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注释
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赏析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着一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从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鉴赏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拥褐安居南岳头,白云高寺见衡州。石窗湖水摇寒月,
枫树猿声报夜秋。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
垂垂身老将传法,因下人间遂北游。
甲第湖山美,人知小隐名。
天方开乐土,地忽起佳城。
秘殿疏殊渥,珍台锡异荣。
勋劳才右府,曾未陟魁衡。
陌上语声喧,贺岁人来去。
秋千擘晓烟,绿盖翻春雾。
佛法无多,两手分付。
更问如何与若何,咸淳丙寅正月五。

白云冉冉出晴峰,客路无心处处逢。已逐肩舆度青壁,还随孤鹤下苍松。

此身愧尔长多系,他日从龙谩托踪。断鹜残鸦飞欲尽,故山回首意重重。

季心何意气,夜半犹开门。幸免穷途哭,能忘一饭恩。

不堪百折吊孤臣,四望苍茫九死身;难挽龙髯空问鼎,独留螳臂强当轮。

谋同曹社龙无鬼,哭罢秦庭那有人!可是天方从闰位,黄云白草未生春?

打失园林富与荣,群芳力莫与时争。将春托命春何在,恃色倾城色早倾。

物不可长知堕幻,势因无赖到轻生。閒窗戏把丹青笔,描写人间懊恼情。

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
浑浑未必浊,漻漻未必清。
吾道本自贵,国爵亦可并。
所以鲁素王,但欲比老彭。
嗟予久敛退,用志难峥嵘。
吾友暂蟠蛰,侧耳春雷辍。
韫椟足足岂刖,找鼎肩不頳。
鼓行当擅场,敌者谁为勍。
伫看庆多马,为彼酌兕觥。
下视俗子陋,未识仁者荣。
譬如黄流污,宁涴皎月晶。
相期在无到,所急非小成。
颇恨会遇疏,未免鄙吝生。
大篇何舂容,雅思真和平。
知君培其根,许我撷其菁。
虚静能养心,笃实可存诚。
此理君得之,底里期再倾。
独诏胡衣出,天花落殿堂。他人不敢妒,垂泪向君王。

寂寥古春州,环堞依列岫。森严类卓锥,妥帖如伏兽。

厉气一滃渤,亭午失清昼。猛汉掩袂过,肥男堪一瘦。

敛襟思往昨,见说即眉皱。孰知漂流人,山谷几辐辏。

见我骑马来,奔波拥先后。相公请下马,听我陈哀疚。

厥茅虽可诛,厥壤虽可耨。其如氛祲多,一疾辄无救。

老妻委沟壑,洒血空满袖。跳出鬼门关,残生幸脱漏。

哀哉胡不归,蹇兔避蒐狩。逆顺多门途,诛求苦难售。

众官树声誉,割剥戒迟后。试用此情推,造心何太缪。

一湖水碧浓于酒,两堤环抱如梳柳。浅醉帽檐斜,满天飞雨花。

轻寒偏恻恻,薄暮风犹力。花落又江南,明朝三月三。

寻梅

寻香曾到葛仙台,踏雪今临和靖宅,横斜数枝僧寺侧。动吟怀,一半衔春一半开。

述忆

太平接馆醉金钗,老迈情怀悲倦客,吟笔未成贾谊策。鬓毛衰,一半苍苍一半白。

浈江江流江石绕,石形瑰特凌苍昊。书堂百里越观音,两岩已似来蓬岛。

更有厜㕒弹子矶,天工不一呈奇巧。矶下澄潭集渔网,矶旁缕络?灵草。

陡然削壁绝攀跻,猿猱力穷况麑䴠。风雨不来昼亦阴,叠叠云烟欻如扫。

上有乳窦量深凹,周遭如月形珥抱。相传乾符孽盗试弹丸,弹成石的同天造。

我来板船此暂经,探奇揽胜情何了。篙师邪许下前滩,仰视月光已皎皎。

风纪清班世所荣,君恩晚岁许题名。老成岂敢当天奖,孤直由来自性生。

晨漏勉随鸳鹭序,朝阳虚说凤凰鸣。祇今衮职无遗阙,愚陋何缘补圣明。

客袂吹山风,云容写清镜。绝涧既乘桴,单椒复寻磴。

孤城面巉岩,其下明汀滢。锦石纷璘玢,芳田互纬经。

文鳞潜可数,暮翼归相命。白云陡欲升,蓊若饙炊甑。

似闻豕出缯,已见林垂暝。循带警早寒,冲烟取微径。

何处兰麻岭,松梢落疏磬。

晚步入空翠,微茫望不分。水声流合涧,山色断归云。

尘外昏钟彻,林间清籁闻。移时星月上,万木荫纷纷。

终年常避喧,师事五千言。流水闲过院,春风与闭门。
山茶邀上客,桂实落前轩。莫强教余起,微官不足论。
笋舆时得并溪行,溪水秋来似鉴清。
仰春云山劳眼力,临流照眼却分明。

岩卉林箊望不分,四山并作翠氤氲。临溪尽日常疑雨,闭户一身犹带云。

新笋香时惟纵酒,好莺啼后又离群。年来频作还家梦,更为还家苦忆君。

清秋院落初晴暮,烟散尽、天如洗。残蝉乍歇,暗蛩时度,月来犹未。

文簟舒波,晶帘卷玉,安排焦尾。料纤阿幽独,姮娥淡□,尚迤逦、沧溟底。

几曲阑干遍倚。漏沉沉、凉添秋袂。香吹老桂,露溥修竹,绛河垂地。

佳茗徐斟,水沈细爇,素弦重理。正天风浩浩,银云栉栉,□冰轮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