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到渔家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渔家就住在江口岸边,涨潮时分江水就漫过柴门。
赶路的行人想在此借宿,但是主人迟迟未归。
竹林寂寂,村边的小道曲曲折折的向远方蜿蜒,明月悬空,依稀看得江上渔船点点。
远远望去,渔夫似在寻找沙岸泊船,春风轻拂,吹动着他们的蓑衣。
注释
柴扉:柴门。
竹深:竹林幽深。
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
动草衣:草衣,即蓑衣。春风吹动着他身上的蓑衣。

赏析

  诗人一开头就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茅舍简陋,靠近僻远江口,便于出江捕鱼。时值潮涨,江潮浸湿了柴门。

  “行客欲投宿”,暗示时已临晚,而“主人犹未归”,则透露出主人在江上打渔时间之长,其劳动之辛苦不言而喻。

  此时此刻,诗人只好在屋外踯躅,等待,观看四周环境:竹丛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亮出来了,诗人焦急地眺望江面,江上渔船愈来愈稀少。用一个“远”字,隐隐写出诗人急于在此求宿的心境。“月出”表示已到了夜里。“钓船稀”则和“主人犹未归”句,前后呼应,相互补充。

  面对这冷落凄清的境界,诗人渴望主人归来的心情更加迫切。他不停眺望江口,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驶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好像是期待已久的渔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陡然而生。结尾一句,形象生动,调子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语言浅切流畅,活泼圆转。“春风动草衣”句写得尤为传神。正如清人田雯评价张籍诗歌特色时所指出的那样:“名言妙句,侧见横生,浅淡精洁之至。”(《古欢堂集》)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你喜欢
客子寒亦行,正月固多阴。
马头东风起,绿色日夜深。
大道不敢驱,山径费推寻。
丈夫不逢此,何以知岖嶔。
行投舞阳县,薄暮森众林。
古城何年缺,跋马望日沉。
忧世力不逮,有泪盈衣襟。
嵯峩西北云,想像折寸心。
适有椰心席,殷勤持赠君。
来从三屿国,织作五花文。
凉暖宜冬夏,清光隔垢氛。
桃笙与蕲簟,优劣迥然分。
何者为君子,君子固可修。
是知君子途,使之从之游。
与义不与利,记恩不记雠。
扬善不扬恶,主喜不主忧。
江南车盖走燕山,老子旁观袖手閒。
见说新诗题甲子,桃源元只在人间。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沉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淫威何太甚,原外鹡鸰鸣。空拟班昭疏,甘成聂政名!

肝埋有处士,肠断是零丁。遥识江胥路,霜飞独满城。

昔归岁在马,奔泉如渴骥。到门田舍空,触藩苦不利。

今年同登科,且作沐猴戏。光阴一弹指,岁月偶然寄。

造物喜弄人,穷通两难避。名言忆大苏,朱颜宁可恃。

便封万里侯,何与骨肉事。感此谢交游,终日忽忽睡。

梦回入蓬荜,腾笑伯与季。痛饮乃尽欢,狂谈总无忌。

醉中舞莱綵,为我二人媚。至宝惟团乐,情真境岂伪。

白日日巳晚,行人日巳远。秋风又重来,行人犹未返。

飕飕朔风寒,行人衣应单。世无杞梁妻,千载徒悲酸。

方安林下乐樵渔,底事牵来剖竹符。
道院固知人少讼,丰年何幸俗多娱。
头随野鹤穿花径,静看游鱼戏玉壶。
却愧此身犹束缚,未能归去老江湖。

结庐在溪上,触目皆可娱。嗟予亦何为,悠悠事征途。

乡闾驾言归,计日抵旧庐。春风百花老,绕屋桑柘疏。

念无肯来人,门庭日荒芜。之子独有期,犹以雨意拘。

人生感离合,恶怀固难舒。寄言我怀人,念我当焉如。

丽哉仙人居,郁郁青云端。霞宫抱桂馆,璀璨明瑶环。

上有三秀草,复有翠琅玕。食之可长生,岂谓苏痌瘝。

我嗤东方朔,缪厕仙籍间。既乏餐霞术,空怀窃桃奸。

信知清都贵,凡浊未易干。何如处蓬室,耕凿心自安。

所以柴桑人,盻柯足怡颜。

白日回青阳,春草萋已绿。游子忽不乐,沉吟聊踯躅。

踯躅将何为,念彼东山麓。涧壑生白云,冈峦荫修木。

飞泉落绝壁,璆然写哀玉。山水有至音,安用徵丝竹。

长揖陌上人,去来从所欲。

去岁翠屏下,东流看涌波。愁将新鬓发,还对旧关河。

翅健翻秋隼,峰高并晚驼。草深饶虎迹,夜黑欲谁过。

行人流水共悠悠,雨洒溪风万点愁。别棹不来天欲暮,倚舷无语看浮沤。

东风吹寒春漠漠,海气作暝天昏昏。空阶夜落雪一尺,起看万树梨花云。

诗翁撚须僵不死,开窗强作饥猿蹲。欲呵冻笔写清思,瓮中馀沥催频温。

山僧积财富畎亩,驱驰役事何纷纷。木鱼停挝磬声绝,但听衙鼓趋公门。

何如孤舟钓鱼叟,一蓑独钓寒江濆。

灵岩山阳白龙池,中有神物不敢窥。风雨变化产金鲫,腹腴修凸甘而肥。

常时䱷者触龙怒,辟历往往随人驰。岁寒霜雪老龙蛰,罾网乃敢临渊施。

一尾入市一金直,物少嗜众宜居奇。犹忆童时侍膝下,阑干苜蓿同尝之。

荏苒五十有余载,食指虽动杳难期。今兹中孚交卦气,旅馆大雪飞如筛。

老夫瑟缩蚕在茧,忽见银鹿褰书帷。素鳞翕翕眼犹动,柳枝脱叶横穿腮。

曰此良友自远致,主人相馈佐酒卮。纵之盆盎始圉圉,斗升之水亦扬鬐。

金齑玉鲙吾所欲,灶觚况复劳相思。亟呼饔人煮冰水,芼以葱兼姜桂滋。

上箸白于剖良玉,沾唇腻若含凝脂。尤爱鱼脑及鱼尾,水晶碎嚼吞胶饴。

巷南同志招共食,既醉捉笔还为诗。冯煖弹铗古无取,蒙庄涸澈亦足嗤。

乐王羊舌皆何在,且微昏礼观爻辞。

午夜霜凝星斗寒,长空云尽山月落。
青天喫棒人尽知,苍龙退骨谁能觉。
金凤冲开玉锁关,麒麟掣断黄金索。
迢迢劫外孰能拘,南北东西迥超卓。
海棠已入老娼籍,芍药初登童子科。
歧路三秋别,悠悠关复河。
今来数行泪,泉下故人多。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