,鸣鹤相和答。
岁华坐晼晚,尘路嗟隘狭。
飞仙倘来归,遗我度世法。
半年江上怆离襟,把得新诗喜又吟。多病似逢秦氏药,
久贫如得顾家金。云烟但有穿杨志,尘土多无作吏心。
何况别来词转丽,不愁明代少知音。
劝君莫过南充路,恐被冯休笑一番。
一天西雨又东晴,唤作阴晴雨不成。
朝睡着人浑未觉,鸣嘤枝上一声声。

把书移枕近床棱,叹息观涛病未能。怯暑心情犹喘月,背时风调独怀冰。

无劳天女持花散,有愧高人选药称。肯过小楼言笑否,不嫌同上第三层。

昔日丹阳行乐里。紫金浮玉临无地。宝阁化成弥勒世。龙宫对。时时更有天花坠。
浩渺一天秋水至,鲸鲵鼓鬣连山沸。员峤岱舆更赑屃。无根蒂。莫教龙伯邦人戏。

屋角翚飞栋宇深,檐前老木翠森森。琤琮虽欠泉声玉,琐碎仍多竹影金。

胜概岂颛供主席,清驩唯欲浃朋簪。但令广座嘉宾满,不惜融樽罄所斟。

携客东林院,凉宵扫竹亭。龙珠寒露殿,宝树影云扃。

听法元清净,观心自杳冥。坐中馀爽气,虚对北山青。

枫桕千行夹道周,满林红叶映江楼。梅花未发黄花谢,赖尔弥缝一段秋。

自笑疏狂甚,穷通不顾渠。
随缘关意马,乘兴解腰鱼。
世业遗残砚,行资在券书。
十年吴会想,今日并消除。

髯翁邂逅海西边,风采何曾异往年?谈客过门从取醉,贫家问疾不论钱。

送方龙每乘云去,种杏人曾见虎眠。此等希奇何足怪,古来医术尽通仙。

两峰削玉倚青天,一水分流碧汉边。好境直须真见得,莫将图画看山川。

呼天自作不平鸣,谁料天心更不平。忠孝尽教磨折死,自然枭境会孳生。

播迁海国恨何穷,当日乾坤黯淡中。玉玺泪沉王气散,铜驼月冷帝图空。

寒厓风雨愁归鹤,故国松楸泣断鸿。一自翠华摇落后,忠魂长护紫龙宫。

烟岚晚入湿旌旗,高槛风清醉未归。夹路野花迎马首,
出林山鸟向人飞。一谿寒水涵清浅,几处晴云度翠微。
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
鸿蒙何物转胶轕,春风万里来阊阖。
佳哉可爱不可名,协气穰穰如响答。
去年浙水皆春波,今年鄞江春最多。
桃源洞口一披拂,花胎柳骨含天和。
散作油云三日雨,田家喜气充环堵。
藜肠得米停春雷,共向清流浸秔稌。
秔稌可种麦可耘,今年上瑞应十分。
不知化工费多少,化工不自书其勋。
归来阊阖门四敞,更展经纶九天上。
坐令八极一春台,物物大钧融溥畅。
君不见古往今来春,春风岁岁长如新。

乌带夜已逼,虫飞晓尚赊。桂月徒留影,兰灯空结花。

玉涧金寒窈窕身,翩翩翠袖挽青春。
水晶宫里成仙女,香醉山中得道人。
朔雪几回埋不死,南洲一出净无尘。
朴翁老矣谁同调,相对无言意转亲。
昔人夜投逆旅中,戏将指爪呈神工。
飕飕逸响如飘风,桶底刻出蓬莱宫。
状如六鳌拥虚空,戴山出没沧溟东。
琼台瑶阙知几重,千门万户遥相通。
俨然中坐一老翁,星眸霞脸冰雪容。
群真左右来相从,或翳白凤骑青龙。
女仙七十如花红,各执乐器笙与镛。
钧天一曲奏未终,双成劝酒琉璃钟。
谷神长生寿无穷,出入造化超鸿濛。
我欲上天夬紫虹,高步去逐东王公。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