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片云吹过城头,黄莺飞上了戍楼。
塞花飘洒客子的泪水,边柳牵挂行人的乡愁。
长了白发对着明镜悲叹,可惜青春只换来了破裘。
此次您又承当了远行万里的使命,听说现在已经到了瓜州。
注释
武威:一作“武城”。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岸雨:一作“片雨”。
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塞:边塞。客泪:离乡游子的眼泪。
敝裘(bìqiú):破旧的皮衣。敝:破损;裘:用毛皮制成的御寒衣服。
瓜州:即晋昌(今甘肃敦煌)。

鉴赏

  这是岑参一首很特别的诗,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些相似,但所蕴含的情感要丰富和复杂得多。李诗只是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而岑参既有对朋友的关心之情,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春暮点出了时节,武威和晋昌交代了地点。武威是诗人自己的所在地,晋昌是诗人朋友宇文判官出使返回到达之地。“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则指出是听说朋友出使西域返回。

  首联“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写边塞登楼所见之景:岸雨飘过城头之后带来的漫天大雨,从这雨就告诉读者这边塞环境之苦之恶劣,而一只美丽的黄鹂鸟飞上了戍楼躲雨。这只黄鹂成了这环境恶劣的边塞城楼的一抹亮色,似乎也传达的诗人内心的某种温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而在首联,诗人的情感含而未发,并未明言,似有一丝苍凉,更有一缕温情蕴含其中,彰显含蓄之美。

  颔联“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尤其巧妙,融情于景,景中有情,情景水相互融。一个“飘”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而“挂”则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诗人很巧妙杨柳意象中留别的内涵。“柳”和“留”同音,因而在古诗词中柳就有留恋之意。“边柳挂乡愁”把游子的那种浓浓的乡愁具体化、形象化了,好像这乡愁变成了实体物质,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这沉甸甸的乡愁,这思乡的痛苦,就很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就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把无形的情感——愁绪,形象化具体化,是诗人的匠心所在。

  颈联“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直抒胸臆,抒发的是年华已去而功业未成的感慨。“白发悲明镜”与李白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情感是一致的,抒发的都是年华已去的感伤。而“青春换敝裘”则补充说明了为什么要悲白发。生老病死本是人生难免,而诗人对年华的失去如此悲伤,是因为大好青春年华居然没有建功立业,居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裘”是名贵的皮大衣,是达官贵人才穿得起的,在这里暗指功业。因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盛唐时代的诗人更加是以天下为己任,几乎个个都觉得自己有宰相之才,能够辅助皇帝成就一个盛世。岑参毫无疑问也会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一个“敝裘”就明白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得志。

  尾联“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抒发了两种情感,一是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又为自己仍然滞留在边塞(武威)而归期无着落而感到伤感与无奈。高兴又伤感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透露出来。诗歌的结尾含蓄而有意味深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无情未必真豪杰”,边塞诗人不仅仅书写那些雄心壮志,那些塞外奇景,那些男儿豪情,还书写心中的那一缕柔情。

创作背景

  宇文判官与岑参同为高仙芝的僚属,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高仙芝改授河西节度使,他们一起回到姑臧,不久宇文判官又出使安西。出于对这位朋友的信任和怀念,岑参在姑臧听说他已回到晋昌时,即作此诗向老朋友倾诉自己的心事。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茗椀要看三昧,斋盂来饭伊蒲。坐对禅房花木,梦成午枕江湖。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
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公主林亭地,清晨降玉舆。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晴新看蛱蝶,夏早摘芙蕖。文酒娱游盛,忻叨侍从馀。

惟皇御极,八纮率俾。曰孝曰仁,爰教爰理。惟皇考妣,著存无间。

岂曰羹墙,斯须有见。洋洋圣灵,陟降在天。遑遑孝思,皇心有虔。

乃循玄范,乃脩金录。爰伸终慕,暨惠普率。惟皇渊衷,斋庄纯一。

对越有严,有恪有翼。上帝有言,忱孝予子。百神有言,笃恭于主。

至诚感孚,祯应骈臻。缟鹤傞傞,青鸾䎙䎙。下上坛壝,周旋庑序。

徘徊翱翔,如掖神驭。煜煜宝盖,绛节黄麾。流越端门,如神往来。

复有神人,有言有告。出入倏忽,邈不可究。复有卿云,五章烂垂。

轮囷葳蕤,琪叶金支。粲粲天乳,湑湑甘露。既零道苑,亦降陵树。

厌浥琼脂,淋漓玉津。以荐以餐,统和天人。讫事秉虔,如盥未荐。

绳绳休徵,叠出层见。有深规甃,有泉潗潗。苾芬充达,沾者酡颊。

穹祇发祥,式昭孝诚。群臣拜手,皇德之徵。皇曰匪予,天地考妣。

降鉴畀祐,锡时蕃祉。自昔明圣,膺祥务敬。汝予恊恭,庶臻永庆。

群臣拜手,惟皇圣明。皇不自圣,臣敢怠宁。有臣士奇,纪载是职。

敬陈歌诗,永播无极。

接官长傍驿边河,来往君家较独多。已向交情知鲍叔,岂因笔势误东坡。

还乡未觉关河远,感旧无如岁月何。南望吴门君独去,西风落木洞庭波。

一泓湛无滓,绕砌如天成。须眉彻底见,风浪何曾生。

烟霏霏,雨微微。伥鬼啼,猛虎饥。山家苦竹围茅屋,遥见烟中尾矗矗。

夜闻前村失黄犊,村路泥深印虎足。天胡恩此物,而俾之食肉?

不见泰山之下妇人哭。

逐客生涯一钓篷,野塘幽绝小楼东。
柳边新过清尘雨,水面徐来送月风。
逸兴似穷千里远,胜游还复五人同。
子皮已结烟波社,白酒何妨日日中。

薄宦志多违,言归未得归。一随江燕去,五见塞鸿飞。

素发应添镜,缁尘已满衣。裁诗拟相寄,人到秣陵稀。

坐倚风樯看太湖,波涛澒洞半三吴。寒通上界咸池气,黑入中流水伯都。

云暗蛟龙应起立,雪深鸿雁自惊呼。望亭有酒宵堪醉,买得渔家一尺鲈。

白水汪汪满稻畦,樟花零落遍前溪。
玉颜虽掩马嵬尘,冤气和烟锁渭津。
蝉鬓不随銮驾去,至今空感往来人。

建章前殿金凤凰,兵符五出单于降。汉家明诏下鸡鹿,将军夜送呼韩王。

棘门骠骑多猛诏,酒酣击剑愿效死。征和丞相佐君王,从此合符兵不起。

霜风千年换陵谷,铜秀土花青似玉。班班只忆汉彤庭,用夏那知变夷俗。

当时衔命出关中,编须岂敢要奇功。平原豺兽不择肉,印章千里空泥封。

落木竟无边,萧萧客馆前。壮心悲落日,乡思逼残年。

寒鹊喧枯树,霜鸿唳远天。几茎添白发,揽镜一凄然。

南来天马势巃嵷,振鬣长呼向碧空。禀气灵渊誇蹑景,受精皎月拟飞鸿。

雄姿壮志闲天厩,历块追风骋海东。神骏岂宜长伏枥,珂鸣常旁紫薇中。

钱王造罢金涂塔,馀金十瓶汴京纳。国家事果由书生,卧榻之前鼾睡成,臣未发书何用惊。

呜呼赵普村学究,贪恣召赂有馀臭,史官执笔不汝宥。

昔闻毕宏韦偃画古松,振笔长风浩呼哅。如何此卷仅矮幅,而多夭矫腾踔之蟠龙。

鳞爪攫拿势莫至,涛声在耳云荡胸。倬哉万松老居士,笔端具有造化工。

此图何处得画本,传自古云盘谷之中峰。侍从宸游多燕暇,相对胜友此扶筇。

濡毫拂素标异状,貌得盘山古干真形容。最怜后彫质,沐日浴月几春冬。

太平之世岂独民仁寿,草木亦含雨露浓。君不见,泰山上有五大夫,风烟剥落摧秦封。

如此苍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钟。松兮松兮,安得布袜青鞋盘桓于尔侧,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踪。

晨登雉衡墟,回望鲁阳阪。冈峦郁绵亘,径术蟠奥衍。

西通鸦路关,南控龙泉堰。形势古所争,崭岩名绝险。

云何当季山,来往属夷坦。群盗聚如毛,戈鋋此中满。

败则归巢窟,出则事焚燹。岂无具官臣,养寇信颜觍。

伤哉闾阎众,喂肉投虎贙。念此怀悲凄,长风动林巘。

丹忱怅难宣,芳岁倏将晚。借非宏济才,兹患畴以殄。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