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湘人·春思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蘋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讨厌那黄莺声传到枕边,心烦那鲜花芳香进到房间,它让我半醉半愁好梦难圆。锦被还留着她身体的余香,而我的腰带却又空了多眼,多少次伤春又到春晚。湘妃竹泪痕正鲜,春兰已花谢香散,湘中春暮天气温暖。曾记得江上风清月明之时,我多次约她相伴游玩。
想来琴弦最容易断,如今再把琴弹,一曲既终她就远去不返。要寻找她已无影无踪,旧游处只见江水清浅。我把涂着青色的船靠岸,停在白蓣洲畔。整日里登楼极目远望,却不见她寄来一封书信,好在伴我的还有归来双燕。
注释
望湘人:词牌名。是贺铸自度曲,《全宋词》从《唐宋诸贤妙词选》辑出。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带惊:因消瘦而吃惊。
泪竹:娥皇,女英为舜的妃子。传说舜死于苍梧,舜死后,二女洒泪于竹,泪染楚竹而成斑痕,故斑竹又称泪竹。
佩兰:佩饰的兰花。
非烟:唐武公业的妾名。姓步,事见皇甫枚《非烟传》。此处借指情人
鸾(luán)弦:此处以鸾弦指爱情。
曲终:原本作“曲中”,据别本改。
罗袜(wà):见周邦彦《瑞鹤仙》注。此处代指情人
临皋(gāo):临水之地。飞观,原指高耸的宫阙,此处泛指高楼。观,楼台之类。
不解:不懂得。幸:正好,恰巧。

赏析

  这首词是感春怀人之作,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各有侧重又情景交融,将怀人之思表达得深婉曲折。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伴”,开篇三句写春日的清晨,黄莺呜叫,春花绽放,微风吹过,香气弥漫,这本是一片生机昂然的美好景象,可是词人正处在伤春怀人的心情当中,无法排解忧愁,便以喝酒来麻痹自己,将愁绪消解在醉魂之中,希望以沉睡来逃避现实。可是黄莺不解其意,唱和不停,词人因被吵醒而心情更加烦躁,不禁生出对莺鸟的厌恶之情。

  “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这三句含蓄而细腻地刻画出词人怀念旧人的真诚心切。“余薰”是旧人留下的馨香,可是斯人已去,词人唯有珍惜她仅留下的一点余香。“惜”字表现出词人对旧人的珍惜和无限怀念。词人日日思念故人,以至于腰带的剩眼越来越多,“惊”字突显出词人消瘦程度之深。

  消瘦是源于对伊人的思念,这一句实有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意蕴,柔情脉脉,令人动容。这种憔悴也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和执著。“几许伤春春晚”一句沉重哀伤,在伤春的情绪中,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念及自己与伊人别离的日子愈来愈久,词人伤叹不已。这一句既是对前文“伤春”之情的总结,也领启了下文关于“春晚”的描写。

  “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一句中引用了“湘妃泪竹”和“屈原佩兰”两个典故暮春时节,湘妃竹的点点泪痕犹在;屈原所佩戴的兰花香草已经老旧了,天气已进入“浓暖”时分,说明春天即逝,即将入夏。此情此景让词人记起当年屡次盛邀佳人,与她在江畔沐风赏月时的欢会情景。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鸾弦”在这里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交好,可弦断能够再续,但佳人远去,已杳无踪迹,这萧萧琴声里的相思幽怨她不曾得知。相会遥遥无期,那悠悠弦鸣里寄寓着几多无奈和伤感。

  “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词人引用曹子建(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把心上人比作步履轻盈,姿态曼妙的仙女,可惜佳人仙踪无迹,不得追回。遥想彼时佳人在河塘撩弄清波,姿态妩媚诱人,可如今河塘处再无佳人倩影。江畔舟船飘摇,水中白苹浮动,词人极目远眺,尽是旧日风景。睹旧物而不能感旧情,词人心中的惆怅更加深切。

  “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词人叹惜伊人不解情,别期无定,令他终日相思萦怀,受尽千般煎熬。只能从双燕归来的景象中强寻安慰,似是欣喜,实则凄凉,充分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伊人而无法排遣的抑郁痛苦,以及盼望佳人早日重回身边的急切情怀

  此词大量运用点染法,即情思并非一泻无余,而是情一点出,即以景物烘托渲染,如“被惜馀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与秦观的词在写法上有共同点;多用借代手法,如“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等句,表达委婉含蓄隐晦,与唐李商隐的诗有相似之处。

创作背景

  北宋宣和年间,词人隐居苏州。在春季目睹到春季里的种种景象,想起了亡故的恋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怀人之思与物是人非之感,故作此词悼念逝者。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蛮烟瘴雨侵行李,每向南云有所思。定自为民忘涉险,请君细读寄来诗。

宫梅千树照瑶池,香玉浮春泛宝卮。喜听梨园新口号,后宫今日命昭仪。

漠漠寒云雁叫群,哀吟楚些怨湘君。乾坤牢落诗人老,何日苍头起异军?

海甸春风揽辔情,燕关骢马去还鸣。绣衣霄汉花间出,锦缆江湖树里行。

近日西台多谏草,少年南国有诗名。别弦更忆风流调,愁听东城二月鶑。

官小宦游初,清贫如旧。小簇杯盘旋篘酒。虽然微禄,不比他们丰厚。也知惭愧是,皇恩受。
富贵千般,享之惟寿。心地平时到头有。摩挲铜狄,祝望比他长久。鼎来荣贵待,通闺后。

黄鹄游四海,倦言还故邦。中路失其雌,三年乃有双。

鸳鸯毛羽缛哉工,凰俦鹤匹渠岂同。嬿婉欢娱殽酒丰,琴鸣瑟奏芳夜中。

乐极思来内忡忡,验新追故悲悔丛。人生万事,慎勿轻易。

狸鼠之能,讵逮骐骥。车牵美期,谷风兴刺。我心自知,聿斯语谁。

参差楼阁半山开,迤逦登高入寺来。宝藏虎归风撼树,剑池龙去水生苔。

尘封坡老题诗壁,云锁生公说法台。但过不须穷古迹,上方猿鹤易惊猜。

怨粉愁香绕砌多,大风一起奈卿何。
乌江夜雨天涯满,休向花前唱楚歌。

宫亦有时激,羽亦有时沈。苟能识其意,变化皆从心。

不见思归乐,商调可犯角。不见如意娘,角调可犯商。

松洲风景近如何,鸟哢桃花水涨莎。咫尺相思不相见,长须空自走江波。

阴生为月窟,阳生乃天根。阴阳互相长,天地寂无言。

两丛小竹南窗下,露叶风枝共秋夕。月明见影忽自笑,移得王淮凤翔壁。

熏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红尘正起浮桥路,
青楼遥敞御沟前。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
惯是洛滨要解佩,本是河间好数钱。翠钗照耀衔云发,
玉步逶迤动罗袜。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
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天津一别九秋长,
岂若随闻三日香。南国自然胜掌上,东家复是忆王昌。

箕踞忘形骸,挥麈秋名理。孰是意中人,相携二三子。

琴中有真趣,不待徽轸全。琴中有至音,不待宫羽宣。

凭轩抚孤桐,皓月当空悬。秋高夜寥寥,万籁俱寂然。

掩抑三四声,志在太古先。栖凤翔高梧,潜蛟起重渊。

高山何峨峨,流水复涓涓。相逢尽聋俗,孰知妙入玄。

子期去已遥,牙氏终绝弦。此意当自得,勿为昧者传。

皈依遥望海三峰,灯燄相传岸岸通。半偈但聆无语处,灵山消息共从容。

泪渍胭脂花湿露。帘外飞红无数。芳草江南路。春魂一缕斜阳暮。

可惜彩云留不住。恨煞风欺雨妒。愿化相思树。古来剩有鸳鸯墓。

来游我尚记孩提,塔顶分明鹳雀栖。法自黄梅传岭外,人从郴水住湘西。

九天月照千江白,一树花开五叶齐。多少古碑遭劫火,姓名何用壁间题。

耒耜生涯远俗嚣,年来无梦到金貂。
一池皓月□诗骨,满圃春风长药苗。
愧不漆身吞豫炭,聊将洗耳弃由瓢。
分甘投老潭源地,为谢云笺莫见招。

烟萝一洞深,清景足游寻。树色连云暝,泉声度石沉。

鸣鸠溪竹午,睡犊润松阴。纵步凌山顶,狂歌信野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