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猜你喜欢

开花不许众芳知,冷艳幽芳特地奇。霜霰不飞闽候暖,更留绿叶伴青枝。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

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

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误落青乌计,真成黄鸟哀。隋珠弹燕雀,宝剑失风雷。

文武今宵尽,乾坤此日颓。吾方从汝去,安事制麻衰。

五饮起来鼓缶歌,万年宇宙一红螺。闲中看破盈虚壳,聚散浮沈总太和。

青山绿水。自与今朝长是醉。绿水青山。得道之人本要闲。清风明月。占得逍遥无可说。明月清风。共是三人我便同。
一气东南三斗牛,祖龙空为子孙忧。
金陵地脉何曾断,不觉真人已姓刘。
吾家今小阮,有使附书频。
唤起南柯梦,持来北苑春。
顾余多下驷,况复似陈人。
不是能分少,其谁遣食新。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

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

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

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我双白鱼,柔条贯柽柳。

君弗厌贪饕,伴榼须斗酒。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出为信门兴化日,
坐当吾国太平年。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剑客不誇貌,主人知此心。但营纤毫义,肯计千万金。

勇发看鸷击,愤来听虎吟。平生贵酬德,刃敌无幽深。

五老好奇不肯住,奔溢余波向东去。下为千尺龙盘涡,上施百障铁围柱。

巨兽撑岈溪谷间,如战昆阳风雨遇。浸玉寒澄万古秋,朗月碧潭风静处。

其他大石散林莽,似掌如茵眠坐具。藓绣云痕锦不如,高下宜人谁所置。

随步苍岩翠壁幽,一曲一转皆新异。可惜豪家盛作园,无因把臂过兹地。

我宿僧堂月上初,夜寂千雷声震厉。屋瓦俱摇地若浮,海水能飞梦犹悸。

起行月石影峥嵘,傀儡峰头暗相觑。人生此际复何为,笑哭有声走形势。

玉门铁壁入者谁,桃源犹带田村气。

几畦蔬甲一长镵,记得年前草自芟。今日满林荆棘长,令人千里望归帆。

括苍山上云,山好云亦好。
可怜山下僧,看云不知老。

橐水潺湲春草芊,相提直上太清边。芒鞋浥露寒生骨,羽扇迎风香满天。

绝顶未劳百计取,幻形暂就孤团眠。觉□把酒凌空酌,岩下浮云任往还。

脱急曾闻匿异人,论功仅得号将军。
长身已逐云烟去,赖有孙枝记旧勋。

分手半秋矣,金粟又飘香。对兹云外仙艳,月姊忆瑶光。

不惜兔惊折取,好趁鸾飞寄与,镜助晓来妆。或用胆瓶供,静倚一枝旁。

想君来,东篱下,旧芬芳。不知近日消息,可有几分黄。

倘许翠衿人到,共把白衣酒酌,小醉正无妨。我辈不栉士,只合为花忙。

我来佩竹使,方且憩熊轓。
天清地宁,时康道泰。
摩醯正眼洞明,肘后灵符光彩。

瀍流西绕洛阳城,海内争传赤县名。地枕长河周下邑,天开神府汉东京。

故宫秋草铜驼陌,老树斜阳杜宇声。况是经过风雪里,蓝衫破帽感书生。

悲怀历览孤忠像,文史须眉惨变。妩媚丰神,凌烟黻舄,何意千秋惊见。

薇香手盥。更象笏摩挲,奎章炳焕。什袭云礽,章江神物应呵殿。

当年出民水火,有太原金甲,窦充归献。佐命风云,批鳞肝胆,蔚矣治成贞观。

天方瘥荐。尽盗贩黥髡,裂冠毁冕。血洒元黄,恨野无龙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