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刘禹锡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至公元824年(长庆四年)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
先生放逐方归,不如前辈抽身早。台郎旧秩,看来俗似,散人新号。
起舞非狂,行吟非怨,高眠非傲。叹终南捷径,太行盘谷,用卿法、从吾好。
闭了草庐长啸。后将军来时休报。床头书在,古人出处,今人非笑。
制个淡词,呷些薄酒,野花簪帽。愿云台任满,又还因任,赛汾阳考。
通夕袌寒衾,冥冥暗风雨。披衣待平明,起履步庭芜。
遥遥望扶桑,延目上洲渚。阴风驱层云,屯积亘山阜。
草木缠凄悲,杲日霾天步。林鸟杂乱飞,修涂限商贾。
松竹互摧折,鸱鸮肆翔舞。四海扬惊涛,鲸鲵竟吞吐。
谁云天地宽,宛足隘环堵。殊乖夙昔心,块坐阒无语。
迟迟览衿带,栉沐正冠屦。姑以勤余生,疏剔治园圃。
清晨劳寤歌,无乃思汤武。
采芝夏黄公,卖药韩伯休。吾友子郭子,高趣可与侔。
横湖决馀波,㶁㶁泻寒溜。日影上高林,清光动窗牖。
月夕花朝送酒频,朱周李赵陆徐陈。十年亦是须臾事,对月今宵只二人。
虎贲坐甲夜传更,千步廊街鼓柝声。未许离人眠得熟,马蹄车铎又天明。
绝壁过云天宇辟,盘拿两行森战戟。行人指点不敢攀,云是桓侯手植柏。
经霜傲雪风骨遒,绿柳红花皆避席。落落丹崖虽自赏,终造凤楼高百尺。
斡旋造化天无功,扶持千载寿金石。根深叶茂多庇荫,树比甘棠犹爱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