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秦地有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上采摘桑叶。
白皙的纤纤手指攀在青枝上,嫩红的面容在阳光下特别鲜亮。
蚕儿已经饿了,我该赶快回去了,达官贵人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
注释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赏析

  这首诗吟咏了汉乐府《陌上桑》诗中美女秦罗敷的故事。秦罗敷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诗人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诗中还突出了秦罗敷的勤劳品质,这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状瑶台之微月,
点巫山之朝云。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红荣碧艳坐看歇,
素华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西马塍边红杏雨,金牛寺外白杨风。杭人忧乐多如此,傥有圣贤吾欲中。

暮林栖鸟各深枝,燕子知巢触幔飞。倘有三椽今已去,不关五斗解忘归。

几年辛苦赋同袍,胆大于身气自豪。得失鸡虫何日了,笑中常备插靴刀。

临风滟滟紫霞杯,难得秋深日日开。迟暮相看两不厌,也如风雨故人来。

西山崔嵬摩苍穹,秀岭巃嵷如朝宗。

湘江两岸鹧鸪啼,翠袖天寒日又西。可是无人伴幽独,纷纷桃李下成蹊。

数间茅屋隐平沙,隔岸微闻唤酒家。
若道消愁全仗酒,也停双橹倩人赊。
嫦娥羞涩隐闺房,曾记当年窍药囊。
奔入月中知几载,却於秋后喷幽房。
枝头遗落兼金屑,坐上浓薰沉水香。
恍惚蟾宫身屡到,似犹相隔一门墙。
老生不能臣诸侯,却来题名凤山头。
霜晴木脱壁峭立,鸦儿大字淋漓秋。
于是陈邵隐佘薛,遥睇中原心耳热。
两人既仕李河南,雁断鹃啼荣梦歇。
迎承弈相游兹山,三复旧记松萝间。
野僧有待碧纱护,画图已自传人寰。
君本家西河,钟秀西湖曲。
龙城倚高寒,雁荡濯深渌。
华亭道阻泛雪船,乘鳃鲈买梅花前。
青衣童保进斗酒,解后意气凌吴天。
好将金城图略上天子,回首共访巴园仙。

杏花深处酒堪赊,来访渔翁溪友家。短堑插篱防鹿豕,小舟牵网截鱼虾。

乡村畜牧连荒野,墟落人烟阁浅沙。自是升平生聚久,女郎共唱《后庭花》。

爱汝东庵暑气薄,解衣盘礴坐莓苔。一林绿竹尽可数,五月白莲犹未开。

捉麈谈禅知独往,买鱼沽酒待重来。沧江日落山更好,且放轻舟缓缓回。

每来多便宿,不负白云言。古木朔风动,寒城疏雪翻。
微灯悬刻漏,旧梦返湘沅。先是琴边起,知为阁务繁。

村虚斜日映霏微,蓬苑丹霞闪洞扉。竹雾乍沾车马色,炉烟常驻薜萝衣。

嵓垂石髓逢人少,路塞桃花过客稀。白鹤归来莫相讶,幽房元侣亦忘机。

小乔诗思迥幽妍,断送春红共可怜。最恨病中题锦字,强扶纤手落云笺。

西岐圣人邦,治化隆终古。粤自汉唐来,功利杂尊俎。

今兹礼乐备,文明会当午。未免征战馀,习俗尚黩武。

青袍少业儒,铁衣多擒虏。岂知陕右地,原为理学薮。

读书不讲道,忠信便无主。笥中岁赐金,买得百弓土。

筑屋跨山河,聊以蔽风雨。矜式祀二贤,诸生聚三辅。

学为圣人徒,方圆就规矩。何人非颜曾,何乡非邹鲁。

殊途而同归,狂狷各有取。勿谓岐阳遥,流风动钟鼓。

琴书随分足生涯,只灌园畦亦自佳。
行状是刘斯立记,门风似杜少陵家。
添诗人瘦因中酒,解睡魔围只上茶。
无事出门觅诗料,巡檐指点数梅花。
明从海上来,皎皎入我牖。
何如登高台,对月把尊酒。
问月月无言。浩歌诗千首,
几人知此乐,此乐公所有。

宿雨酣花黯未收,绿猗新涨小鳞浮。柳绵欲下不成球。

飞沫卷珠过水面,湿烟拖雨上云头。多情强半为登楼。

心如结。西风老尽黄花节。黄花节。寒鸿声断,冷烟凄月。
汉朝陵庙唐宫阙。兴衰万变从谁说。从谁说。千年青史,几人华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