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首是推崇楚国著名辞赋作家宋玉的诗。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诗人瞻仰宋玉旧宅怀念宋玉,从而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宋玉的崇拜,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怀念楚国这位作家,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至于曲解。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这诗便是诗人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体验深切;于精警议论见山光天色,艺术独到。
杜甫到江陵的时候是秋天。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当时正是产生悲秋之情,因而便借以兴起本诗,简洁而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同时又点出了时节天气。“风流儒雅”是庾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亦吾师”用的是王逸的说法:“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这里借以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同时表明这首诗旨意也在闵惜宋玉,“以述其志”。所以次联接着就说明诗人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但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辞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惘然,所以用了“千”字。就像眼前这巫山巫峡,使诗人想起宋玉的两篇赋文。赋文的故事题材虽属荒诞梦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诞梦想,欣赏风流艳事。这更从误解而曲解,使有益作品阉割成荒诞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谓词人。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而最为叫人痛心的是,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早已荡然无存,人们不再关心它的兴亡,也更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以至将曲解当史实,以讹传讹,以讹为是。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点点,谈论着哪个山峰荒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来临时。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曲解。宋玉悲在此,杜甫悲为此。前人说“言古人不可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也”,恰好与杜甫的原意相违背。
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耐人寻味,是这诗的突出特点和成就。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诗人亲临实地,亲自凭吊古迹,因而山水风光自然在诗中显露出来。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境况萧条,情绪悲怆,本来无心欣赏风景,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才洒泪赋诗。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都从感慨议论中出来,蒙着历史的迷雾,充满诗人的哀伤,诗人仿佛是泪眼看风景,隐约可见,其实是虚写。从诗歌艺术上看,这样的表现手法富有独创性。它紧密围绕主题,显出古迹特征,却不独立予以描写,而使其溶于议论,化为情境,渲染着这首诗的抒情气氛,增强了咏古的特色。
这是一首七律,要求谐声律,工对仗。但也由于诗人重在议论,深于思,精于义,伤心为宋玉写照,悲慨抒壮志不酬,因而通篇用赋,在用词和用典上精警切实,不被格律所拘束。它的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写的是律诗这种近体诗,却有古体诗的风味,同时又不失清丽。前人认为这首诗“首二句失粘”,只从形式上进行批评,未必中肯。
雪黯江城,满湖岚气春寒浅。上灯楼阁晚晴初,箫鼓谁家院。
蜜苣围香正暖,夜蛾愁,行云蘸遍。旧情无奈,踏月歌沈,淩波尘溅。
转烛年端,雨声空切吴娘怨。小梅落靥又东风,偏趁天涯看。
忆别皋桥酒散,寄横枝,江南梦远。暗闻笛语,早晚归舟,花香篷捲。
呵钿绾翠,坐枣花帘底。华錜斜簪小鸦髻。想妆成力怯、换了鸾衫,停半晌,才见盈盈扶起。
问名佯不说,浅笑低声,暗里牵衣教娘替。众畔坐随肩、道是知情,却偏又、恁憨憨地。
也忒煞难猜、个人心,笑事事朦胧,这般年纪。
借骑白鹤访茅君,琪树秋声隔夜闻。料得山中张道士,开门先扫鹤巢云。
金山古名寺,旦暮烟云薄。突出洪流中,群峰如壁削。
松杉荫径岘,金碧辉楼阁。潮满沙涨平,岩倾石参错。
久欣灵境寂,休轺瓮城郭。登眺出世界,物色穷冥漠。
苍茫海门阔,萧爽秋景焯。船渡归寺僧,庭立巢松鹤。
树攀脰已悁,石蹑胫犹躩。老僧饭彫胡,饮我金凿落。
旋汲中泠泉,茶铛松下瀹。暝还南窗卧,凭几纵吟噱。
江空水月清,尘虑浑忘却。中夜蛟龙惊,砰訇雷雨作。
狂风撼窗棂,巨浪激山脚。恍若舟中居,荡摇无定著。
披衣坐中庭,心魂颇惊愕。灯下两僧童,怡然相笑谑。
讵知天道微,变态难测度。须臾风浪恬,澄澄迥寥廓。
东南泽国横神山,迤逦绵亘无涯垠。鹰窠之顶势萃嵂,但见众峰罗列如儿孙。
秋来木叶脱,崭然露孱颜。狮头岩接九曲径,天风蓬勃难跻攀。
披衣振策凌绝磴。目极巨浸连弯环。惟兹十月逢合朔,黄白同度氐角间。
归墟掣泄晨光动,熹微倒影扶桑暾。哉生一魄但隐见,空中摩荡蛟龙渊。
须臾红霞冲万丈,精光迸出白玉盘。砉然劈开乌与兔,波涛汹涌跳双丸。
银澜沈壁彩,雪浪翻金盆。玉树琪花互掩映,蓬壶瑶阙纷烟煴。
参差岛屿散奇绮,目之所注移神魂。何须访泰岳、蹑崇峦、登日观、窥天门,即此海峤临汤谷,已觉波云灿烂上下相吐吞。
嗟彼祖龙思东渡,射蛟鞭石心烦冤。浮天浩淼不可室,沙中一柱徒空存。
若木枝拂神仙窟,凭高遐瞩称奇观。天鸡三号旦复旦,饱看羲和策驭山之巅。
云麓最高层,依依月乍升。聊因看贝叶,带露一来登。
窥园墨竹来瑞昌,听雷一亭当中央。西边落日影不薄,联缘南涧连东冈。
吾庐卜筑已十世,不数洋谷名筼筜。旁邻不插麻䕸界,近道仍尽茅茨墙。
早春虇䈚动千个,儿把䒩锸翁篮匡。微霆铃铃搜地脉,一夜苞箬过人强。
枝枝剑拔高出母,不省去岁如今长。幅巾六月埽石坐,冷飙仿佛天雨霜。
层冰赤脚何足羡,少陵大叫胡其狂。绿烟满眼露滴沥,赤日不怕宜壶觞。
渊府江妃动灵瑟,星官真人湿羽裳。颇疑柝月处西极,摇落帝台甘醴凉。
横崖猛雨碎珠雹,浏泉走隙鸣宫商。或时风贙避彪骋,有若健陈冲荒疆。
天寒夜黑山鬼泣,缺月正出当星张。奔妻视药枯桂旁,老?上拂琼琚锵。
罡风倒揭豹尾立,蛇颈袅娜千凤皇。前山乌鹊欻惊叫,似欲银汉支杠梁。
争飞野鸭响江澨,仄翅旅雁疑潇湘。磥砢邛种号扶老,实中笆类名盘肠。
百年生理肯龌龊?一竿真去归沧浪。画工苦思获一二,片纸直欲兼金偿。
彭城墨本且珍惜,况有万个青琳琅。前者王孟端,继以夏太常,二公遗迹予昔藏。
五丁操火宝绘堂,安能缇袭百鍊刚。即今屏迹少六逸,对君青眼睛飞扬。
此君世外果奇绝,更令天壤思王郎。当时袁粲定俗物,吾庐未可施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