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为《春思》,大意是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盛唐是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但边境战争却并未停息。前方将士与家乡亲人相互思念之情。仍然是诗人们吟咏的重要主题。这一类诗作总的来说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内容也较为充实。由于富有真情实感.其中不乏千古传涌的佳作。
首联“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对比鲜明,动人心弦。“莺啼燕语”,这是和平宁静的象征;新年佳节,这是亲人团聚的时辰。但是,另一方面,在那遥远的边关,从征的亲人却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上句“莺啼燕语”四字,写得色彩浓丽,生意盎然。使下句“马邑龙堆”,更显得沉郁悲壮。诗人好似信笔而下,但震撼力却很强。
良辰美景,未必便能带来欢乐;温柔乡里,最易惹动离情。“家住秦城邻汉苑”,秦城指咸阳,汉苑指长安。诗中的女主人公虽然目睹京畿的繁华与和平,却是“心随明月到胡天”,早巳飞到丈夫的身边。关河万里,能隔断人的形体,却隔不断心灵的呼唤,而作为心灵交通媒介的,大概只有那普照万方的明月了。
为了寄托无穷的思念,女主人公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仿照古人故事,为远方的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回文诗循环可读,无始无终,思妇的离恨也缠绵不尽,地久天长。“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上句一个“论”字。下句一个“笑”字,都是拟人化的写法。锦字回文诗的内容。无非离情别恨。锦字诗有多长,恨便有多长,锦字诗无穷,恨也无穷。楼上花枝本无情,然而在诗人眼中。那花团锦簇的样子,很像是在嘲笑独眠之人。
诗的结尾笔锋一转,提出一个意义深远的问题:“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不问别人而问元戎,因为他是军中主帅:你什么时候才能得胜班师,勒石而还?女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是痛苦而深挚的,然而她也深明大义。她当然懂得,只有彻底战胜了敌人,才会有不光自己,同时也包括普天之下所有离散家庭的重新团聚。就这样,诗中女主人公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这首诗以比较积极的社会意义。
我从观里拜青牛,忽忆龙湖老比丘。李贽便为今李耳,西陵还似古西周。
缇籥惊年杪,铃斋戒夙兴。连空集霙霰,撇席命宾朋。
菌阁盘虚出,箯舆选胜登。山川方晻蔼,缟素竞飞腾。
密著珠帘重,低沈粉水澄。迷藏秦洞穴,刻镂禹沟塍。
蓬岛三番抃,瑶峰四彻绳。风传天外籁,湖写鉴中冰。
银色三千界,琳台十二层。折梅思陆凯,咏絮对王凝。
妒舞轻飘燕,临书细字蝇。光凌射的鹤,气压沃洲鹰。
棹月溪翁共,歌兰楚客能。琼辀走油壁,练马顿钩膺。
泽渗阳膏动,和薰气烛蒸。冬权时已正,尺瑞岁将应。
鄙也同民乐,油然弗自胜。平时陪法从,长忆奉昭陵。
拂旦开金殿,鸣鞘下玉乘。六花朝服满,万岁寿觞称。
就望尧云日,赓歌舜股肱。冰醪沾饫赐,竹唱听哀矜。
尔后孤踪远,频年老病仍。两朝还观魏,何日见觚棱。
林里光初出,湖中气欲来。好随松影去,且放竹扉开。
结驷乘春小队斜,朱衣同拂赤城霞。行营十里新栽柳,属邑千门旧种花。
凤斝乱飞青玉案,虎符高卧白云衙。海波息处销兵后,治行吴公孰可加。
泛海曾从赤崁来,得瞻鼎力扩全台。火车路远风轮疾,银电光分夜市开。
骏业岂惟酬素志,鸡林久已播诗才。鲰生得仰龙门度,献策深惭属菲材。
一鹤翩跹,与君合是前生侣。璚楼玉宇。受得寒生许。
浊酒醒馀,今夜身何处。愁来去。问花无语。虫咽苔枝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