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景抒情短诗,全诗动中有静,移步换景,通过临溪弄石、绕寺寻花、聆听鸟鸣和流水声描绘出了遗爱寺的盎然生机,勾勒出遗爱寺优美动人的风景,通过“弄”、“寻”、“行”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这两句是说是说诗人在小溪边玩赏那些奇形怪状的溪石,微风吹来花香扑鼻沁人心脾。诗人四处张望却不知花在何处,于是诗人绕寺而行,一路上漫步寻花。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这里山光水色无限美好。小鸟的啾啾声十分动听,溪水汩汩流淌不绝于耳。这一切,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首写景抒情的短诗,诗人将石、溪、花、鸟、泉等多种自然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图画,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诗歌两联虽然皆为对仗,但由于诗人善于运用动词,并在第二联中,及时变换句式结构,因而使得诗歌既具有整饬之美,同时又充溢着一种流动的、活泼的诗意。生动地表现了遗爱寺周围生机盎然,清幽雅致的环境气氛。抒发了作者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即是在江州任上,于元和十二年游览遗爱寺有感而作。
新妆自时世,宝镜拂尘埃。妒雪重施粉,看花莫近台。
春风玉树并,秋水白莲开。瘦怯空光照,娇怜颜色回。
初酣妃子酒,更点寿阳梅。有约西园会,邻娃不用催。
夏日苦行役,息驾憩兹山。山中多白云,悠悠意山閒。
俯聆涧底泉,潺潺鸣佩环。仰视林间鸟,好音时关关。
山僧献新茗,一啜怡心颜。清梵度林来,人生乐翩翩。
坐久万缘息,恍若非人间。遂欲乘白云,去去超尘寰。
惜我无羽翰,白云不可攀。日暮景更幽,游车未忍还。
漏声微,香烬炷。夜永寂人语。瞥眼银釭,金穗垂垂吐。
忽惊一朵红鲜,游蜂寻到,又却是、飞蛾翩舞。
正无绪。细认凝笑蛾眉,为伊久延伫。护住风帘,红焰尚如许。
是他报与人知,休教落去。尽无寐,替防饥鼠。
弱蔓柔条野色新,托根老桧几秋春。花开烂漫垂如锦,招得村村拾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