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有感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自从萧关一战后,春风便再也吹不到河湟地区了。
而今汉家儿童都说胡人语,却向着城头骂着汉人。
注释
河湟(huáng):黄河与湟水,指河西、陇右地区。
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今甘肃固原县北。
异乡:此谓异域。

赏析

  前两句诗人用精炼的语言说明了吐蕃借唐朝内乱乘机攻占河湟的历史事实。萧关当时为河湟与内地之间重要军事关塞。萧关一陷,河湟阻绝,诗中用“隔断异乡春”形象地表明河湟与内地音讯不通,处于西地分裂局面的状况。此处,“春”者,非仅言季节或气候,更是指民族习惯,民族情感而言。郎士元《送李将军赴邓州》诗中有“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是偏重于对边地气候环境的特征来说的。司空图在“春”字之前,冠上“异乡”,再形容为“隔断”,足见其非仅言河湟气候与内地不同,而是欲为读者指出,处于吐蕃统治下的河湟地区,人们已无法感受唐朝教化,况“蕃音虏曲直难分”,汉人也逐渐蕃化,民族感情亦渐消失,十分让人伤痛啊。句中“一自”和“隔断”包含时间的先后,也是事件的因果,暗含了诗人对分裂局面的沉痛心情。

  后两句写诗人对汉儿学胡语感到不幸和痛心。“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写出诗人为之痛心,为之落泪的不幸事实。本来,华夷杂居,彼此感化,是很正常的,亦为史书或诗文所常见。“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胡儿向化新长成,犹自千回问汉王”。都反映了彼此和睦相处的情况。然而,这首诗中诗人所悲叹的是,因为长期沦陷,河湟汉儿已是语言改变,民族情感淡薄。诗人对此痛心嫉首,扼腕叹息。南宋陆游《送范舍人归朝》:“东都儿童作胡语,常时思此气生瘿。”写处于金朝统治的开封,汉家儿童的语言变化,与司空图反映的是同一种情况。

  这首诗不重叙事,而在抒发感慨,寄寓情怀。四句中,前半偏重虚写,指出河湟失陷局势;后半采用实写,选用一典型事例作结,引出失地所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又是河湟长期失陷的结果,引人深思。诗人很少运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词汇来表现情感,但从“一自”、“却”等表时间和转折意义的词中,可以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内心强烈的感受。这种悲慨的诗风,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时,边防空虚,吐蕃乘机于广德元年(763),侵入大震关,兰州、秦州等河西、陇右地区均告失陷。又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都护府,安西阻绝。司空图这首《河湟有感》即悲叹河湟因长久失陷,致使汉蕃生聚,民不思归的局面。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痴叔去时还读易,
仲容多兴索衔杯。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郊外春华好,人家带碧溪。浅莎藏鸭戏,轻霭隔鸡啼。
掩映红桃谷,夤缘翠柳堤。王孙竟不至,芳草自萋萋。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垂杨孤骑出江门,西望钟山帝极尊。万里浮云摧短剑,千峰秋色起中原。

及时风雨浮何急,入夜蛟龙任自翻。不分南州徐孺子,华阳三日独开樽。

翛翛一禅宫,楼台隐金碧。松关掩呗音,花龛锁云迹。

群僧礼祖馀,香灯自长夕。

壁上留题见好怀,旋将征袖拂尘埃。浪游不得逢知己,阻雨今朝独后来。

亭下溶溶漾绿波,芰荷花发绕阑多。却看岭北千株柏,最爱堤南万顷禾。

渔父不收沙上网,鲛人还织水中梭。坐边生意皆堪乐,云雨天时日正和。

吾乡本仙窟,石井尤奇特。
民物生其间,古来盖千亿。
惟师与我家,所居共阡陌。
少小初无殊,长乃分儒释。

十载辞京国,常怀玉笋班。凤麟游璧水,虎豹启天关。

海树分秦雨,江云隔楚山。壮游须努力,况子正红颜。

秋宵如许永,兀坐思悠哉。
手误挑灯灭,情长鼓瑟哀。
清号生窍穴,皓色转崔嵬。
醉觉雄心在,流光且莫催。
近代一人耳,吾乡老朱先。
甲子如我今,犹活十许年。
漳州复潭州,说经入从班。
无何党祸作,委顺不怨天。
余生几明日,小子其勉旃。
月出山疑欲雪,夜凉天易成秋。
老去还能觅句,兴来何必登楼。

鸭绿涨江水,鹅黄上柳丝。二月娄东道,燕燕初来时。

娄有贤使君,白晰美丰姿。联芳五枝初,不数窦家儿。

岂弟民父母,古希今罕有。使君不我留,涉江采杨柳。

柳丝弱袅袅,江水流瀰瀰。柳衰江水涸,邦人思未己。

蹇驴随意踏苍苔,行到溪桥首重回。想得山家春尚早,过墙桃李未全开。

七宝城中夜吹笛,舞按白鸾三十只。个中小玉号细腰,尾拂广陵秋月白。

伐毛脱骨秋风里,素颈圆长尺有咫。中虚一窍混沌通,上有连珠七星子。

羿妻久闭结璘台,弄玉求之遗箫史。调得仙家别鹄声,吹落虎头金粟耳。

桂园仙伯杨铁翁,昔豢洞庭双铁龙。雌龙入海去不返,雄龙鳏处琼林宫。

宫中夜夜泣寒雨,幽咽悲啼作人语。燃犀莫照玉镜台,买丝难系蓝桥杵。

虎头怜之为媾婚,并刀剪纸招鸾魂。鸾之来兮洞房晓,恍然枕席生春温。

铁仙翁,笑拍手,左琼琼,右柳柳。琼琼细舞柳柳歌,起劝虎头三进酒。

画堂龟甲开屏风,翠烟凝暖春云浓。大瓶酒泻鹦鹉绿,满头花插鸳鸯红。

鸾兮运居巢,龙兮弄横竹。君山月落大江秋,黄姑星殒昆冈玉。

不须再奏合欢辞,且听和鸾太平曲。太平曲,断还续,一转一拍相节促。

谐宫协徵宣八风,寒谷能令生五谷。鸾龙台上凤皇来,万岁八音调玉烛。

航湖未逐鸱夷子,得水今同桑苧翁。试遣茶瓯作花乳,从教两腋起清风。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不是梅花契分深,与谁共话岁寒心。
隔溪竹外无人见,自有香来不用寻。
曾经别墅住行踪,春浪和烟撼钓筒。
共步幽亭连石藓,寄眠静榻带松风。
秋来频梦岳云白,别后应添鹤顶红。
又泛汴舟随汴水,不堪南望思忡忡。
久闻胜地有莲宫,乘兴来游杖瘦筇。
庭老樛枝翠璎珞,地生并蒂玉芙蓉。
飞仙何意来题柱,开涧当年想斩龙。
归骑回看楼阁处,云深隐隐度疏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