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开头两句,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往南方飞去。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渺茫,是典型的北国雪天风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虽是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北方的冬天,绿色植物凋零殆尽,残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视界很广,可目极千里。说“黄云”,亦极典型。那是阴云凝聚之状,是阴天天气,有了这两个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风”,“雪纷纷”,便有了着落。如此理解,开头两句便见出作者并非轻率落笔,而是在经过了苦心酝酿之后,才自然流一出的诗歌语言。这两句,描写景物虽然比较客观,但也处处显示着送别的情调,以及诗人的气质心胸。日暮天寒,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苦心绪,而眼下,诗人正在送别董大,其执手依恋之态,我们是可以想见的。所以,首二句尽管境界阔远渺茫,其实不无凄苦寒凉;但是,高适毕竟具有恢弘的气度,超然的禀赋,他开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驭情,另具一副心胸,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据说,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艺受知于宰相房琯,崔珏曾写诗咏叹说:“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写的不过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显,诗境未免狭小。高适这两句,不仅紧扣董大为名琴师,天下传扬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诗境远比崔珏那几句阔远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诗只是琴师身世的材料,而高诗却堪称艺术珍品。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临流浅土葬婵娟,残碣重摩胜国年。别有故家乔木感,伤心不独女飞仙。
谁为天公洗眸子,试将把酒问姮娥。清光一片已如许,斫却桂时应更多。
曹子谦亨字光益,祖父文山移砀邑。宋金华裔居太丘,睢阳城东酂城北。
父仕江阴实辛巳,育汝今年二十二。六经文艺迈同伦,孝弟纯诚无不至。
东风吹起远游心,姑孰姚公如玉金。担簦就学千里去,每对斜阳思好音。
壬申中秋短三日,东道张卿递书尺。为言卧疾求良医,汝兄走视星火急。
我持省檄在云间,汝兄俄自姑孰还。乃言音书之来翌日为鬼录,使我相对号恸生意俱摧残。
世间子女人皆惜,亦有珠瑰杂瓦砾。创然碎却千金璧,地久天长泪沾臆。
陋棺风雨寄江东,日夜音容在眼中。大钧播物极万变,悠悠此意谁能穷。
谦亨稍解先天理,昼夜犹为一生死。英灵不泯闻此哀,肯为冯依诉终始。
白云劈茧春重重,仙人卧云如卧龙。天风吹下太古雪,平地幻出琼瑶宫。
白云来来还复去,何如一榻留云住。胡蝶庄周两不知,谁能解此云中趣。
小鬟折花香满衣,霓裳夜半行云归。周公梦回日丈五,此乐人间今古稀。
梨花散漫春云暖,一色瑶台月华满。醉倚仙家十二楼,夜寒不上珊瑚钩。
飞琼隔花吹小凤,缟衣惊起罗浮梦。溪藤剪霜翻素涛,翠禽啼烟红日高。
世间万事邯郸道,人生不及卧云好。
风雪禁持百岁过,真成生铁铸枝柯。天寒翠袖能相倚,免得春来缠女萝。
山中有人别东越,千丈悬愁绿玉发。朝披笠泽云,夜卧松陵月。
吴江净如匹练明,一片桃花卷春雪。飘飖白鹤氅,独立包山阳。
具区三万六千顷,微风不动青茫茫。缥缈峰头日初出,洞庭金光穿石室。
楼台照耀烟霏开,玉字金书总相失。微闻山隐居,窃往探灵墟。
天地大文实磊砢,非时持此将焉如。西施蛾眉难效颦,年年歌舞吴宫春。
鸱夷一舸载之去,五湖烟波愁杀人。
岩畔春将老,残花自点苔。牛头峰下客,曾见祖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